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人员关账工作该怎样开展?请看这里

2019-11-26     米印盒子

年终关账是会计忙绿的开始,也是为来年的财务预算和次年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做准备,所以至关重要。对于有思路的财务人员关账工作开展得会井然有序,对于没有规划的财务人员工作开展得会暗无天日。

那么,到底这个账要怎么关?

1、年底关账的时间及流程!

关账时间:账本或账务软件关账的时间为12月31日,实际的关账时间,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而定,但不能超过次年1月10日。

2、如何关账?请看这里!

一、库存资金如何关账?

第一步:核对库存资金


1、库存现金:帐实是否相符?余额是否合理?

如:余额为负数、余额超过正常3-5天以上的用量


2、银行存款:帐实是否相符?是否存在大量未达账项?所有的账户是否都在账务中核算?是否将个人账户在银行存款中核算?

如:将公司股东个人卡收支视同银行存款管理、未将公司所有账户在银行存款中核算、个别银行存款资料不全账实不一致等。


年度关账建议:

1、所有银行帐号都不要有未达账项;

2、外汇账户准确调汇;

3、大额现金及时存入银行账户;


第二步:处理资金损失

库存资金是否有被盗、个人占用、少收款挂账、账实不清挂账、假币抵库等现象。


年度关账建议:

1、对于资金损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准备相关辅助资料;

2、根据公司相关规定,收回责任的赔款;

3、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资金损失,准备相关资料在企业所得税前按相关规定,进行税前处理。


第三步:处理白条

库存资金是否存在有未进行账务处理的借支、费用报销、代垫款、押金条等各项“白条”抵库现象。


年度关账建议:

全面清理未入账的“白条”,对于属于往来性质的白条,及时进行账务处理,挂相关单位或个人的往来;对于属于费用性质的白条,及时列支相关成本或费用,需要代开发票的代开发票。

第四步:预估涉税风险

1、账实不一致,个人挂账“白条”,容易被核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2、账外银行账户,容易被联动清查,查补账外收入;

3、等额即进、即出银行资金,容易查补相关税收;

4、同一个人账户银行往来较多,容易涉及税收稽查。


二、往来如何关账?

第一步:处理坏账


1、企业坏账损失如何税前扣除?

企业除贷款类债权外的应收、预付账款,减除可收回金额后确认无法收回的应收、预付款项,可以作为坏账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2、逾期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能否确认损失税前扣除?

企业逾期一年以上,单笔数额不超过五万或者不超过企业年度收入总额万分之一的应收款项,会计上已经作为损失处理的,可以作为坏账损失,但应说明情况,并出具专项报告。


3、逾期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能否确认损失税前扣除?

企业逾期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在会计上已作为损失处理的,可以作为坏账损失,但应说明情况,并出具专项报告。


第二步:预估涉税风险?

1、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2002]362号)第五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纳税人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可以调整其应纳税额:融通资金所支付或者收取的利息超过或者低于没有关联关系的企业之间所能同意的数额,或者利率超过或者低于同类业务的正常利率;

2、根据国税函〔2004〕827号文相关规定,纳税人为销售货物出租出借包装物而收取的押金,无论包装物周转使用期限长短,超过一年(含一年)以上仍不退还的均并入销售额征税;

3、股东个人借支,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相关规定,在纳税年度终了后既不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其未归还的借款可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4、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货物发出的当天,但生产销售生产工期超过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等货物,为收到预收款或者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三、库存如何关账?


第一步:企业库存关账需要注意的问题

1、企业采购入库的存货,是否都取得了发票?

2、上期末暂估入库的存货,月初是否进行了冲减核销?

3、库存材料成本结转方式(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等),是否存在任意变动?

4、库存材料、商品盘点结果是否进行了签订确认?盘点差异是否进行了核实?

5、对库存材料、商品的正常消耗,是否有相关登记台账?

6、对库存材料、商品的管理损失,是否由相关责任人承担?

7、库存物资的领用、用途是否进行了正确登记?


第二步:处理损失

企业因存货盘亏、毁损、报废、被盗等原因不得从增值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可以与存货损失一起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具体按以下材料确认:

1)存货计税成本确定依据;

2)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责任人赔偿说明和内部核批文件;

3)存货盘点表;

4)存货保管人对于盘亏的情况说明。

5)企业内部关于存货报废、毁损、变质、残值情况说明及核销资料;

6)该项损失数额较大的(指占企业该类资产计税成本10%以上,或减少当年应纳税所得、增加亏损10%以上,下同),应有专业技术鉴定意见或法定资质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等。

7)向公安机关的报案记录。

第三步:预估涉税风险

1、所采购的材料没有取得正规发票,相关成本费用不得在所得税前列支;

2、企业材料损失没有进行正确的归集,无法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3、企业库存材料成本结转随意变动,需要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进行相关调整;

4、企业库存账实不一致,有可能存在账外收入的现象。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wgmqW4BMH2_cNUgzr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