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孩子的天赋、智商,除了学习成绩能够作为参考辅助之外,平时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能得以体现,同样的,要想发掘孩子的天赋资质,除了要着重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之外,综合能力的训练也同样重要。在北大教授看来,无论一个孩子的智商有多高,如果在平时在这3点上多加放纵,那么很容易浪费天赋,想要长大成才的几率也只会大大降低。
1、不珍惜所得成果
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可以轻易的获得自己想要的奖励、物品,而所需要付出的,可能仅仅是两三句话,或者是对父母的一个撒娇。对于这样来之轻易的果实,孩子大多不会珍惜,久而久之,只要有想要的就会要求父母给予,而不是想着自己去付出努力获得。
等到踏入社会之后,父母的羽翼无法护及左右,此时如果还是没有付出才有收获的意识,那么要想成才只会难上加难。珍惜所得成果,同样珍惜所付出的劳动,才能真正的看清当下所走的每一句,也才能更好的规划未来,而不是随波逐流。
2、不能容忍他人意见
在孩子年纪不大的时候,尤其有些天赋在身,往往会对自我产生过高的评价,而且对待周围人的想法意见,也大多处于俯视的态度,这样的为人处世的做法,不仅对于人际关系的交往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样的还会阻碍自身的发展,导致孩子故步自封,无法进步。学会尊重他人意见,从中筛选适合自己的部分,不仅能够达到反思自我的作用,还能启发多角度思考的思路,避免自己过于固步自封,不仅原地踏步,还会导致不进反退的影响。
3、没有自我主见想法
“小时靠父母,长大靠朋友”有这样想法的孩子不在少数,而如果一直缺乏自我主见,只能随波逐流,那么想要将来在领域中有所成,想必不会容易。对于天赋卓越的少年人来说,最宝贵的不是超强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而在于新奇的思考以及对自我清醒的评价,所以有着坚定的自我主见,对于孩子来说十分重要。只有有想法,才会有行动,而只有行动之后,才能再翻身思考,这样的行动是否符合自己的想法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不停进步。
在清华教授看来,少年时期展露出的天赋,既宝贵又脆弱,如果放任以上这3点,那么孩子不仅无法继续进步,还容易泯灭自己的天赋,想要能够成才有出息,只会更加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