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生活在挖苦和贬低中的孩子,长大后有5个共同特征,有你吗?

2021-03-12     爆炸母婴课堂

原标题:从小生活在挖苦和贬低中的孩子,长大后有5个共同特征,有你吗?

从小生活在挖苦和贬低中的孩子,长大后有5个共同特征,有你吗?

我们上一代乃至这一代父母,习惯以‘贬低’表达期望,以‘挖苦’以示鼓励。

综艺《少年说》中,一个女孩站在讲台哭着大声控诉自己的妈妈:“你怎么总是拿我跟其他同学比较,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从来都看不到?”

妈妈在台下冷冷地回答:“其实我一直在不断打击你,以你的性格,不打击会飘。”

时至今日还是有很多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否定孩子,就像上面那位妈妈一样,这些父母的教育理念为:

夸奖=骄傲,骄傲会使人落后。

挖苦=批评,批评才能让人进步。

所以,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少会表达肯定和赞美,而是不断贬低、挖苦、批评。于是:

3岁看大,7岁看老,早就知道你不是这块料”

“我早看出来了,你不行”

“你看谁谁家的XXX,你连人家的一半都赶不上”

“还不如去要饭”

他们认定,这样孩子长大后才能成大事、有出息。

而事实呢?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长大后怎么样了?

下面是收集了大量信息,整理出了在“挖苦”的原生家庭下长大的孩子他们的一些共同特点……

1.总是想太多

从小到大,他们做什么事都小心翼翼,生怕出错。

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工作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不停反思,反省自己还在哪里做得不够好,努力找出自己的漏洞,陷入无限否认自己的死循环。

2.感觉自己不值得爱,也不相信爱

害怕感情,害怕开启一段新的感情,开始一段新的关系。

他们安全感薄弱,不敢相信别人的爱意。总是觉得自己不值得,没什么吸引别人的地方,哪怕长相出众,仍然反感镜头,认为别人的认可只是虚伪的夸赞。

被别人追求,或者收到了别人的爱意,将会进入新一轮自我否定:我值得吗?我哪里都不好,他们爱我只是还不知道真正的我,不值得被任何人爱的我。

3.没有安全感——永远害怕被抛弃

永远不会有被需求感,随时做好被放弃的准备。但做事却总希望得到赞扬甚至回报,因为强烈需要被认同感;

心理没有安全感,性格没有个性,别人说自己哪里不好就试着去改正,别人说自己哪里好就努力变得更好,一直依赖别人的看法以至于没有独立思想,是一个外向的孤独患者。

4.极度自卑

做事唯唯诺诺,很多事情想要争取却又怕失败、怕被人否定,所以不敢尝试。

这种自卑还体现于,极度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有事情出错永远都会怀疑是不是自己做错了。

“很自卑,在人际交往方面有逃避倾向,很要好的朋友隔了长假再回校会不敢先跟她说话,因为害怕得不到热情的回应,看到朋友跟别人说悄悄话会有强烈的孤独感”——知乎:2呐

5.取悦别人

无论在家里、学校、工作中,永远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试图取悦他人。

认真思考每一个人说出口的话是否对于自己有所指,对自己说出口的话都要细细琢磨,是否会引起他人的不适与反感。如果实在没想好,那便选择沉默。而即便如此,也会再三反思自己刚刚说的话是否真的妥帖。

父母可能没有虐待孩子,没有打骂孩子,甚至打心眼里也真的是为了孩子好。

但是他们一天一天带给孩子的负面情绪,一次又一次带给孩子的否定与不屑,让孩子从小就活得小心翼翼,踮起脚尖,被迫成为父母情绪的照顾者。

那些在“贬低”和“挖苦”中长大的孩子们啊,要记住你们始终被这个世界爱着,也值得所有人爱。

永远不要妄自菲薄,好好生活。

收藏

举报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XW59JngB9EJ7ZLmJFSj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