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2019-11-19     米印盒子

在CPA会计的负债一章中,增值税的会计处理是很多同学头疼的一个内容,特别是涉及到未交增值税,很多同学都犯迷糊,今天我们一起学一下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在这里首先要明确几个概念:

进项税额是资产,借方增加;

销项税额是负债,贷方表示增加;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是一个结转科目,它的借方余额代表资产(以后月份可以抵扣的余额),贷方余额代表负债(当月应交而没有交,表示你欠国家的钱),千万千万不要让未交增值税的名称迷惑了,认为它是一项负债,这是不对的;

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这个科目一般是用于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第一月扣60%直接放到进项税,剩余的40%放到这个科目,等到第13个月再转入进项税(还有纳税辅导期的纳税人等,与考试无关,在此暂不做赘叙)。


1、购买商品的增值税会计处理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买东西时产生进项税额,是一项资产,借方表示增加。


2、如果是购买房屋等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40%)

贷:银行存款

在第13个月时,将待抵扣进项税额转至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

这里的“待抵扣进项税额”考试时仅适用于购买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


3、出售商品的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卖东西时产生销项税额,是一项负债,贷方表示增加。


4、月末进行增值税的结转

(1)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留到以后进行抵扣)

月末不需编制会计分录,此时“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有借方余额,属于尚未抵扣的增值税。

(2)进项税额小于销项税额时(当月要交税)

如果当月完成缴纳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银行存款

当月未缴纳,留至以后月份进行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说明:在教材与实务中通常将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的抵消进行简写,即直接将以上分录的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的差值写做“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为了便于大家理解,上面将分录进行补全。附: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或: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5、当月多交了增值税。

多交增值税,在月末要将多交的增值税转到“未交增值税”科目的借方。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注意:转出多交增值税只能在本期已交税金范围内转回。假设当月进项税额120万,销项税额100万,又多交了30万,那么转回时只能转回30万,而不是50万。


6、缴纳以前月度的增值税(通过未交增值税处理)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7、预交增值税

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月底进行结转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


看到这里大家可以发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这个科目就像“未分配利润”一样,是一个清算账户,千万不要被它的名字所迷惑。在每个月月末,除了“未交增值税”和“进项税额”(即“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的借方余额)外,其它的增值税科目下都应该没有余额,全部被结转到了“未交增值税”科目名下,它的借方代表拥有以后可以抵扣的余额,它的贷方代表你还欠着国家的增值税,需要以后缴纳。

对于待抵扣税额属于一个特例,它只有在第十三个月的时候转入进项税额,别的时候不参加向“未交增值税”的结转。

以上均是一般纳税人的会计处理,小规模纳税人的会计处理较为简单,在此不再过多赘叙。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s-Fgm4BMH2_cNUg8j3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