昨天,银保监的一则通知,让保险业在8月最后两天突然沸腾起来。突然间,朋友圈很多人都在转:银保监出手,4.025%年金即将绝迹,赶紧买!
真相是否就如此?银保监下发的监管通知要怎么解读?
经常听说的“4.025%年金”究竟是个什么?
周末休闲时间,精算君抽空跟大家一起来解读下。
8月30日,银保监会网站发布《关于完善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形成机制及调整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这份通知重点对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形成机制进行了完善。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应该是这一条:
“对2013年8月5日及以后签发的普通型养老年金或10年以上的普通型长期年金,将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上限由年复利4.025%和预定利率的小者调整为年复利3.5%和预定利率的小者,其他险种的评估利率要求维持不变。”
很绕口吧?在说什么?
是的,95%及以上的人(含保险从业人员)都看不懂!
作为科普型保险精算师,我给大家简单翻译监管这次新规的内涵:
监管首次明确了:不会再批准保险公司开发定价利率高于3.5%的传统养老年金产品。
“那这跟朋友圈刷屏的“4.025%年金即将绝迹”有什么关系?”小伙伴说。
还是一万个看不懂!
好吧,我最喜欢粉碎谣言,接下来,且先听科普型保险精算君给大家说。
在监管规定范围内,保险公司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开发产品,开发完走向监管的备案制,然后就可以销售了。
备案制 =
保险公司告知监管:“我开发了一款符合你规定的新产品,现在要卖啦!”
监管收到保险产品备案申请后,通常会说:“好,既然在规则范围内,你就卖吧!”
PS:当然也有保险公司偷偷突破规定,后来被监管发现就被处罚并且下架产品。
而传统养老年金在定价使用的预定利率上,监管原来是这样规定的:
1.产品定价预定利率 <= 法定准备金评估利率
2.法定准备金评估利率 = min(4.025%,产品定价预定利率)
这两个规定是叠加循环的,但是精算师眼里,最优解已经呼之欲出,直接用4.025%作为传统养老年金的定价利率就行了。
大家不妨看看:
产品定价利率 = 4.025% <= 法定准备金评估利率 = min(4.025% , 4.025%)= 4.025%
于是,4.025%成为完美符合监管规定的年金最高定价利率的选择!
预定利率相当于是保险公司要给消费者承诺的“资金回报率”,预定利率越高,未来可以给消费者的养老年金越多,或者说,消费者拿到相等金额的养老金,付出的钱越少。即产品越值得买!
说了这么多,我想大家应该明白了吧:
4.025%传统终身养老年金,是目前商业保险公司拿得出手的最好的养老产品。但是养老年金难卖啊,有监管新规的神助攻,反正不管解读正不正确,先炒一波再说。
PS:4.025%是年金险的定价利率,写在报送监管的精算报告中(精算报告 = 产品生产说明书),属于公司经营机密,不会公开给消费者,但保险公司为了包装产品,会把这个利率放在产品的销售包装话术中,相当于变相公开给消费者。
那这次监管新规的出台,是否意味着4.025% 的养老年金不能卖了?
精算君认知回答你:不是!不是!绝对不是!
1. 监管这条规定只是从制度上明确告诉保险公司:我不会再批准你们开发预定利率高于3.5%的年金。
其实早在2018年年底,监管在实际操作中已经关闭了4.025%终身养老年金的备案通道,这次只是公开发文对保险公司做正式通知而已。
但是大家要注意,这次监管通知并没有要求保险公司下架已经在售的4.025%的传统养老年金。
所以,有备货的保险公司,该卖的,还是会卖!
当然,炒停售这招,的确很好用,而且屡试不爽!
2. 另外,这次调整评估利率的准备金是“法定责任准备金”,而传统型养老年金的精算评估体系已经基本不用法定准备金了。
所以,这次评估利率的调整,原则上不影响传统4.025%养老年金的价值评估体系,保险公司不会因为这次法定准备金评估利率的调整,发生“多卖4.025%传统年金就多亏损”的事件!
只有保险公司自己的投资搞砸了,多卖这类产品才会出现大面积亏损。
最后提醒,养老问题,从来都要求合理规划+长期储备,不适合一时“激情出手”。那如何才能合理规划,我推荐大家阅读这两篇文章(公众号有):
《社保累计交了几十万,我退休到底有多少养老金!》
《对不起,这场养老危机,没有退路!》
最后引申说一下,为什么监管不再允许保险公司使用4.025%作为终身养老年金的定价利率?
为了测算养老年金保险的保费,精算师会用一个固定的利率将未来保险公司要支付给消费者的保险福利进行贴现,原则上,这个利率的高低,决定了一款产品的价格高低,也决定了保险公司的“资金成本高低”!
定价利率越高,保险产品价格越便宜,保险公司的资金成本越高!
而国内传统寿险公司的“利源”主要来自于利差,利差等于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 – 资金成本。
保险公司投资受趋势影响,每年都波动,但资金成本却是固定的,例如4.025%年金,保险公司终身的资金成本都锁定在4.025%。
PS:这是简单类比,方便大家理解,实际上保险公司的资金成本计算会复杂很多。
监管不能眼睁睁看着保险公司出问题啊!所以,监管一定要因应市场变化,出台相关规定,合理地帮助保险公司调整新产品的定价利率,从而帮助保险公司调整资金成本,避免大规模利差损,从而破产。
从这幅图我们可以看出,在过去的20多年,除了2008-2012这四年期间出现了一次利率往上走的趋势,其他时间段内都是不断下行的。
而保险公司的投资主要偏向于中低风险类资产的投资,收益率通常跟利率大环境是正相关的。
在低利率环境下,保险公司的年投资回报率肯定也会受到不小的压力,这时候监管出手调整年金产品、特别是终身型年金的定价利率了,从而帮助保险公司降低未来的资金成本。
在最后小结部分,精算君再次呼吁:
养老属于冷静思考+长期规划的事情,不要因为一时的监管规定而“激情下手”,因为很多人对监管规定的解读,也未必是准确的。
这次监管规定,只是监管正式告知保险公司:别再给我报定价利率超过3.5%的养老年金了。之前保险公司手上的4.025%年金“存货”,监管也没有要求统一下架,而且精算君听说,还能接着卖一段不短的时间呢!
保乎笔记好险推荐里也有这样的好产品,大家不妨在冷静规划后再决定如何下手!
PS:4.025%是保险产品的定价利率,消费者要算自己买年金产品的实际收益率,可以尝试用IRR算法:将未来可以领取的年金、目前每年要支付的保费,组合成一条长期现金流,然后用Excel测算IRR,就能得到“收益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