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最迷惑魔改,这次我真的看不过去了

2020-03-22     K社编辑部


上周《歌手》大魔王华晨宇的一首《神树》又成功shock到了我。

听完一首歌仿佛看完了一部灾难片,一度让我忘了这是一个竞技舞台。


好多人说他的音乐都差不多,我觉得他们说的没错——

每次都是差不多的牛b。

但听着听着就让我发现了点不对劲,这唱的怎么跟字幕对不上啊?



明明华晨宇唱的是太多生命无一幸免 都失控,但字幕打出来的却是太多生命无疑心愿 多时空


嗯?无疑心愿是什么鬼?


回过神来重新研究了一下,发现改的还不止一处。

大人放逐 孩童被困 大人 放赎 孩童被问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拆碎这座万籁的牢房 拆碎这座万籁的老房


拆老房?这是拆迁户之歌吗。


来来来,让我们先来捋一捋这首歌的意思。


歌名《神树》是根据《圣经》记载中,诺亚方舟用歌斐木(又名神树)而来。


歌曲中充满了浓浓的末世荒凉感,是在告诫人们要好好爱护环境,向死而生希望不灭


这样一首格局高的佳作,到底是为什么会被魔改?

于是我去看了看,原来,这还不是个别情况。


因为“受害者”良多,而且魔改的方向千奇百怪,所以这里就粗粗的分成了几大流派,大家一起来品一品。



看完之后再真诚地回答我这个问题,这样的魔改,


你吃的消吗?

部分图源来源网络

No.1

浑水摸鱼派


魔改的第一重境界,就是简单粗暴的用谐音字


虽然没啥技术含量,但好歹歌手还可以偷偷地唱原版歌词,观众听着也不会太糟心。


17年的《歌手》舞台上,林忆莲唱了一首《柿子》,把歌词中的“乌鸦”改成了“呜呀”



乌鸦:我觉得你们有在内涵我,而且我掌握了证据。



同样的还有蒋敦豪的《天空之城》。


原版歌词“爱情不过是生活的屁,折磨着我也折磨着你”改成了“爱情不过是生活的皮,折磨着我也折磨着你”



屁没了,小人物忽明忽暗的孤独也没有了。


不知道还以为这是《画皮》中小唯的同人曲。



当然这样小学生做题的思路也总有马失前蹄的时候。


今年徐佳莹唱《我还年轻 我还年轻》时。


就把歌词中的“给我一瓶酒 再给我一支烟”变成了“给我一瓶酒 再给我一只眼”


请问这是二郎神改的歌词吗?不是我说,给我一只眼这听着不渗人吗?


你们要说这歌词歌手唱的时候知道吗,答案是——


知道。



但凑活唱呗,还能怎么办呢,下面出场的这几位可比他们惨多了。


No.2

欲盖弥彰派


本来这些歌词好好的,我也没往那些方面想。但改了之后……


我懂了,大家都是有丝分裂出来的。


今年《我们的乐队》,胡梦周带来一首《溯 Reverse》,歌词就被改了。



“躲进你的身体” “躲进你的心里”

“进入温暖的你”“记录温暖的你”



你说她改的吧,其实也还行。问题是,我寻思着原版歌词也没怎么吧。


直男内心os:你要是硬要这么想,我也没办法。



还有那首黑撒乐队在《乐队的夏天》唱的的《校花和流川枫》。


年度最迷惑魔改,这次我真的看不过去了


原版歌词是“他是她的流川枫,她是他的苍井空”

后来改成了“他是她的流川枫,她是他的一场梦”



人名只是个象征意义,但是苍井空就不配拥有姓名?



这时候是时候祭出这张图了。



建议之后中小学生必备《唐诗三百首》中,


也一并删除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哦~


No.3

一剪梅


魔改的最高层次,就是直接给你涂改成另一篇800字作文。


拿最近的说,在《天赐的声音》中张韶涵与李汶翰共同演绎的《尼古拉斯》。



这首歌是才女陈珊妮专门为谢霆锋所作的,谢霆锋的英文名就叫尼古拉斯.谢。



可以说这是一首比较私人的歌曲,但节目组拿出来改编了不说,还把歌词改的面目全非。



女孩、高潮、香烟、缠绵通通成了敏感词汇,改完后的歌词请节目组出来自己读一读,这语义还通顺吗?



陈粒的那首代表作《易燃易爆炸》同样也是重灾区。


总之这首歌搬上电视就没有一次是完完整整的。


像萨顶顶与黄龄合作的那版。


轻佻又下贱️轻描又淡写

赤裸不靡颓️坦荡不靡颓

杀人不眨眼️冷血不眨眼

眼波销魂️眼波失魂

艳情透渗️热情透渗


词改了,而且还是这样粗制滥造的词,整首歌的灵魂少了一大半。


你说,还有内味吗?


不仅仅是音乐作品成了红灯区,影视剧同样也是榜上有名


前段时间大爆的台剧《想见你》,内地版包括但不仅限于删除了月经、亲吻、自慰、虐猫等情节。


别的我就不说了,我就问女孩子的大姨妈到底有什么不能播的了?


原版


内地版


人家只是很含蓄的提了一嘴,连这个也不行吗?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们看到一个好剧本好题材的第一反应是这个作品有多少东西允许拍,拍完后能不能播?



即使是成功播出的剧,平台上看完一遍之后,还得去网上找各种未删减资源才能知道自己到底错过了什么。


综艺里禁耳钉,禁染发,禁“死”。



就连想好好的听首歌都充斥着各种现代汉语行为艺术,甚至严重到不看原版歌词就不能理解歌曲的意义的地步。


电视文学音乐都噤若寒蝉,文化还能有多样性吗?


最后,我也只能说一句,无语“死”了。

【头条号签约作者】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5IoBXEBiuFnsJQV-Gu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