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问了全班同学一个问题,结果被虐出内伤…太惨了

2019-12-16     家长会了么

【想看更多深度有趣的育儿内容,欢迎搜索关注公众号“家长会了么”】

01

有人做过访问,说现在的学生最喜欢的老师,TOP3一般都是副科老师。

我偏不信邪。

作为班主任,我觉得自己每天与学生亲密接触的时间,远远超过其他老师,“学生最喜欢的老师”这种评选,登顶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

于是,我大胆地留下了一篇日记,叫做《我最喜欢的老师》,然后就等着学生对我的溢美之词和集体崇拜。

可是,脸太疼了

学生们喜欢的老师种类丰富极了:喜欢数学老师的幽默;稀罕英语老师的声音;崇拜体育老师的强壮;爱慕音乐老师的容颜……

我呢?我在哪呢?

留下这项作业的野心这么赤裸裸,难道没人发现吗?

还好,有几位求生欲极强的学生,大概是知晓了老师想看到的东西,于是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我最喜欢的是我们班主任老师,她责任心很强,我们哪怕是犯了一点小错,她都不会放过我们。”

多么痛的领悟,一个睚眦必报的班主任老师跃然纸上。

接着,他写道:“我们班主任老师经常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讲道理,我在梦里,还经常听到老师说的那些话。”

孩子,留下这样阴魂不散的印象,我也很抱歉。

“我们班主任老师很辛苦,可是班里总是有一些调皮的同学惹老师生气。听着老师那嘶哑的嗓音,看着老师那狰狞的面孔,我忽然觉得,老师您真可怜。”

同学,我严重怀疑你用错词了,难道不是想说“真可怕”吗?

不过,嘶哑的嗓音确实是我了。孩子,你能发现我的难,我也是非常感动了。

02

要说贼心不死,我首当其冲。

一篇日记说明不了问题,我决定再次挑战一下我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

昨天,我在班里公布了一个喜讯:凡是在小测验中获得“A”的同学,都可以获得老师的一个拥抱,哪位老师都可以哦!

孩子们炸了,一片欢呼,大家兴奋地交流着准备与哪一位老师拥抱。

我宣布:现在开始,你可以去找你想抱抱的老师啦!

接下来的场面,是我一生都不想再回忆的——

全班得到“A”的学生有三十几个,大约有二十几个夺门而出,去找他们心心念念想要拥抱的老师去了。只有不到十个学生走到我跟前,羞羞答答地表示想抱抱我。

我确实需要抱抱,因为我太想哭了。


我以为那些孜孜教诲,会让孩子们理解我是为他们好,也许他们会像爱那个唠叨的妈妈那样爱我。可我此时才猛然发现自己的尴尬——每天就像村口的祥林嫂一样,见人就说:“怎么又迟到了?”

脑海中忽然闪过一句话:“教育学生就是一场盛大的暗恋”。太真实了,真实到让人感觉到不适。十几岁的孩子,哪能明白你的“苦口婆心”和“用心良苦”呢?

苦味不好吃,谁都不爱吃。

想着这些,我用力地抱紧了怀里的那几个孩子,忍着眼泪说“谢谢你们。”他们也绽放着笑脸说:“谢谢老师!”

没错,老师对每一个学生的爱都不含糊,只不过到了班主任老师这里,这份爱常常是以颜值不高的面目示人。有时是一句句严厉的训斥,有时是打在手心火辣辣的板子。

当然,春风化雨的爱也不少。只不过,幼小的孩子对这份沉甸甸的爱,并不具有太多感受力。他们虽然说:“我知道,老师是为了我好。”但这样的认知,多数是大人们告诉他们的。



03

前不久,被体育老师当班主任的事情震惊了。

在我们的记忆里,体育老师的主战场都是在操场、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等一切抛洒汗水的场所。当班主任?是不是有哪里不太对劲?

但是,作为一线教师,你知道我们语数英政史地老师,有多么羡慕音体美老师吗?

我们批改作业的每分每秒,都在后悔当初为什么学了文学、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这些无趣又折磨人的专业。

我们占用备课时间疏导学生心理,利用判试卷的时间联络家校感情,我们的内心时时刻刻都在控诉:“为什么规定只有主课老师才能当班主任?!”

尤其是物理、化学和生物老师们,一想到自己当初学到头秃,如今讲到吐血的前半生,一定会后悔到拍烂大腿。

回想大学时期,校园里穿的最美的都是美术系的,身材气质最好看的都是音乐系的,体育系的一般都散发着被荷尔蒙糅合的帅气。

与他们的花花世界比起来,我们文学系的女孩常常是土到掉渣,男孩则酸得倒牙。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可为什么人家唱唱歌跳跳舞,都能比我们更潇洒自信呢?

后来,走上工作岗位,从入行第一天就要被告知:“你是老师!你可是老师啊!”于是,着装要得体(老气),面容要严肃(凶恶),声音要洪亮(刺耳)。

渐渐地,我们变成了目露凶光,满脸横肉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为什么那些音乐美术老师可以从大学美到讲台,为什么他们的脸上就始终没有“育人痕迹”呢?

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我们不同的命运。

当他们歌唱生活,舞动青春,描绘生命时,我们只能面对沉重(无聊)的历史文化,浓厚(虚伪)的哲学神思,不容反驳(煞有介事)的教育科学,以及神秘莫测(神经兮兮)的心理学。

活力与沉静,严肃与轻松,似乎从这一刻起就开始写入历史。

在学生心里,谁更招人喜欢,可想而知。



04

大学时的一位老师曾语重心长的说:“你们女孩子啊,以后千万不要当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因为你们每一天看到的都是旧的太阳。”

如今,真的深有体会。

长期的工作,让我们的眼里装了太多学生的错误。于是,挑毛病成了我们的本能

同事讲过这样一件趣事。

有一年,她去排队买散装元宵。前面有一位中年妇人,拿起一颗元宵,嫌弃它不圆;又拿起一颗,嫌弃表面不光滑。就这样挑来拣去,不下十几分钟,终于挑出了一袋个个圆溜饱满的元宵。

待妇人走后,老板与其他的顾客纷纷议论:“这个人毛病真多,一看就是个女老师!

虽然,这种挑三拣四的性格不一定与职业有必然关系,但是,女老师在许多人的眼里,还真的是“小心眼”的代名词。

要说学生的小毛病,十个手指也数不过来。再把这个数字乘以班级学生的数量,这数据会有多么庞大,可想而知。

鼓励式的教育当然存在,但是“纠错”却似乎成了我们教师的天职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让我们不敢忽视学生的每一个发展时期的不同问题;“小错不纠,必酿大祸”,让我们不敢放过学生的每一个坏习惯。

一群人当中,说话最好听的那个一定最惹人喜欢。相反,说话不留情面的人,往往遭人厌烦。

教师这个职业,不允许我们只说好话。主课老师这项任务,注定让我们把课堂以外的所有时间,都用来批改作业和试卷。班主任这个角色,迫使我们把“不近人情”当作育人的底线。

所以,你的老师也许不招你稀罕。但是下一次,如果有人问你:“最喜欢哪位老师?”

相信我,答案只有一个——谁问你,你就必须喜欢谁……

【粉丝小福利:想知道您家孩子的天赋究竟是什么,搜索关注公众号“家长会了么”,在对话框输入“测试”,答案就在那里!】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_5wTDm8BMH2_cNUg_Ty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