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必玩!它凭啥成为桌游圈的“新宠”?

2020-08-05   地核桌游工作室

原标题:今年必玩!它凭啥成为桌游圈的“新宠”?

简约不简单。(内含绝密新手Tips)

文章/末末

本文所属栏目=桌游陈列室

这是桌游陈列室的第24篇文章

先给出大家几个关键词

来猜猜我们今天要聊的是什么游戏吧

去年出版、今年大火

刚冲到BGG前100名

超级考验配合的合作游戏

捧得众多桌游奖项

.

.

.

我想加上这篇文章的题目

你一定心里有了答案

是的,它就是今年桌游圈的新宠

The Crew

大家好,我是末末。前不久,工作室的被捣担当阿联开始疯狂的吹嘘一款叫做《The Crew》的游戏,甚至一度超越《The Mind》在他心里的地位(后经证实,《The Mind》还是阿联心中第一)。见人必吹、逢人必推也让阿联成为了这款游戏的“活招牌”。

不仅仅是阿联,这款游戏也在今年的各大桌游奖项中频繁曝光。比如前不久,《The Crew》夺得了SDJ黑标奖(极客策略),而它同时也获得了今年金极客奖年度最佳合作游戏。而最近,它冲到了BGG排行榜前100名。可以说,《The Crew》成为了今年桌游圈的新晋宠儿。伴随着排名提升和获奖,它的知名度和曝光率也像火箭般蹭蹭提升,被更多玩家所了解。

因为图片曝光问题,黑标看起来像蓝标,但的确是黑标奖(图源:来自网络)

那《The Crew》难道是一款大作?还真不是,这款游戏从卡牌配件到规则上手难易程度来说,都只能算得上毛线游戏的级别。那究竟是为何它能得到这么多玩家的喜爱和关注呢?在我的央求之下,阿联(迫不得已的)带我体验了一把《The Crew》。

《The Crew》已经冲到BGG前100,一天前还是第100名,今天又上升了一个名次(图源:BGG截图)

吃到自己想要的“墩”

Crew一词的意思是船队、舰队里的全体人员,而网上有玩家把《The Crew》翻译成《宇航员》。而说到背景,《The Crew》选择的也是近几年来最火的背景之一:太空。(和《星核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妙)

太空是近两年桌游特别热衷的一个主题(图源:Py.绘制)

据说科学家在太阳系边缘发现了第九颗行星,而并未有实质性的证据证明,而我们则是应征的宇航员团队,要在茫茫的宇宙中,完成不同的任务。但是要知道,在太空中可是不能说话的,想获得成功,就必须看大家的默契了。

听上去很Interesting?那么实际上……这就是一个用数字卡牌来吃墩的游戏。游戏中共有4种颜色数字为1-9的宇航员卡,和4张火箭卡,这些卡片在每次任务中将会被平均分配和所有玩家,玩家在不能交流的情况下,必须按照要求打牌吃墩,完成每一关卡的任务

别看它是毛线游戏的体量,但策略度却极高(图源:BGG)

基础游戏中,有50个任务关卡,在每一关任务里,需要玩家们通过吃墩,来保证自己认领的任务卡牌,必须被自己“吃到”。一旦自己的任务卡牌被别人吃到,则任务失败。比如你面前有一张吃到粉色4的任务卡牌,你就必须保证带有粉色4宇航员卡牌的那一墩被你吃到。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吃墩(Trick-taking)这个机制了,简单来说,所谓吃墩就是指在每个行动轮次,把玩家通过某种规则打出的牌称之为“墩”,然后再根据某种规则,由一位获胜者独享这一个“墩”。一般常见的规则有,打出最大卡牌的人吃到本墩、打出最小卡牌的人吃到本墩等等。

在《The Crew》中,每位玩家依次打出与起始玩家同颜色的牌(没有则只能打出别的颜色),由打出最大牌且符合同色规则的玩家吃到该墩,火箭牌大于颜色牌,颜色牌看数字。听上去简单吧?

举例说明,在四人游戏中,如果每人打出的牌如上图,则打出蓝色9的玩家获得该“墩”(图源:BGG)

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游戏的过程中全程不能交流,我们唯一能“交流”获取线索的方式,需要通过一种“无线电传输,玩家在每轮任务里可以有一次在每一墩开始出牌前,可以选择使用交流。即打出一张你手中的颜色卡,并通过放标志物的方式告诉你的队友们,这张卡牌是你这个颜色数字最大、最小或唯一的卡牌

图一的牌在上部放上了交流标记,代表这蓝色9是该玩家手中蓝色最大的牌;图二的牌在中间放置了交流标记,则代表绿5是该玩家手中唯一一张绿色牌

除了不能交流外,游戏的任务难度也是层层递进的。除了单纯的任务卡牌外,还有一些任务指示物,这些指示物将告知你,你的某一墩任务被吃到的顺序,这也让游戏难度进一步得到升级。

游戏中的任务指示物

“笨比检验器”

看完规则的我,觉得这也太简单了吧!我这在圈里风风雨雨混了这么多年,这一个小小的吃墩还是合作的游戏怎么能难得倒我?结果现实大大地打了我一个“耳光”,还很响!

在游戏中,我被迫在最后拿了一张绿色1的任务,也就是说,我必须吃到绿色1的这张牌,然而这张绿色的1还在我自己手中。我在第一轮就通过“交流”告知队友们这个情况了。开始队友们都很配合我先把前面的任务完成,把火箭牌都打光,然后在倒数第二轮把出牌权巧妙的给了我。当我正准备坐享其成的时候,Py.同学打出了一张之前忘记了还留在手里的绿3,让整个任务走向了失败。

Py.自己绘制的玩《The Crew》get不到同伴点的图(图源:Py.原创)

前段时间,我正好写了一篇关于9种动物系玩家的文章,里面提到了蜜蜂系的玩家喜欢密切配合的游戏,而《The Crew》就是蜜蜂系玩家的本命游戏

点击上文查看你是哪种动物系玩家

和《The Mind》比较考验心灵相通和默契不大一样,《The Crew》极为考验玩家之间的配合,技巧性极强。阿联和很多玩家都开玩笑的将其称之为“笨比”,我一问才知道,原来这款游戏是极好的“笨比检测器”,能成功检测出游戏配合的黑洞到底是你的哪一位朋友。

在集石上,有很多玩家把《The Crew》称之为笨比游戏(图源:集石截图)

由于游戏全程不能交流,需要靠全程的默契+适当的提示+头脑的推理+局势的判断来出牌,会给人一种《心灵同步》+《花火》的感觉,却比这两个游戏更加考验局势分析和配合,思考量也大大增加。

《心灵同步》是不需要提示的游戏,所以玩起来相对欢乐轻松;而《花火》作为一款非常考验配合的游戏,几乎每一圈都会有与卡牌的相关提示,玩家也很容易掌握其中的技巧。而《The Crew》每个任务每位玩家只有一次提示的机会,还只能提示某一张卡牌在自己手牌中的大小情况。这让玩家对局势的判断和推理成为游戏是否能获胜的关键。

虽然每局只能提示一张牌,但是并不代表你只能获取这一张牌的信息,每位玩家面前的任务卡牌是公开的,你需要时刻留意别人选择了哪一张任务牌、自己和别人面前的任务牌有哪些、队友每一次的出牌等等,这些都是你判断别人手牌的依据。当你能够理解别人给出的提示,同时又能时刻分析对场上的局势,这才有机会和队友们一起获得胜利。

入门者的Tips

和《花火》一样,《The Crew》并不算对初玩者们“很友好”的一款游戏。于是,在体验完游戏后,我和阿联一同想了几条这个游戏对于新手的小Tips。希望能帮到各位刚刚接触《The Crew》的小伙伴们。

当然Tips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这个游戏最重要的是你和你队友的思路是否一致,能帮到忙最好,帮不到大家也就当看个乐子啦。

  • 有 出牌权 的玩家没必要交流。
  • 当轮不交流 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的可以先不交流。(参考《花火》,如果弃牌不会造成断掉的,可以放心弃牌换取提示)
  • 火箭多的玩家要 在无关痛痒的轮次把火箭尽早打出来 。
  • 队友交流的如果 不是和自己任务相关的 ,也 不是会搅乱其他人任务的 ,那么 必有深意 ,要仔细想想。
  • 先拿的任务 一般更有把握,可以 优先做 。
  • 同一个人拿多个任务的时候, 拿同色的可以尝试一起做 。
  • 任务牌 如果自己手里有 ,最好别拿。(除非是8或9)
  • 充分相信自己的队友 ,即便他在游戏中表现得一般,合作游戏的本质就是 相互配合和信任 。
  • 游戏本质是 信息不对等 ,所以要仔细注意你队友的一举一动,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可能你在玩的时候,也有着自己的经验。不过像《The Crew》这类游戏,如果大家的策略差不多,彼此磨合上几次后,其实就能掌握到这个游戏的精髓。

要说《The Crew》为什么好玩,那或许是这类需要精密配合的游戏共同有的特征,那就是在充分的思考后,通过密切的配合打出combo完成任务的爽感。这类游戏反而如果过于简单才不会让人感觉到成就感,越是那些难的挑战,当大家成功后,所带来的的游戏乐趣和体验就越丰富

我想,这就是《The Crew》的魅力所在了吧!而它能够成为年度新宠,也是理所当然了,我也不例外的拜倒在它的“石榴裙下”。

不说了,问就是今年必玩的游戏!我们下期见。

你为什么喜欢需要密切配合的游戏?

你有没有《The Crew》的tips?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