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一个追都追不上的娃,举举手。
广场上,小区里总是看到这样一个场景,娃在前面跑,爸妈在后面追。
嘴里还得不听的吆喝着:“跑慢点,看着车!”
而且,你越追,他越跑得快。
尤其是老人带娃的,再老当益壮也不如猴孩子步履如飞啊。
最提心吊胆的就是每次带娃出门了,生怕一个不留神,没拉住孩子,或是被什么事情转移注意力,孩子就走丢了。
当然,这个“点子”也被很多人注意了。
所以,儿童安全牵引绳应运而生,话说是可伸缩能防走丢、解放双手的遛娃神器。
总能在街上或者旅游景点看到有爸妈或者老人用。
沙溢和胡可带孩子上综艺时,就带过安全绳。
综艺节目《放开我北鼻》上,明星嘉宾也在用儿童安全绳牵着参加节目的小孩。
虽然把孩子和人栓在一起确实可以防走失、防被拐,但是在使用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前段就看过一个关于安全绳的新闻,看到很多人都在用,所以C妈也赶紧来给大家提个醒。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广西南宁的谭女士带女儿和儿子乘电梯,一岁半的儿子骑着儿童车被留在了电梯里。
所幸,被邻居看到后带出了电梯,结果孩子刚出电梯,电梯门关闭,儿童车的牵引绳还在门里夹着。电梯门上升后,牵引绳瞬间将儿童车提了上去,小孩从车上摔下来。
幸亏孩子生命并无大碍,只是脸上被摔的青一块紫一块的。
细思极恐!
遛弯神器变成坑娃神器谁之过?
01
为什么很多人选择安全绳:
我们先来看一下安全绳的设计原理。
它其实就是一根绳子,两端各有一个锁扣,一端系在孩子身上,一端系在爸妈身上,可伸缩至1.5米-2.5米,让孩子在家长掌控的范围内自由活动。
儿童牵引绳有很多种款式。
其中手环是销量最高的一款。
为了防止不会轻易被孩子解开,市面上一些安全绳还会在孩子端设计一个锁扣,这个锁扣在孩子手环的魔术贴外。
锁住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感应锁、钥匙锁款等等,反正就凭涉世未深的小孩子那点本事是不能解开的,当然想顺手牵走小孩子的人也不能解开。
而且有的牵引绳还有专门的紧急求生口号,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宝贝吹响口哨,迅速引起周围人注意。
设计中也考虑到了关于如果有人贩子拿剪刀剪绳子的点,所以安全绳一般内心都是304不锈钢钢丝,外圈是PU材质包裹。
而且,越贵的安全绳,越坚实牢靠。
这种绳子几乎是不可能用手扯断的,中间的304钢丝用普通的剪刀剪都剪不断。
只有消防队使用专业的装备才能将它弄断。
带娃出门真的是最心累的一项任务,眼睛得时刻定在小娃的身上。而儿童牵引绳带给家长的就是一份心理上的放心,
儿童牵引绳无论是在舒适度上还是在安全保障上,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所以很多人的评价都是:
既不会限制孩子自由,又能确保一定程度的安全,这么说来儿童牵引绳的走红也不无道理。
绳子锁好,娃就会在自己的方圆几米内,甚至还能一拖二,一拖三(怎么有种遛狗的感觉,)
02
但是,神器虽好,也得用好,这几个地方一定要注意:
各位看护者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安全绳绑在自己身上,宝宝不会走失就万事大吉了。
当意外的危险来临时,牢固的安全绳很难在第一时间解开,最大的优势反而会成为最大的隐患。
在一个实验中,结果得出快速解开安全绳的时间至少需要7秒。
所以,神器虽好也得用的好,如果给孩子用安全绳,那么下面总结的这几种事故多发情况,一定要格外注意。
地铁站
地铁站是儿童安全绳发生事故的场所,央视新闻也提到地铁屏蔽门检测厚度是5毫米,不容易识别,极易造成危险。
其中地铁危险地带最多的区域是地铁闸机口和站台乘车站。
之前就有新闻称,深圳的一对年轻父母带着两个孩子(大女儿约5岁,小儿子约3岁)乘坐地铁,家长把两个孩子用儿童安全绳系在了一起,让姐姐牵着弟弟走,结果却接连发生意外。
过地铁闸机口,闸门一开,姐姐只顾着自己冲了出去,结果弟弟撞到了闸机门上。
站台乘车时,列车门马上就要关了,姐姐拉着弟弟想要赶上地铁。
然而弟弟还没来得及进入车厢,车门就关闭了,姐姐在车里弟弟在车外,姐弟两人中间还连着安全绳,地铁这时启动了!
好在车站工作人员及时赶来按下“紧急停车”按钮,安全绳断开了,才避免了惨剧发生。
而且,地铁属于人群密集,行动快速的场合,儿童安全绳,很容易影响人群的行进。
直达电梯
很多人家的小区都是高层小区,电梯同样检测不出安全绳的存在,如果中间夹着绳子,电梯门也会关闭,正常运行。
有实验测试到,如果大人和孩子分别在电梯两头的话,电梯关上后, 只要几秒的时间,孩子就会被死死的拽到了电梯顶端。
可别以为这只是实验,之前就有过新闻,一个孩子进了电梯,安全绳不小心被电梯给夹住了,电梯里的孩子瞬间被拽到了电梯内的天花板上,好在电梯断了,孩子掉了下来,只受了点轻伤。
自动扶梯
自动扶梯一直都是危险地带,之前咱们也有提到过。
而且有了儿童安全绳在自动扶梯上并不是屏蔽了隐患,反而增加了孩子受伤的概率。
有了牵引绳,可能会稍微放松一下戒心,但是如果孩子一个没站好,而手的另一端又被绳子牵着,很容易在自动扶梯上摔跤。
旋转门
还有一个经常被忽略的危险地带就是旋转门了,绳子可能会卡在门缝里,很可能会直接撞上,甚至是被门挤到头。
过马路
有了牵引绳,娃也能意识到它有很大的一个自由距离。在过马路时,如果孩子冲过马路,可伸缩的牵引绳不能赶快拉回孩子,也是非常危险的。
03
所以,如果要使用安全绳,请一定要注意:
1.乘坐自动扶梯、垂直电梯、地铁的时候建议解开儿童安全绳,或者拉紧孩子。
2.切勿将多个孩子绑在一起,若同时牵拉多个孩子,可能会使绳子绕在一起摔跤,增加危险系数。
C妈说:
大家都知道我带孩子追求自由。任何约束性的东西,我都不太喜欢,包括家用的围栏、外出用的牵引工具,我都不给CC准备的。
只有CC4岁那年我独自带她去越南玩,C爸跟C姥姥都怕我这粗线条的妈妈把娃给丢了,逼着我必须想个“拴”孩子的方法,不然不放行。
我这才研究过防走失产品。
不过我们始终也没用过这种安全绳,只使用过防走失包。
相比安全绳来讲,走失包的绳子没有伸缩性,而且只有70厘米。
这虽然大大限制了孩子的活动范围,但这也意味着它能把孩子控制在家长的安全范围内。
而且哪怕就这70厘米,也不是就真正的100%安全了。
任何东西都是辅助工具,不要因为使用了“安全工具”,就轻松大意了,准备使用任何解放自己的工具之前,一定先要搞明白它的隐患。
不然一时大意酿成苦果后再说“没想到”,为时晚矣,希望我们多一份提醒,能少一份意外。
PS:说个题外话,周末发了两个弟弟的视频,好多留言说两只小的在一起好搞笑,我们两姐妹一起带娃是不是很省心?
事实上,只在姥姥家呆了周末两天,我跟CC小姨就带着4个娃滚回各自家了。
本想带着小的们多在娘家赖几天,奈何老大们都要上幼儿园,又不忍心扔老大一个人在家,只能小住。想当年我生完CC回娘家赖到了娃4个月,如今回娘家,停留一个周末都算时间长的,感觉好无奈的样子。
大家嫁的都远吗?平时回娘家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