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推动发展推动进步
关注
推么推头条原创签约写手:熹鲲
1
日剧《风平浪静的闲暇》正在热播,豆瓣评分一路看涨,一举拿下9.2的高分,成为目前本季度的最佳日剧。剧情细腻生动,真实戳心。
女主大岛为融入同事圈子,分明对聚餐反感,却假笑着与同事一起吃午饭和甜点;
拍合照时,眼睛被拍成半睁半闭的死鱼眼,也装作若无其事地同意同事发朋友圈;
同事随意发的照片,让她患得患失、坐立不安,总是偷看看其他同事的留言……
这一幕幕不止是大岛的世界,也是你我他的现实生活写照:
职场中,害怕成为异类,担心被同事孤立;
生活里,害怕被闺蜜或哥们排挤,从此江湖不见。
剧情的转变,源于一场意外。
某天,大岛加班时,无意间看到同事手机里对她讽刺的信息,她气急败坏得直接晕倒,谁知,她不仅没得到男友的关心和照顾,还听见男友和同事们说:与女朋友相处,是因为那方面比较和谐。
没想到,靠死撑、苦心表演出来的场场“合群”,换来的却是同事的冷嘲热讽和男友的漠不关心。
备受打击的大岛,痛下决心,当即断舍离:辞掉工作,远离了讨厌的“合群”。
虽然刚开始的独处不太顺利,但即便是一个人静静地坐着,也能闻到弥漫在空气中自在、幸福的味道,大岛彻底陶醉其中。
强迫自己合群,真的太难受了,伪装?简直是内耗。
2
按照生物学观点,人是社会性动物。最开始,人类没有独立生存能力时,只能过群居生活,住同一个山洞互相依赖,集体打猎获取食物。
但随着社会发展,为生存而必须合群的被迫感逐渐消失,一定程度上,“合群”不再是必选项,而“独处”的呼声也越来越大。
“合群”和“独处”?哪一种方式更好?
为此,我曾在家庭微信群里发起过讨论。
做生意的舅舅强势发言:
肯定得合群,没有消费者,光靠我自个儿,那还不得饿死。
做我们这一行(餐馆)的,需要资源,还需要客户,一个人坐家中,搞不定的。
而我刚好站在舅舅观点的对立面。
我是一个从小就很喜欢独处的人,虽能合群,但更擅长独处:
读书时,当女同学们结伴去逛商场压马路,我坚持去图书馆阅读纸质书,沉浸在书中的感觉,更自在;
毕业求职时,同学们大多选择了编辑出版或者行政事业单位,我坚守理想做了一份白领工作;
工作后,除了参加集体活动,大多数的下班时间由我自己支配,很少参加群体聚会。
合群或独处,所代表的只是个人与外界的相处模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别。
单纯为了形式上的合群而搭上自己的前途,不值;不融入群体而孤僻地独处,也不可取。
我们并非绝对地只能选取其一作为自己的生存模式,二者像是遥控器的两个按钮,需要哪个时,就按下哪个。
所以,合群与独处一点儿都不冲突,选择权全凭我们自己。
同一种处境,心境不同,选择如何面对,便收获如何的结果。
3
不管合群,还是独处,都值得被尊重。
关键是找到让自己舒服的方式,否则,拧巴着过一辈子,太亏了。
韩寒曾说,袁泉是一个很低调的演员。她在片场经常一个人默默坐着,脑补走戏,俨然一副热闹中的独处,且“独”得自在大方。
可在话剧舞台上,袁泉全身心投入,整个人与舞台和观众融为一体,深处热闹,她又能淋漓尽致地投入热闹中。
像袁泉这样,既可合群,还擅独处的人还有很多。
独处,不一定是“强”的代名词;合群,也未必与“弱”有关。
我们一生中,所有的相处模式,都应该指向“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才是对人生最大的敬意。
心理学中有种现象,叫“羊群效应”,是说在一个集体中待久了,从众惯了,就会逐渐丧失自己的判断,沦为集体意志的奴隶。所以,为了合群而合群,只能一直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只有形成独立人格,用真实和自信建立起别人对我们的认可,才是每个人在合群时最心安踏实的前提条件,比如李健。
《我是歌手》大火后,有记者问李健:出道这么多年,重回大众视线,有什么感受?
他回答:
这个世界太浮躁,大家都很心急,急于看见成果,看见收获,却没有耐心把时间花在耕耘上,我能成功只是我甘于寂寞、敢于寂寞。
在此之前的28岁到36岁间,李健完全在大众视野外,默默守在小四合院里。那是他的沉默期。
当被马东问到“那段时间不焦虑吗”,他回答:“完全没有。每当我有灵感创作,这些烦恼就都忘了,这些东西能给我快乐。”
在洒脱纯粹的独处中,李健找到了他一直追逐的东西。
有人很在乎别人的眼光和感受,常常放弃自我去迎合他人,也有人为了自我而置群体利益于不顾。一味感性合群,容易随波逐流;活得过于自我,容易封闭自私。
理性地合群,潇洒地独处,是一种智慧,这样的人,内心安宁,人生也能越过越幸福。
4
有位知乎网友分享过自己一段人生感悟:
感觉自己被抛弃的那段时间,去涉猎相关专业或行业,积累自己的知识资本。
当你变成了平庸的人眼中那种闪闪发光的人,自然就会吸引同样发光的人,你们就会形成一个群,群里的人,彼此学历相当、能力相配,三观相合。
这也许就是独处还是合群的最好的诠释吧:
独处时,能耐得住寂寞,一个人能熬过最深的夜;群体中,与大家浑然一体,充分享受1+1>2的益处。
在这个忙碌的时代,每个人都在与人际焦虑作斗争,摸索着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如何相处。
这个过程漫长而又煎熬,稍不留神就会被所谓的“合群”乱了阵脚、因固执的“独处”而错失机遇。
但不管怎样,你要相信,主动权一直都在自己手中,哪怕需要花时间、花精力去探索、去追寻,但当有一天像大岛那样,陶醉自己所选的生活时,你就会发现,一切都是值得的!
END
推么推原创签约写手|熹鲲编辑|琪 鹅统稿|薛笨笨审稿|阿图如是说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