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之妻嫘祖的故里——湖北省远安县

2019-07-28   湖北胶带批发

简述:

远安县,隶属于湖北省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部、宜昌市之东北。县域之东、东南与荆门市、当阳市毗邻,西南、西与夷陵区为邻,北与保康县、南漳县接壤。远安县是黄帝之妻嫘祖的故里,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远安县县域面积为1752平方公里,远安县辖6个镇1个乡2015年总人口为19.5万人 ,是湖北省一个整体不对外开放县。2018年8月7日,湖北省政府批准远安县退出贫困县。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远安属楚国封地。

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置县,以其临沮水而得名临沮县,属南郡,直至东汉。

三国时隶属襄阳郡。

东晋隆安末(公元401年),因县城迁建于旧县亭子山上,改临沮县为高安县,仍隶襄阳郡。

南朝宋初(公元420年)为汶阳郡治,齐梁因之。

北周武成元年(公元559年),取”永远平安”之意,又改高安为远安,隶属峡州。

隋代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隶属荆州夷陵郡。

唐德三年(公元758年),复夷陵为峡州,属山南东道,远安仍隶属峡州。

后唐初年,远安曾并入南平国(即荆南)。

宋代仍以远安属峡州夷陵郡,隶荆湖北路。

元升峡州为路,仍领远安,隶河南行省。

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峡州为夷陵州,领远安。

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属荆州府。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升荆门为直隶州,改远安属荆门直隶州。

民国期间远安始属襄阳道,继属荆宜道。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属湖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属第六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8月6日),远安解放后,在南漳金襄坪成立爱国民主南远县政府,属江汉军区当阳专署领导。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下旬,远安南漳分治,远安改属宜昌专员公署。

1958年12月建立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撤宜昌专署),仍辖远安。

1961年6月恢复宜昌专署,原辖区不变。

1993年初,宜昌地市合并,撤销宜昌专署,成立宜昌市人民政府,远安县属宜昌市人民政府。

截至2015年,远安县辖6个镇、1个乡;鸣凤镇、花林寺镇、旧县镇、洋坪镇、茅坪场镇、荷花镇、河口乡。远安县共有8个社区、110个村。政府驻地鸣凤镇。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确定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远安县为湘鄂西片区。

地理环境

远安县位于湖北省西部、居宜昌市之东北。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4′~111°52′,北纬30°53′~31°22′。东距省会武汉市355公里,西南距宜昌市117公里。县域之东、东南与荆门市、当阳市毗邻,西南、西与夷陵区为邻,北与保康县、南漳县接壤,四邻边界总长326.07千米。境内东西横距61.3公里,南北纵距54公里。国土面积1752平方千米。

远安县西部因地壳掀斜,间歇性上升,中部破碎断裂,地堑南北横穿,出现河谷平畈,冲垄纵横;东部受凹陷带的牵制,日趋沉降,形成波状起伏,丘岗绵亘。整个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太平顶为最高峰,绝对高程1325.1米;雷打岩为最低处,绝对高程76米,相对高差1249.1米。

远安地处北半球亚热带,属大陆季风性气候区,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000-1100毫米;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左右;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30小时左右,年平均无霜期275天左右。

地方文化

花鼓戏

远安花鼓是以远安的民歌小调、地方语言为基础,吸收了襄阳花鼓、荆州花鼓、湖北越调、四川梁山调等剧种的部分剧目和声腔,改进和发展演变而成的一个地方剧种。

花鼓戏的角色分小生、小旦、小丑(少数几出戏有净角行当),历来均由逻辑性扮演,其音乐男女不分腔。远安花鼓戏唱腔分正腔、采腔两大类。其中;正腔腔系有陶腔、汉腔、南腔、四平,属”板腔体”音乐;采腔腔系多为一戏一曲,如”绣荷包调”、”瓜园会调”等。花鼓戏打击乐有苏锣、苏钹、钩锣、马锣、边鼓、简板。

远安花鼓传统剧目有《李逵砍旗》、《思凡》、《淹腊菜》等100多出,内容多是反映民间生活的。其中《抢新床》、《阳关大道》、《好事成双》等曾赴湖北省参加过会演或由省电台播放。

远安皮影

远安皮影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远安县志》中才被提到。县志载;”皮影传入县内已180余年,经久不衰”。

据1950年初期统计,远安皮影队已有15支,艺人46名;1985年统计,皮影队已22支,艺人68名,分布在荷花、洋坪、旧县、花林、望家等地。远安皮影除了在头像上继承中国戏曲忠奸善恶等类型化人物脸谱。

主要景点

鸣凤山

鸣凤山在远安县城之西,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鸣凤山道观,距今1500多年,其 间几经扩建与修葺,到清咸丰年间,庙宇达到鼎盛时期,与武当山全真派一脉相传。

灵龙峡

灵龙峡景区,位于远安百万亩小林海之中,景区内由4亿多年的奥陶系石灰岩地貌构成一个封闭式大峡谷。景区里面的”灵龙大拐弯”被誉为”三峡漂流第一弯”。

大堰原始森林

大堰原始森林,位于茅坪场镇白云村庙儿垭,总面积10.3605万亩,海拔在500一800米之间,境内山岭交错,沟谷纵横,年均气温摄氏12-16度,年降雨量1100毫米,平均日照时数1878.5小时,无霜期240-250天。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树种有省定点优良种源红薄皮马尾松原始群落784亩,其树龄均在120年以上、胸径80公分以上。

龙潭河

龙潭河位于远安县花林寺镇内,距县城11公里。河岸两侧拥有山、岩、洞、峡、溪、潭、瀑、泉等多种岩溶山水景观以及湖北省内罕见的蝴蝶生态景观。景区内的太清洞洞深400米,洞室面积1800平米。

鹿苑寺

鹿苑寺风景区位于鸣凤镇西北的鹿苑溪畔,距依托城镇鸣凤镇约3公里,景区内古鹿苑寺曾为全国著名的佛教寺院。

远安回马坡

回马坡位于宜昌市远安县城西北18.5公里的罗汉峪沟中游地段。回马 坡所在的罗汉峪沟长约15公里,在回马坡脚下小溪里的石岩上,留下了几个清晰的马踢印,人称”马踢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