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一般把糖尿病肾病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和临床糖尿病肾病二期。分期的主要依据是尿白蛋白排出量多少,早期就是微量白蛋白尿期,临床糖尿病肾病为明显白蛋白尿期。
近年来,根据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长期研究和随访观察,对1型糖尿病肾病的整个发生发展过程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对肾病做了详细的分期,各期的特点见下述。2型糖尿病患者,也参考1型糖尿病的分期法。
I期 为1型糖尿病确诊时肾小球高滤过和肥厚增大。肾小球和肾体积增大为突出表现。有一过性微量白蛋白尿,用胰岛素治疗后可以消失。肾小球滤过率是高的,治疗后可以降低但往往不能恢复正常,如果1型糖尿病发病在青春期前,则这一阶段持续时间较长。
Ⅱ期 有肾损害,但无临床征象。此期出现在糖尿病发病后2年,有些患者在这一阶段持续很多年,甚至终身。肾小球基底膜通常增厚,系膜区常常增生。糖尿病控制不佳(常为酮症)和运动时可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系可逆性。肾小球滤过率依然明显增加。血压正常
Ⅲ期 是糖尿病肾病的“高危期”,典型者是在患糖尿病10~15年后。微量白蛋白尿不断加重。肾小球滤过率仍然是增高的。血压开始增高。
纵向研究显示,抗高血压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微量白蛋白尿。这一阶段用胰岛素泵治疗或做强化治疗可在血糖明显改善后,尿白蛋白排出量减少或稳定不变。而常规治疗者易发展到明显的肾病阶段。
IV期 病程在15~25年或以上,约40%的1型糖尿病患者发展到这一阶段。病理上出现典型的改变,而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24小时尿蛋白排出量>0.5克,大多数患者出现高血压小球过率开始下降。有数的抗高血压治疗可减慢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速率
V期 为终末期肾衰,特点是普遍的肾小球毛细血管闭,伴有肾小球玻璃样变,肾小球滤过率已很低,氮质清留高血压明显。
并不是每个1型糖尿病患者均会经过上述五个阶段,相反有多数患者只停留在开始的两个阶段,病程20~30年后仍无明害。但是,一且发展到期(即微量白蛋白尿阶段)则很有可能维续向IV期发展,出现典型的糖尿病肾病表现。
———————
⊙北京三甲名医问诊咨询,请点击上方我的头像私信或在线咨询。
⊙内容涉及处方,请勿私自滥用,请在专业医师辩证后指导服用。
⊙部分图文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参考,不作为临床诊断依据,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