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9日下午,中国医学科学院在北京发布2018年度中国医院/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现场汇聚了包括中国医科院学部委员等在内的全国医学领域顶尖学者专家,共同见证这一代表了中国医学科技创新发展最高水平的排名榜。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教授带队出席大会并受奖。
中国医科院“科技量值”(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 Metrics ,简称STEM)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院和医学院校科技评价体系,参考了国际权威的QS大学排名、Times高教排名等计算方法,为国家和区域内医学科技发展与资源配置提供重要量化依据。
2018年度中国医院STEM覆盖全国1660家医院,此次发布综合和29个学科的前100位医院排名。浙大一院创新能力再次取得佳绩,进入国家强队:
全国第4名
传染病学、普通外科学位列全国第一
连续6年全国前十
8大学科进入全国前十
表现最抢眼的是传染病学和普通外科学,双双位列全国第一名。其中传染病学自科技量值排名以来连续6年以绝对优势排名全国第一。消化病学位列全国第二、血液病学、急诊医学、肾脏病学、整形外科学、精神病学全国前十。
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教授代表医院上台受奖,由衷对全院各岗位同仁在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并对长期支持关注浙大一院发展的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表示感谢。传染病及普外科双双排名全国第一,得益于李兰娟、郑树森两位院士多年以来对医院学科建设的引领与支撑。
创新是高水平综合性医院的“硬核”能力,是一家医院能否持续稳步发展的原动力和后劲。浙大一院长期以来形成的研究型医院、创新型医院特色,这是双一流大学附属医院的必备条件。浙大一院持续扎实进步,体现了全院上下向着建设国际医学中心、国际创新中心的决心。高水平医院不仅仅是能看病,看好病,更要能从临床找问题,解决问题,制定标准,持续推动医学的进步。
就在上个月,复旦大学发布《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这两大排行榜可谓业界公认的最具权威性的排行榜,复旦榜排名包括了占比80%的声誉权重和20%的科研权重,综合考虑学科建设、临床技术与医疗质量、科研水平等因素进行科学统计。
而《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则完全是科研能力与创新的“硬核”比拼,它围绕科技活动的全过程,从科技产出、学术影响、科技条件三方面,包括科研项目、论文被引次数、专利等可量化指标,反映医院的科技实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该排行榜自2014年开始发布,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表示,医学科技评价是指导医学科技创新的重要工具,是指导医学科技创新与学科发展的风向标,科技量值(STEM)的提出是基于对国内医院学科建设与临床研究实际的系统调研,基于对国际相关科技评价研究与方法的系统把握,目的是形成激励医学科技创新的正确导向,鼓励临床研究,促进医学科技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为提高医疗质量提供最有利的科技支撑,有助于促进医院科技发展。
至此,2019年国内备受瞩目的两大最具公信力排行榜,复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中国医科院科技量值排行榜均已揭晓。
梁廷波教授表示,STEM排行榜标志着浙大一院进入国家强队,与国内同道一起引领国家医疗创新发展。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服务人民群众上不但能解决疑难复杂疾病,更能通过科技创新攻克目前尚不能解决的疾病,把浙一的技术、浙一的经验向全国乃至国际推广,推动国内医学发展,接轨国际前沿。
浙大一院已经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基地,也是高层次人才汇聚的高地。着力打造国家传染病医疗中心及区域医疗中心,为医学高峰建设储备力量与发展潜力。
过去一年,医院实施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以后,院党委坚持问题导向、临床导向,以新思想、新措施营造崇尚科学的良好环境,为医疗插上医学教育和科研两个翅膀,助力医院稳步前进。2020年,浙大一院6大院区/基地将全面形成医疗集团运营模式,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为医院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为新一轮快速发展提供驱动力和保障。
响应浙江大学“双一流”建设,建设世界一流医学中心,唯有创新才能赢得发展先机。面对百年不遇之大挑战、大发展、大变局,在健康中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浙大一院将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继续改革创新,瞄准卫生健康战略性、前沿性领域持续加大力量,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不断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以奔跑的姿态进入我国十四五建设的新时期,有力支撑健康中国战略,在国际生命健康领域赢得一席之地!
本文为浙大一院原创
欢迎转发,转载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