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审核秘籍,审核问题这样问就对了(收藏)

2020-04-07   汽车行业大事件

做体系审核是一个不断问问题的过程,困扰很多内审员的是:在审核时,应该怎么问问题?照着标准的章节条款,按部就班地问着对方不知所云的问题?


别担心,这里有一个简单有效的秘籍,内审的时候问对下面这十个问题,你就能对组织的有效性及绩效有一个真正的了解,而这正是内审的价值所在。


问题一:针对公司的目标,你如何为实现这些目标做出贡献?


问这个问题能了解到:

  1. 公司的目标设定,是否与战略相联系(Organization objectives)
  2. 目标是否逐层展开至了每位员工,并充分沟通(Communication)
  3. 有没有为实现这些目标制定了行动方案,还是仅仅有个目标而已(Planning)
  4. 有没有为员工提供培训、支持以完成目标(Training)
  5. 有没有定期检查目标完成进度(Performance evaluation)



问题二:当产品、物料或者服务出现问题时,你会怎么办?


问这个问题能了解到:

  1. 是不是有不良品识别、隔离的机制(NC identification)
  2. 处理不良品时,各部门的职责定义是否清晰(NC procedure)
  3. 针对最终不良品处理方式(报废、返修等),有没有审核及批准机制(Review and approval)
  4. 有没有对不良品的数据做趋势、主要问题分析,还是仅仅“处理”掉不良品了而已(Data analysis)
  5. 有没有制定改善措施,以减少不良品的发生(CAPA)



问题三:你怎么确保产品(服务)是合格的?


问这个问题能了解到:

  1. 最开始有没有对客户要求(Contract review)、法律法规要求进行识别
  2. 有没有对识别出的问题进行差距分析(Gap analysis)并制定改进措施
  3. 在产品释放时,有没有验证符合性(针对客户要求及法律法规要求)
  4. 后续进行产品变更时,如何一直确保这个符合性(Change management)



问题四:你是如何做问题预防的?


问这个问题能了解到:

  1. 有没有识别风险并加以控制的机制(FMEA, Control plan)
  2. 有没有对关键的数据做定期的分析(Data analysis)
  3. 来自员工的改善建议有没有被收集及处理(Idea management)
  4. 预防措施是如何与客户沟通的(Customer communication)



问题五:在你的本职工作中,你是怎么做来提升客户(内部或外部客户)满意度的?


问这个问题能了解到:

  1. 有没有去收集客户满意度数据(Customer focus,Customer related-process)
  2. 有没有对这些数据进行监控(Monitor and measurement)并进行风险及机遇分析(Risk and opportunity)
  3. 与客户满意度相关的措施是否与CAPA系统连接
  4. 有没有资源来管理客户满意度(Resource management)
  5. 客户满意度管理是不是组织目标的一部分(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


问题六:客户投诉是怎么处理的?


问这个问题能了解到:

  1. 最主要的客户投诉问题类别是什么
  2. 对这类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
  3. 客户投诉的问题趋势怎么样
  4. 客户是怎么知道你们采取的改善措施的
  5. 在确定问题根本原因时,会用到什么工具



问题七:高层管理者是怎么评审组织绩效(Performance Review)的?


问这个问题能了解到:

  1. 谁参与对组织绩效的评审
  2. 评审完之后,是否有确定要采取的措施
  3. 组织绩效评价的输入与输出是否形成了记录
  4. 公司各个部门是如何知道并执行评审所形成的决定及措施的



问题八:给我看看你们做持续改进的证据


问这个问题能了解到:

  1. 是否有全员参与的持续改善机制
  2. 运用了什么工具来做持续改进(PDCA, 6 Sigma...)
  3. 员工们被培训过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吗
  4. 持续改善的项目是如何确定的,怎么做优先级排序的
  5. 这些持续改进是如何在公司内部沟通的



问题九:在公司里,培训需求是怎么确定的?


问这个问题能了解到:

  1. 新员工的入职培训是如何进行的
  2. 每年的培训计划根据什么制定的
  3. 有没有做培训有效性的分析
  4. 如果发现某个培训有效性不足,会采取什么措施



问题十:关于你的工作,你认为什么是最重要的?


问这个问题能了解到:

  1. 被问的人知不知道他的工作的CTQ
  2. 有没有根据识别出来的CTQ制定过程控制方法及KPI
  3. 有没有针对CTQ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
  4. 有没有制定改进方案



最后,还是那句话,上面的这些问题都是一些典型问题,你可能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微调。但是宗旨是一贯的:我们要清晰地知道我们想确认的是什么,然后用大家都听得懂的方式去了解


在做体系审核时,请尽量少用标准中的那些术语,试想如果你问出这样的问题(实际上这很常见):组织是否确定了外部和内部因素,并进行了监视和评审?


有几个人知道你到底在问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