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程上班了,我买不到口罩怎么办?

2020-02-12     推么推文化传媒

来源:河南省教育厅(ID:henaneducation)

“49元两个口罩,买不买?”“买!”

“45天后发货。”“额……”

春运返程在即,有些人的口罩快用完了,但是发现线上线下还是“一罩难求”。有网友调侃:戴口罩出门买口罩,口罩没买到,还损失一个口罩。

春节假期结束,你返城了吗?回到工作岗位了吗?其实,无论你在哪里,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个关键绕不开的问题都是:买到口罩了吗?


口罩生产情况怎么样啊?哪里还能买到口罩?买到假冒伪劣口罩怎么办?口罩怎么使用更合理?口罩到底能不能重复使用?我们综合各方信息,精心梳理了一系列问题,希望能够帮到你。

口罩生产情况怎么样了?口罩复产增产都需要时间

口罩不好买,生产情况到底怎么样?

此前,工信部表示,我国口罩最大产能是每天2000多万只。通过近段时间的努力,产量达到一天800万只以上,复工复产面达到了40%。

据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各地口罩生产企业正在想尽办法。

浙江湖州德清——1月22日,医用口罩生产企业浙江欧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3倍工资紧急召回员工加班,并发布一则“不涨价声明”。该公司临时排产春节加班,2条医用口罩生产线每天两班倒运转,预计日均生产量可达5万片。“我们正按照正常月销售量的3倍储备原材料,全力保障市场供应。预计春节期间,企业能赶制50万个医用口罩供应市场。”该负责人说。

山东济宁——健达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大年初三所有员工都返岗了,5条“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生产线全部都开了,已经恢复了100%的产能,一天能生产12万个至13万个口罩。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也有扩产计划,当地政府正协助解决购买新机器以及采购原材料等问题。

虽然产能正快速恢复,但还需要不少时间。

此外,据专业人士介绍,一条先进的流水线生产一个口罩的时间都是按秒计算的,但口罩生产出来之后,并不能立马上市,而是要经过灭菌处理后,放置至少14天方可进入销售环节。

此外,还有多种非生产性因素制约口罩的供给,比如铁路调整部分线路、物流配送等问题,以及地方政府纷纷进行大量采购,向外调度的量在减少等。

为此,工信部建立了国家防控物资临时储备制度,对重点生产企业的物资直接调配,努力做到全国一盘棋。

随着近期口罩产能的逐步恢复,这种紧张局面估计会渐渐缓解。

怎样让更多人买到口罩?关注各地进口措施

虽然国内口罩产能暂时不能完善恢复,但各地正通过进口或者其他举措,努力让更多人买到口罩。

  • 北京

据报道,1月30日,物美用专项基金采购的首批进口300万只KF94口罩已经到店,多点APP同步发售。每日限量供应,确保更多消费者能够买到防疫口罩。

1月29日,每日优鲜透露,自初四起,平台每天可保障至少500万份果蔬肉蛋的供应,并不断增加供应量。未来3天,还将增加供应50万只口罩。

  • 上海

1月29日,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市积极加大境外采购力度。上海市商务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了进口口罩等相关防护物资的保障机制,企业正积极利用海外市场的渠道,加快全球采购加大进口力度,每天都有口罩等防护物资从国外进口到上海,将及时组织市场供应。

  • 青岛

1月29日下午,青岛从韩国预订的167万只KF94防疫口罩顺利进口抵青,将用于疫情防护工作。据悉,这批口罩由韩国最大的专业口罩生产商PNTD生产制作,是疫情发生以来我市收到的首批口罩,也是山东首次包机、最大批量进口疫情防控物资。

  • 新疆

1与29日,野马集团有限公司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进口的71.65万只口罩和300件防护服,已抵达乌鲁木齐。其总共采购有150万只口罩,将分三批次运到乌鲁木齐。新疆特变电股份有限公司也从将从周边国家进口50万只口罩。

  • 南京

1月28日,第一批国外货源的13万只口罩已抵达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目前已经确认的国际市场采购的货源超过100万只。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月24日至30日,我国共进口口罩5622.8万个。

买口罩不用去药店排队,广州、厦门、南昌等地开启线上预约

广州市开启小程序“穗康”为居民提供口罩线上预约等服务 微信小程序“穗康” 截图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下,口罩供应成了难题,广州、厦门、南昌以线上预约、摇号抽签等形式售卖口罩,部分地区还提供免费送上门服务。

据广州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微信公号“中国广州发布”1月31日消息,广州市于31日晚8点通过“穗康”小程序开放口罩预约,该系统将为广药旗下79家门店提供预约服务,每人每天限购5个;厦门也于1月31日对厦门户籍人口或在厦缴纳社保人员开启登记系统,对符合条件的对象进行摇号抽签;南昌市则暂停口罩的实体店销售,协调首批50000个口罩投放市场,采取“线上预约,送货上门"的销售方式。

厦门、南昌等地也开启口罩线上预约渠道。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1月31日下午,厦门口罩预约系统正式上线开放,登记对象为厦门户籍人口或在厦缴纳社保人员。根据厦门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办公室的公告规定,厦门市民或缴纳社保人员只要通过“i厦门”APP到该系统实名预约成功,便能凭借预约号凭身份证原件在预约时段到指定的夏商线下门店购买。

报道称,从2月2日起如有口罩货源保障,每日9:00将在厦门鹭江公证处监督下对符合条件的对象进行摇号抽签,次日8:00—22:00为中签人购买时间。

据南昌日报2月1日消息,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针对市场上口罩短缺的情况,南昌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协调供应口罩首批50000个投放南昌市场,随后还将持续向市场投放,同时,己宣布暂停实体店销售,决定采取“线上预约,送货上门"的销售方式。

消息称,所有投放口罩实行统一限价销售,每人凭身份证限购5个。每日从8:00-17:00,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方式实名登记购买信息,按照预约顺序,货到先得。

网上还能买到口罩吗?难度依然不小,可以看看跨境电商

想在商超、药店“抢口罩”,短时间看难度不小,电商销售渠道是不是可行呢?

在天猫、京东等多家主流口罩品牌旗舰店,一次性外科口罩、N95口罩基本处于售罄状态。

当然,一些电商还是能够订购到口罩的,但是送货时间相对要晚。

口罩都去哪了?京东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全国发往湖北省的订单量同比去年同期增长约7成,其中包括口罩在内“呼吸防护”类订单同比增长540倍,“个人卫生”用品增长376倍。

其中,北京下单发往湖北1700多万个口罩,呼吸防护面具、滤棉等24万多套,血氧仪3万多台,护目镜约1万副。

除了京东,阿里也将医疗防护资源更多像向武汉倾斜。

1月30日,阿里全球采购的首批N95口罩等医疗物资,由旗下物流承运,从印度尼西亚运抵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未来3天内,预计将有超过650万件医疗物资,通过阿里全球直采送达武汉。

保证一线工作人员的防护需求,这是必须的。于是,很多消费者将目光转向了跨境电商。

目前,可供中国居民购买口罩的跨境电商平台大体分为两种,国际B2C跨境电商平台和进口跨境电商平台,前者包括亚马逊(美国)、eBay、Wish、速卖通等,后者则有天猫国际、京东国际、苏宁海外购、考拉、洋码头等。

不过,一些跨境电商也存在价格偏高、配送货期长的问题,甚至有的国际电商平台也出现了炒作口罩,哄抬价格的现象。

面对全国各地N95口罩稀缺的情形,福建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带来自制防护面罩的妙招,将其罩在普通口罩外面,可以防飞沫、液体,达到N95口罩和外科口罩的效果


如果有坐地起价或卖伪劣口罩的,怎么办?该举报的举报,该处罚的处罚

口罩短期内紧缺,如果有人趁火打劫,坐地起价哄抬价格,或者以次充好,怎么办?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1月23日,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管局接到举报,称北京济民康泰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丰台区第五十五分店销售的N95型口罩远超市场价格。经查属实,拟作出罚款300万元的行政处罚。

1月26日,天津市旭润惠民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柳盛道分公司因销售口罩价格过高,也被处以300万元的行政处罚。

除了药店,电商的自监管也在进行。

1月27日,淘宝官方微博宣布,针对网友曝光有淘宝店铺口罩出现不实宣传、价格不稳等问题,淘宝官方已对相关店铺全部逐一核查,部分店铺涉及到的不实宣传、价格不稳问题,相关商品已全部下架。

相比价格,质量问题更重要。

近期,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已经分别在义乌、景德镇、漯河等多地查处了多个假冒伪劣口罩的生产和销售窝点。值得注意的是,已经有疑似假冒的 3M 口罩已经流入了市场。

问题来了,应该如何辨别真假口罩?

对于散装的3M口罩来说——

将口罩对着光源观察,罩面透光深浅不均匀的则为假货。正确地佩戴后,正品口罩在呼吸时会有明显的内陷。假货“3M”字体会有明显的间距。在口罩上的字体,真货为激光打印,有斜纹,假货为油墨印刷,有圆点。假货无串码或串码一样,真货每一个口罩都有自己独立的串码,串码 #E 后5位为生产日期。正品锁边几乎完全透明,假货则为半透明。

现在网上也有部分假医用口罩被曝光,还可以通过查看包装上的执行标标准,再通过药监局官网查看生产商是否具备生产资格。

还是那句话,在防控疫情的关键时期,对于坐地起价,制假售假的现象,不用犹豫,一律举报。

是不是非N95不可?专家呼吁,把N95留给医护人员!

近两日,随着大家防护意识的增强,在多个城市的药店里都会有人询问是否有N95口罩。出门戴口罩非常必要,但我们是不是一定需要N95?

1.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提醒,实际上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防护,不一定非要戴N95口罩,一般的医用型防护口罩,是能阻挡大部分带有病毒的飞沫进入呼吸道的,在公共场合也就够用了。N95口罩是在近距离面对患者时所使用的,比如医护人员每天在为患者诊断治疗,得戴着这个,几个小时换一下。

2.多位专家呼吁:把N95留给医护人员!

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普通市民戴医用外科口罩就足够了,N95口罩应该留给医护人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技术组副组长冯录召则表示,普通公众在一般公共场所使用一次性的医用口罩即可,呼吁为更多医务人员省下N95。

冯录召:“医用口罩分三种,一种是一次性使用的医用口罩,第二种是医用外科口罩,第三种是防护型口罩,也就是N95。普通公众如果不去医疗机构或者能接触到大量患者的场所,如果公众正常地乘坐交通工具、到公共场所,用一次性的医用口罩是可以的,是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我们不必要去佩戴N95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型口罩,虽然它的防护效果更好,但是现在资源比较紧缺。不过,公众如果去医疗机构就诊,或者出现症状要戴医用外科口罩。一些公共机构,比如公共交通的司乘人员、公共场所的服务人员,在岗期间可以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对于N95口罩,北京疾控中心副主任贺雄说,一般民众不太建议推广使用。“因为它的通气效果不如医用口罩,从价格讲也没有必要造成新的浪费”。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建议,普通人口罩不必一次一换。如果到公共场所,乘坐交通工具,建议戴口罩。如果独处,没有特别密集的人员接触也可以不戴口罩。医务人员对口罩使用时间有严格规定,但公众戴口罩,不必随时换,可根据清洁程度使用更长时间。

春日将至,

人人都在盼望着能买到充足的口罩。

但我们更盼望着,

不再需要口罩的那一天,

那才是真正的春天。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希望大家能顺利预约!

也希望大家理性购买,

把口罩留给真正有需要的人!

共同努力,战胜疫情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V71KOnAB3uTiws8KX1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