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对孩子进行“底线教育”,坚守自己底线,不去挑战别人底线

2019-11-26   艾米儿育儿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报道:三名20多岁的年轻人租房子居住期间,与一名59岁邻居长期存在矛盾,于是59岁的邻居气愤之下举刀砍死了这三名年轻人!

新闻爆出,舆论一片哗然!到底是有多大矛盾,会让这名老人不顾后果地把刀伸向这三个年轻!一时冲动,造成四个家庭的悲剧,不管是唏嘘还是责备都已无法挽回这样悲痛的局面!

有的人说,一定是年轻人太狂妄自大,不把老人的感受和建议放到心上,一而再再而三地惹怒老人,挑战了老人的忍耐极限,才会导致老人失去理智举刀杀人!

虽然最后新闻的真相揭晓,三个年轻人在足疗店工作,每天晚上下班很晚,每次回家了噪音很大,严重影响楼下老人休息,老人给物业提意见,给几个年轻人提意见,但是他们依然不听,最后折磨的老人忍无可忍,发生了上面的悲剧!

这件事,引发了很多人的讨论,更引起了我们对教育孩子的思考,我们设想下:如果这几个年轻人从小就被教育换位思考,被教育无论何时都不要挑战对方的底线,那么,也许邻里间的小矛盾就不会这么突出,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了。

什么是“底线”教育?

“底线教育”就是做人最基本要求的教育,是每一个人自觉遵守最低限度的道德规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我们不但要教育孩子坚守自己的底线,更要尊重别人的底线,不要去挑战别人的底线。

  • 孩子应该知道的“底线”教育

孩子从小应该懂得和坚持的个人底线主要包括:珍爱生命,重视健康;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尊重别人,保持适度的距离;要敬畏规则和法律。

从小我们就应该告知孩子,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底线,当别人触碰到自己的“底线”时,要勇敢地拒绝,迅速止损。

  • 教育孩子不要去触碰别人的“底线”

曾经读过这样一篇关于“底线”的文章:人与人都不一样,观念各不相同,你有你的底线,我有我的原则,你有你的尊严,我有我的尺度。底线,别去触碰;原则,别去破坏;破坏了,不成方圆。

所以,让孩子从小明白,要学会尊重人,要明白有的事情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做,但是有的事情已经触碰挑战到别人的底线时,要及时转身,不要以为别人善良,就可以当软柿子捏。

不要以为人家心软,就把人家当傻子。谁都有做人的底线,谁都不比别人傻。你不犯他,相安无事。你若犯他,后果难料。

就像上面的新闻中提到的那样,如果这几个20多岁的年轻人,有其中一个能理解楼下老人被他们半夜下班回家的噪音折磨得忍无可忍,能够有所收敛,而不是无视老人的感受,没有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老人的底线,又怎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呢?

底线教育的实质是一种规则教育,也是一种教育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边界教育”。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这样对孩子进行“底线”教育

教育专家李玫瑾教授曾说过:孩子的教育要从幼儿时期开始,很多孩子成年后的一些行为习惯都可以追溯到儿时的成长环境。

  • 要让孩子明白这些道理

从小我们就应该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哪些错误一定不能犯,一旦犯了就没有改正的机会;但是在我们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这点,要么对孩子过度宠爱,要么粗暴地剥夺孩子犯错的改正的机会,要么不允许孩子犯错,要么觉得孩子还小,犯了小错误也放任自流,最终酿成大错。

  • 儿时不进行底线教育,孩子没有边界感,成年后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我们都知道前几年成龙的儿子房祖名因吸毒被抓,曾有律师朋友建议成龙动用关系对房祖名取保候审,但是成龙却表示:“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必须遵守。”他并没有为儿子动用他的强大关系网。

房祖名儿时大部分时间和妈妈生活在一起,成龙忙于事业,陪伴儿子的时间很少,对于儿子的教育也很少关心,所以在儿时房祖名没有形成良好的“底线”教育,最终在成年后,才会无视法律法规,走上了自毁前程的吸毒道路,害人害己。

  • 从儿时开始,要敬畏社会的“底线”

从小我们要对孩子进行规则教育,并且教育孩子对规则的敬畏感。

比如尊重父母和老人,前段时间有个视频比较火,引发了很多人的声讨: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对自己的妈妈拳打脚踢,进而揪着妈妈的头发使劲拽,就这样,视频中的妈妈还不舍得动孩子一根手指头,就那么强忍着疼痛,直到有路人看不下去了,上前帮忙。

再比如,一个女孩因为自己想要一部好的手机,做保洁的妈妈不给她钱购买,她就脾气暴躁地对妈妈大打出手,这个妈妈只是由着孩子,并不反抗不批评,最终围观的一个男士看不下去了,上前去踹了小女孩一脚,对她进行教育。

……

其实,类似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这样的孩子就是在从小的概念中,没有一些基本的规则和底线教育,家长对他们过度放任,有求必应,造成孩子比较自我,自私,感觉全世界都应该围着他们转。

教育孩子,在守住自己“底线”的同时,千万不要去挑战别人的“底线”

教育孩子坚守自己的“底线”,不挑战别人的“底线”,其实也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孩子交友的范围也会扩大,要让孩子明白,有的朋友可以和自己一起成长,而有的朋友从来不尊重自己,这样的朋友要及时断绝来往。

最近,对于校园里的“霸凌”事件我们都比较关注,而那些成为霸凌目标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委曲求全,没有底线的让步;所以,我要从小教育孩子,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底线,千万不要没有原则于底线地迁就对方,并且一旦自己成为被霸凌的目标,要及时告诉家长或者老师,一定不能任由事态发展,让自己造成身心伤害。

更重要的是,一定不要去挑战别人的“底线”即使这个人一向很老实,很善良,“兔子急了还会咬人”,更何况是人呢?如果一再挑战一个人的底线,久而久之,自己付出的代价无法预估,也许就是生命!

——感谢阅读——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艾米儿育儿,我是两个“小书虫”的妈妈,在坚持研读育儿和教育心理学书籍中,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期待育儿路上与您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