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一则新闻引发了很多人关注:一名二年级的小学生考试没达到妈妈的不低于95分,被妈妈“丢弃”到路边的新闻引发很多人关注。
一位二年级小学生,因为妈妈要求她每次考试都不能低于95分,否则会受到妈妈的惩罚,结果孩子这次考试,有一科没达到妈妈的要求,妈妈批评孩子之后,仍然不解气,索性把孩子放到路边不管孩子了,自己开车回家了。
多亏民警帮助,最后联系到孩子的妈妈,但是妈妈气还没有消除,仍然不愿意去接孩子,并明确表示:“这样不争气的孩子,我不要了!”
也许有的家长认为,这个妈妈要求孩子考95分以上,其实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因为有很多言论说,小学三年级之前,孩子每科都考满分才是正常的。
但是,对于孩子学习成绩的要求,我们还是要从长计议,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定。
那么,网上流行的说法:孩子在小学三年级之前每科都考100分,才算正常?实际上这种说话靠谱吗?
1、小学一二年级考试成绩主要和在学前班学习的内容有关
孩子小学一二年级的知识点很多都和幼小衔接班学习的内容重复,所以说,对于上过幼小衔接班的孩子来说,进入一二年级之后学习起来会非常轻松,再加上老师的巩固,知识点会掌握得更牢固,所以考试时候,轻而易举都可以靠100分。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考试成绩基本上也就差几分,满分的孩子也非常多。一般平均分也是97-98分之间,孩子稍微一努力一认真就可以考100分。
2、进入小学二年级,孩子的考试成绩初步出现两极分化
进入二年级后,孩子的成绩会稍微拉开距离。今年我家大宝进入二年级之后,他们班的成绩高分和低分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高分依然是经常性考满分,但是低分有个别孩子出现不及格现象,通常95分是个分界点。
3、广泛的阅读让孩子各科成绩都突出
我分析了下他们班成绩总是考得比较好的几个同学,基本上是有良好学习习惯,比较喜欢阅读的孩子,我家大宝性格外向开朗,从一年级开始就担任他们班里的正班长,他们班的一个副班长是名小男生,他们两个成绩并驾齐驱,基本上保持在前两名,两个人成绩不相上下。
我家大宝是典型的“小书虫”,阅读范围广,对阅读的痴迷程度可以说是让我到了“无奈”的地步,不管在家里什么地方,都要捧着书看,饭桌上三令五申不准看书都达不到效果。
他们班副班长也是非常喜欢阅读,阅读涉猎的范围也比较广。
所以语文成绩他们两个基本上不相上下,不分伯仲,基本上班里语文第一名第二名就是他们两个。
4、一二年级考试成绩和孩子细心程度有关
我们都知道,一二年级孩子考试时候容易粗心,特别是一年级孩子,一般分数都是差几分,分数差别就在粗心和细心之间,所以,这个时候,孩子即使偶尔没有考得不理想,家长也不要着急,查漏补缺就可以了。
另外,可以引导孩子以后做题时候细心些,可以设定小小的奖励,如果不再出现粗心的情况,可以奖励孩子最感兴趣的东西。
5、和孩子每个单元知识点掌握牢固程度有关
其实孩子每个单元的考试,有时候好,有时候不太理想,仅仅和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牢固程度有关,家长不需要对孩子每次的考试成绩那么紧张,更不要因为孩子一两次的考试不理想,就对孩子大发雷霆,就像文章开头那个妈妈一样,因为孩子一次没考好,就把孩子丢路边“不要”孩子了。
第一、家长要明确孩子这个年龄段成长的心理特点
一年级孩子是进入小学后,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适应阶段,对小学生活充满好奇却又很难专心听课,更需要家长引导才能养成良好的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二年级孩子是从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从可塑性转为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更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鼓励、关心和真诚的帮助。这个阶段的孩子在心理上主要表现为下面三点:
1、情绪不稳定
2、个性差异大
3、自控力不强
所以,只有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家长才能更好地帮助和引导孩子。
第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作业习惯是关键
孩子进入小学一年级之后,首先要养成的就是良好的作业习惯和学习习惯,所以,这个时候孩子的考试成绩并不是家长最应该关注的。
孩子良好作业习惯培养好了,在孩子以后的学习中,家长不但可以省心很多,孩子自身也受益匪浅。
想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作业习惯,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让孩子首先适应并接纳每天做作业的习惯;循序渐进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
2、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作业兴趣;
3、营造良好的做作业氛围,家长要有耐心,不要急躁;
第三、培养并鼓励孩子阅读,让孩子爱上阅读,对以后各方面学习都有助益
现在很多家长都知道阅读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真正在这方面下功夫的家长为数并不是太多,很多是顺其自然的态度。
这样的话,想要孩子爱上阅读就比较困难,相反,孩子更容易被手机等电子产品吸引。
孩子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一旦养成,书籍就成了孩子生活中的必需品,并且这个习惯会伴随孩子一生。
阅读习惯从近处来说,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小作文的写作能力。
阅读量大和阅读量少的孩子,在语文测试中表现最为明显,有的孩子可以很顺畅地使用各种成语,而有的孩子写几句干巴巴的话之后就没有什么可以写了。同样语言表达的丰富性也差别很大。
第四、家长要平常心态对待孩子的考试成绩,不要对考试成绩太过敏感
孩子在小学阶段,最应该培养的能力是什么,我们家长首先要清楚,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要制定太多的杠杠,不要让孩子必须考100分才行,要用平常心来对待孩子的考试成绩。
如果家长一味只盯着孩子的考试成绩,孩子的视角和注意力就会被限制。如果家长再因为成绩不理想经常大发雷霆,对孩子语言暴力,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孩子心理健康,更会引发孩子对学习的抵触情绪,孩子对学习反而越来越没有兴趣。
总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孩子都应该拥有多彩而丰富的童年时光,我们家长千万不要让孩子局限于考试和成绩,而让孩子错失这个年龄段应该成长的关键,抹杀孩子这个年龄段应有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