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圭武
图:来自网络
城市是一个几百万人一起孤独地生活的地方。-----梭罗
城里人要比乡里人孤独许多。
乡里人有亲戚,而城里人没有亲戚,到处是陌生人。
乡里人虽然各家各户的住房距离比较远,但相互阻隔少。城里人虽然都挤在一个楼上,但互相之间只有冰冷和坚硬无比的水泥墙。
乡里人邻居经常串门,串门聊天是一种感情的交流和宣泄,是精神的一种张扬,平凡的乡村生活才因此而富有情趣,富有生机;串门聊天是一生活习惯,民俗和文化,是促进邻里关系和睦相处的发动机,是亲和力的粘合剂。
而城里人经常串门的不是邻居,而是商场,那里熙熙攘攘,不论看见谁,都是一脸“城市明星”的感觉,面孔十分的大义凛然,根本无沟通可言。
城里人天天与“假”的东西为伍,很多“进口”的东西大多不太安全,有时,连喝水也成了城里人的“心病”。乡里人自己院里养着鸡鸭鹅,家前院后种满着蔬菜,做饭了,随便到菜园拔几颗,都是绿色食品。
乡里人家里有祖宗,地头有祖先的坟,这是一种无形的牵挂和约束,也有一种慰籍的因素。而城里人家里的祖宗却在乡里,祖先的坟也四处漂泊,这让城里人的灵魂也随着漂泊而孤独。
没有宗教,让乡里人孤独,也让城里人孤独。
乡里人是自然的,城里人是社会的。在一个无序的社会里,社会的城里人就更孤独。互相之间,为了蝇头小利,除了欺诈,就是欺诈。而人类天生是自然的,靠近自然,自然就不容易孤独。
乡里人的心灵是开放的,陌生人可以到乡里人的家里随便坐。城里人的心灵是封闭的,陌生人是不能随便进入城里人的家里的。封闭的心灵更容易孤独,而开放的心灵更不容易孤独。
乡里是静的,城里是喧嚣的。喧嚣,其实往往更容易导致孤独。而静,往往更不容易导致孤独。人类在静中,往往才更容易体会到生命的本质性和深刻性。
乡里人简单,城里人复杂。复杂自然就容易导致人的逃避性,也就容易导致人倾向孤独。
孤独的城里人,路在何处?
回归乡里,是一种现实的选择。淳朴、自然、安静、简单,这是解救城市文明的唯一路径。
从乡村文明到城市文明,这是文明的一个台阶;从城市文明再到高一级的乡村文明,这是文明的又一个台阶。
人类文明的下一个去向,应是一种新的乡村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