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盘点过3月中旬开播的国剧。
大家对《三千鸦杀》的热情从点赞就可见一斑。
可以说这部剧从立项到官宣定档,一路被看好,然而看过几集后,却感觉到了巨大的落差——
《三千鸦杀》
《三千鸦杀》改编自十四郎的同名作品。
这本经典仙侠小说,应该是大部分少女初中时代的回忆。
故事讲述大燕亡国公主覃川与上仙傅九云斗智斗勇后相知相爱的故事。
一个专注搞事业满心仇恨的女主与恋爱脑的男主,放在现在看,人设依然很带感。
这封面,一瞬间想起逝去的青春
按理说原著的受众基础在,选角又是郑业成、赵露思,这两位大家好感度比较高的新人演员。
只要不魔改,用心去拍,服化道达到普通网剧水准,即使笨一点,原原本本将小说搬上来不作任何戏剧化改编。
都不会翻车。
可这部,它偏偏不。
01
目前受到最大争议的就是AI换脸。
起因是播出后许多人发觉剧中配角“青青”的脸有些古怪,不像真人实拍。
不仅面部边缘出现虚化,与其他演员色差严重,动起来五官与脸的违和感更加明显。
这种视觉冲击已经超出了丑的范畴,进阶到惊悚层面。
不难看出,这是AI换脸的操作——
将一位演员的脸,换到另一位演员身上。
B站就曾有UP主将贾玲的脸换至《梦回大清》中李兰迪身上。
那么问题来了,这部剧为什么会玩起AI换脸?
这位演员又是谁?
通过翻找演员表,我发现原本饰演青青一角的演员叫做刘露。
也许有人记得,去年的一条法制新闻“演员刘露大闹火车站”。
19年9月17日,因不满意火车站工作人员让其将喷雾取出,刘露在火车站大喊大闹,辱骂民警与车站工作人员,并反复叫嚣“你完了”“我是公众人物”,导致候车室出现拥堵,严重影响公共场所秩序。
她被审讯时依然态度蛮横,指使民警送袜子,并说出一句“名言”:我5000块的鞋子真的是承担不起我这只脚。
随后,刘露被拘留五天,成为典型的问题艺人,芒果TV火速与其解约。
想来,这是导致青青一角需要AI换脸的原因。
《三千鸦杀》杀青照,最左为刘露
其实在影视行业,拒绝劣迹艺人出镜是正常操作,方法也有很多。
最基本、也是最烧钱的就是换角补拍,如《法政先锋4》制作时,黄心颖被爆出轨许志安,导致临时换角汤洛雯重新补拍。
法4让人好失望...
法证系列毕竟是TVB的“拳头产品”,抠搜如翡翠台也肯烧钱重拍,况且现代剧本身对布景要求不高。
如果古装剧在杀青后出现同样情况,很难再租场地布景,有追求的剧组会考虑另一种方法,绿幕抠图补拍。
如2015年《大秦帝国》杀青后,饰演白起的王学兵因吸DU被捕,剧组几经周折协调邢佳栋进行补拍,他一个人对着绿幕演了几个月。
用在调整白起这286分钟戏份的特效花费的时间,比之前拍摄总时间都要久一些,前前后后共14个月,请了四家特效公司。
这种方法烧钱不说,也非常考验补拍演员的演技,毕竟绿幕演不好,很容易就《孤芳不自赏》了。
假使说,一部戏出现了换角需求,又做不到前两种,那就会考虑AI换脸技术。
基于现在AI算力的提升,也可以做到人景和谐,就像很多人不知道,《长安十二时辰》中,崔六郎的角色是演员黄海波被封杀后的AI换脸。
通过前面的例子不难发现,换掉刘露的方法很多,观众也并不介意在此情况下换脸。
可片方换脸的如此拙劣,只能说毫无诚意。
这背后更为可怕的是,从制作到审核发行中间如此多环节,没有人对此提出异议。
大家默认这样的换脸可以堂而皇之的上映,强奸观众的眼睛。
官博甚至开始用此玩梗,并丝毫不觉得羞愧。
02
可以说在一众烂剧中,《三千鸦杀》仅凭鬼斧神工的换脸就能勇夺一席。
况且。
它还不止这一处硬伤。
魔改剧情也是导致口碑扑街的原因之一。
书中一开场便是帝姬换脸成为覃川,上了香取山,遇到神秘莫测的傅九云,随后穿插记忆杀,一步步揭开换脸的真相与帝姬背负的国仇家恨。
剧中由插叙变为平铺直叙,前两集将帝姬的故事完完整整的呈现出来。
着重交代了帝姬因为灭国之仇,换脸成为侍女阿满的样子,化名覃川前往香取山盗灵灯。
灭国,换脸,上香取山,再遇傅九云,原作的叙事顺序被彻底打乱。
这会导致什么问题呢?
最直观的,就是观众对于女主的争议。
剧中帝姬由蒋依依饰演,侍女阿满与换脸后的帝姬由赵露思饰演,前两集蒋依依的角色戏份吃重,赵露思只是偶尔出现。
对于不了解原作的观众而言,蒋依依无疑是女主。
可无论是剧集简介,亦或是宣传预告,赵露思都是女主位。
于是弹幕频繁地刷“到底谁是女主?”,甚至开始对比两位演员,产生一些不大好的言论。
对于感情洁癖党来说,这样的设定更是让人无所适从。
前两集强化了帝姬的存在后,男主与帝姬的一些互动也随之增多。
无论是一时兴起夜探香闺。
还是男主执拗的一句“倘若,我一定要呢”。
对应的都是蒋依依饰演的帝姬。
换脸之后赵露思饰演的覃川上线。
初见时男主就心知肚明她是谁,故而一脸兴味的去“逗猫”。
各种撩妹技法上线。
问题就出在此。
剧中的逻辑男主爱着帝姬的灵魂,又主动救了帝姬,之后才在香取山相遇。
哪怕是帝姬改名覃川,又长着阿满的脸,他也一眼看到对方灵魂。
可是。
对于观众而言先,先看到男主与帝姬的互动,又见识男主与覃川的暧昧,不免有种“替身情人”的错觉。
甚至不敢去磕男女主的糖,总害怕有一天女主又变回帝姬的样貌。
如果仍旧按原作中的插叙手法,“前世”的因缘换来“这一世”的守护,就不会出现上述的不适感。
这就是首因效应,任谁花一个小时看完主角的人生且接受了设定,突然间换女主必定难以接受。
03
通过对预告以及这部在宣传上的一些侧重,我大概能猜到,如此调整的原因——
为了讨好“无脑甜”市场。
扒新剧预告时,很多小伙伴就在后台提问:明明记得《三千鸦杀》是本虐文,怎么看预告好甜啊?
先肯定一下大家没有记错,《三千鸦杀》的书名,作者十四郎曾经提及,取自日本幕末时期的攘夷志士高杉晋作创作的日本古诗:“三千世界鸦杀尽,与君共寝至天明”。
何意呢?
与你一起长眠不醒。
这本书的基调就一个字,虐。
女主一心复仇到最后都没有放弃,肯以命为代价点燃魂灯,男主作为灯芯,明知道魂灯燃起他就会死,也甘愿身陨来守护女主。
剧中的确拍摄了这部分,毕竟是主线内容。
可大篇幅仍以男女主的高甜互动为主,甚至不惜让女主降智,看剧时大家也在感慨,甜是真的蛮甜的。
但这种甜是套路的,换个皮可以是任何甜剧。
坦白说“无脑甜”并没有错,假使剧本设定如此,当然是越甜越好,恨不得每一帧都让人姨母笑。
可《三千鸦杀》不是这样的作品,为了甜而抛弃其他内容,就略显刻意,编剧没有读懂这本小说,亦或是认为复杂的剧情与虐点观众难以接受。
于是将剧情拆分,不再穿插国仇家恨,甜就一门心思的甜下去,虐也是为高甜做铺垫,将原本双强联手,步步为营的剧情修改的面目全非。
就如同制作方认为观众会接受辣眼的换脸一样,编剧大概也觉得我们只需要甜就够了吧。
有部分粉丝为《三千鸦杀》发声说,为一部不知道会不会爆的剧投入这么多不值得。
他们似乎搞反了因果。
付出成本与精力后,会不会爆谁都不知道。
而吝于投入诚意,糊弄一时的剧是注定不会爆的。
【头条号签约作者】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mUE3EBfwtFQPkdoiI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