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韩国国父流亡在长沙,组成了临时政府

2019-07-31   心好懒人

从潮宗街往南走的一条巷子里“藏”着一处老公馆建筑——被称为“金九活动旧址”的楠木厅6号,见证了一段难忘的历史。

金九,又名金昌洙,韩国独立运动领袖,被誉为“韩国国父”。1926年至1927年、1940年至1948年两度担任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主席。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金九等“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要员及家属百余人转移到当时尚属大后方的长沙,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将他们安排在西园北里和楠木厅6号。

1938年5月6日深夜,他们在楠木厅6号召开会议,一韩国青年突入会场枪击金九。金九遇刺后随即被送入湘雅医院救治,转危为安。事发六天后,凶手李云焕被捕,但幕后指使者是何人,至今仍是一桩历史悬案。

金九先生出院后,张治中安排其到岳麓山张辉瓒墓庐静养疗伤。现在,张辉瓒墓庐石阶旁立有“金九先生疗养处”的碑记。

1938年,战火逼进长沙,金九先生等随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辗转迁往重庆。抗战胜利后,金九回到祖国,因主张南北协商成立统一政府,被陆军少尉安斗熙刺杀身亡。

作为见证了这段特殊历史的“楠木厅6号”,是一处民国风格的二层复合式公馆建筑,原为一夏姓大户私宅,建于20世纪30年代,木构楼梯与地板,青砖白粉外墙。现在,这里被辟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长沙活动旧址”、“金九活动旧址”,对外开放。巷口两侧的墙面上悬挂了很多介绍这一段历史的图片、文字,成为一条“中韩友好街巷”。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自1919年在上海租界成立,就一直活动于中国,金九本人就在中国各地辗转生活了27年。记得我在上海曾见过位于卢湾区马当路的大韩流亡政府旧址。

再往南,有升级街、三贵街,都是旧时的老街。东边与万达广场毗邻,新与旧在这里形成了奇妙的对比。

谭嗣同、唐才常、梁启超创办的时务学堂旧址就在三贵街,这条街上有一个名为“天倪庐”便是时务学堂旧址的一部分,但门关着,没有看到里面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