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事业有成,十年前就有了百余万存款,却选择回农村当村主任;他把一个遍地垃圾、脏乱不堪的村子打造成一个道路洁净、小桥流水人家的世外桃源。
在这个过程中,他自掏腰包百余万,贱卖了一套自家装修好的新房,媳妇想不通差点跟他离婚。他叫杨昌兴,是浙江遂昌县举淤口村村主任。
浙江遂昌县举淤口村
他带着百万存款回乡建设家园
举淤口村距县城107公里,所在的西畈乡是该县最偏远的乡镇。村里美景如画:黄泥墙、灰屋瓦,村中道路洁净得令人吃惊;更有屋檐上挂着的红灯笼随风摇曳,与周边的青山翠竹浑然一体。村内跨溪而建的石桥下,水流清澈见底,透过折射的阳光,河床上大小不一的鹅卵石发出美丽的光泽。
很难想象,就在十年前,眼前这座美丽宁静的村庄曾经是一个四处垃圾堆放,脏乱不堪入目的村子。这一切的改变,始于一位外出经商多年的村民杨昌兴回归故里。
杨昌兴是土生土长的举淤口村人。1979年,杨昌兴高中毕业,本有机会继续考中专,但他却决定回乡务农,帮助身体欠佳的父母亲。为了经营好家庭,杨昌兴决定买台拖拉机跑运输。1992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杨昌兴开始转行做木材生意,经过5年的打拼,杨昌兴攒下了数十万的存款。2000年经朋友介绍,杨昌兴来到江西抚州进入电视广告行业,凭借着独特的经营理念和敏锐的市场眼光,事业蒸蒸日上。
如今洁净的村庄
尽管在外面生意做得不错,但杨昌兴逢年过节常回老家。当看着原来的良田一天天开始荒芜,村子环境日益脏乱不堪,争来吵去的邻里关系,杨昌兴的心被深深地刺痛着。2007年,杨昌兴回乡做竞选村委会主任的准备工作。杨昌兴找到村里有威望的长辈们说明了自己的回乡意图:“给我三年时间,我把举淤口发展起来,做好了,三年后你们就继续选我,做不好,我主动退出。”
在2008年的村民选举中杨昌兴以94.6%的选票率成功当选为举淤口的村主任。感受到全村村民的信任与期望,杨昌兴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当时发展势头正旺的生意,带着132万元存款回乡全心全意建设家园。
登门拜访30余次,终于感动村民搬迁牛棚
上任后的杨昌兴先花3个月的时间走遍了村庄的边边角角,他决定从村庄环境治理开始重塑和谐乡风。由于多年来的生活习惯,一些村民积习难返,不愿配合村庄整治工作的开展。每每遇到不配合的农户,村干部们都会不厌其烦地多次登门做工作。
有一户村民的牛棚按村里的整治规划需要迁址,村里承诺会给相应的补偿并且帮其修建新牛棚,但这家人还是不愿意。杨昌兴花了近 3 个月的时间,登门拜访达三十余次,最后终于感动了户主并同意搬迁。
此外,杨昌兴带头呼吁村“两委”班子成员捡垃圾、树榜样,无论是排水沟里的一个烟头,还是溪流中的几片废弃塑料,杨昌兴看到了都会捡起来。渐渐地,在杨昌兴和其他村“两委”干部的带动影响下,村民们也主动地加入到村庄整治工作中。如今在举淤口村,不乱扔垃圾已深入村民们的意识之中,随手捡垃圾也成为村民们的日常习惯。
村中景致
贱卖一套装修好的房子,妻子差点和他离婚
除了重新规划牛棚猪圈、整治茅厕、洁净村庄卫生,杨昌兴还带领村“两委”干部重新设计了垃圾桶,并重新规划了安放点。杨昌兴坚持一切从简和环保生态的原则,回收村民家不用的老式马桶改造成垃圾桶,既实现了废物利用,又保持了村庄古朴的风貌。
前前后后,整个村庄环境整治花费了51万元,但当时政府下拨的项目资金仅有8万,欠缺的43万元村里没有钱支付。无奈之下,杨昌兴决定卖掉自己在衢州一套刚装修好的新房子。因为急需付款,市场价至少80万元的房子杨昌兴只能以40.8万元转手卖给他人,为此妻子曾想不通,差点要和杨昌兴离婚。
配图,与本文无关
他家成了“旅馆”,免费让施工师傅吃住6年
在加强村内环境整治的同时,村“两委”还着手开展了村庄外围建设规划,并从村外聘请了一名挖掘机师傅开展土方挖掘基础工程。
当时村里既没有宾馆,也没有农家乐,村里不知如何安排这位师傅的吃住,最后杨昌兴提出“就让师傅住我家吧”。这一住就是6年,师傅每天开工很早,杨昌兴就动员妻子每天准时早起为这位师傅做早饭,为师傅洗衣的工作也由妻子包了。
整个村子环境建设期间,断断续续不停地有施工人员入住村子,杨昌兴家就成了旅馆,而且不收房租和饭钱。就这样,村庄治理建设搞了6年,6年里杨昌兴没有向村里要一分补偿,也没有过一句怨言。
在整个举淤口的村庄整治过程中,杨昌兴个人投入资金达118万元。有些朋友见杨昌兴这样倾家荡产地建设举淤口还经常遭受村民的误解,便屡次劝他放手,但杨昌兴总是回答:“既然我当了这个村主任,就宁可自己倾家荡产,也不能让老百姓吃亏。”
版画大师杨可扬的墓园坐落于举淤口村口的山上
全村土蜂蜜收入达到100万元
村里生态好了,杨昌兴又想必须依托生态发展产业,为村民增加收入。他倡导村民尽量挖掘和利用山上的土特产,制作野生杨梅酒、野生猕猴桃酒、野蜂蜜、野茶等健康绿色的农副产品销售给外来游客,增加收入。
配图,与本文无关
现在举淤口村平均每人拥有两个土蜂蜜桶,仅此一项,人均增收2000多元,全村土蜂蜜收入达到100万元。与此同时,村子的生态环境也更加美丽,从春天到秋天,整个村子都处于百花盛开中,空气中弥漫着花的芬芳和蜂蜜的香甜味儿,真正成了甜蜜的乡村。
文/摘编自“乡村振兴探索丛书”之《有根乡村》
“乡村振兴探索丛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编辑/贾立芳
版权归河北河青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