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视:16年国家出台7项政策,规范铅酸蓄电池行业

2019-10-17     租点动力

近几年来,随着环保监管力度的加大,以及铅酸蓄电池在生产和回收过程中出现的污染现象等问题,国家十六年相继出台7项政策,规范铅酸蓄电池行业。本期,电动车行业聚焦为大家整理发布国家出台的重要政策,供大家参考。

01

《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2003年,《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出台,首次明确了对于铅蓄电池从生产-回收-处置的要求。在废铅酸蓄电池污染与防治方面,该措施规定废铅酸蓄电池应当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以及废铅酸蓄电池回收拆解应当在专门设施内进行。在回收拆解过程中应该将塑料、铅极板、含铅物料、废酸液分别回收、处理等规定。

02

《清洁生产标准 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业》

2009年11月,环境保护部颁布了《清洁生产标准 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业》。对废铅酸蓄电池的收集,运输,复制和综合利用提出了明确和具体的要求。同时,国家还将在以下两个方面引入激励政策,以指导行业的良性发展。一、制定优惠的经济政策,鼓励制造商采用先进的无污染再生铅技术,促进中国再生铅和铅酸蓄电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二、鼓励再生铅公司改善其设备并加强再生铅行业与电池行业之间的合作。

03

《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

2016年2月16日,环保部发布《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 。核心是:加大铅的回收力度。这是该政策发布13年后的第一次修改。《意见稿》指出:到2017年,废铅蓄电池再生过程的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铅的总回收率达到98%以上,重点区域铅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减少20%;到2020年,推动形成全国铅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进一步减少铅污染物的排放量。

04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修订草案)》

2017年颁布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修订草案)》,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领取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以及申请领取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条件和程序,加强对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利用和处置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防治危险废物污染环境。

05

《废铅蓄电池污染防治行动方案》

2019年1月,生态环境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了《废铅蓄电池污染防治行动方案》。《方案》重点整治废铅蓄电池非法收集处理环境污染,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提高废铅蓄电池规范收集处理率。到2020年,铅蓄电池生产企业通过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现废铅蓄电池规范收集率达到40%;到2025年,废铅蓄电池规范收集率达到70%;规范收集的废铅蓄电池全部安全利用处置。

06

《废铅酸蓄电池回收技术规范》

2019年4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发布国家标准《废铅酸蓄电池回收技术规范》。规定了废铅酸蓄电池的收集、贮存、运输、转移过程的处理方法及管理措施,有利于规范生产企业对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防止二次污染,同时对规范废蓄电池回收行业的整体发展起到示范作用。这也意味着,废铅蓄电池回收行业正式步入“合规”之路。

07

《铅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

2019年8月,国家颁布《铅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实行铅蓄电池回收目标责任制,鼓励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和废旧铅蓄电池回收利用企业等组成联合体完成回收目标责任,到2025年底,规范回收率要达到60%以上,国家根据行业发展情况适时调整回收目标。

综上可知,国家正在加大重视铅酸蓄电池行业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铅蓄电池行业正在向着环保、规范化的积极方向前进,尽管现在锂电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铅蓄电池的发展,但这些政策法规正使得铅蓄电池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ZKT-2G0BMH2_cNUg2Is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