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精心科学的养娃,爸爸觉得打一顿什么都能解决!分歧化解不了?这题我有解

2023-12-11   CC爸妈

原标题:你精心科学的养娃,爸爸觉得打一顿什么都能解决!分歧化解不了?这题我有解

01

“我怎么这么讨厌我婆婆。”

“要被我老公气死了!”

当闺蜜发来这样的消息,放下手头的事儿吧,来活儿了。

嘿,已婚妇女的吐槽局,往往都从diss婆婆,或者老公开始。

想必大家也猜的到,人到中年,家庭矛盾无非就集中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

隔代育儿分歧我就不多说了。

跟队友也是如此。

虽说是一个被窝睡不出两家人,但毕竟早就不睡一个被窝了,意见不同也实属正常。

前两天文章里还有大批吐槽呢:

  • 你觉得哪怕孩子犯错,也要共情、更要注意语言表达,但有人只会情绪化输出,动不动就批评指责;

  • 你抱着教育学、心理学默默的啃,但对方就直到躺沙发上玩手机、坐马桶上刷视频…

你觉得哪怕孩子犯错,也要共情、更要注意语言表达,但有人只会情绪化输出,动不动就批评指责;

你抱着教育学、心理学默默的啃,但对方就直到躺沙发上玩手机、坐马桶上刷视频…

有姐妹直言:

我做得再好有啥用,有人拖后腿,那对孩子都是不好的影响,这不白玩一场?

额...咋说呢?

你若吐槽,我绝对无脑站你,奉陪到底,情绪价值拉的满满的。

但要说“白玩”,这事儿还真有点争议。

婚龄10年,妈龄9年的经验告诉我:这场斗争的内耗,其实大可不必。

02

如果把孩子所生活的环境比作一个大的生态系统,那么,我们每个人的养育/教育方式(不只是家庭成员,还包括学校老师),都可以称作一个“微环境”。

自从我当妈开始,就走入了一个误区,我希望整个生态系统是一致的,最好他人都跟我是一致的。

做教育这么多年,研究了这么多家庭,自己也横冲直撞了数年,我才发现原来我是错的。

一念之差,让我自己内耗了数年。

今天就说点掏心窝子的话。

你知道吗?

人类是天生的乐观主义者,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甚至记忆都是有选择的。

它会趋利避害,记住那些美好的、忘记那些不好的。

谁都是在回忆寻找蛛丝马迹证明自己被爱过,这是生物的适应性遗忘规律,也是人类治愈自己的一种方式。

人类幼崽也是一样的,TA没你想象中那么弱小。

  • 被爸爸语气严厉的批评了几句,就内心受伤,以后都破罐子破摔?

  • 被爷爷奶奶吓唬了两句“再不听话就把你抓走”,就安全感受损?

  • 被老师说了句“这都学不会”,就自信全无,以后再也不想学习了?

被爸爸语气严厉的批评了几句,就内心受伤,以后都破罐子破摔?

被爷爷奶奶吓唬了两句“再不听话就把你抓走”,就安全感受损?

被老师说了句“这都学不会”,就自信全无,以后再也不想学习了?

不可能,根本不可能!

想想看,他们真要这么容易受影响,也不会反复犯错,“顽固不化”了。

当了这么多年老母亲,你还不知道吗:几乎每个孩子在脸皮厚这一块,都是有点子天赋在身上的。

只有不是所有人,都在无时无刻的这样随意对待他们。

所以,只要咱们自己这个微环境是稳定的,是能提供持续且正面的影响的,那你就不用太紧张别人怎么管孩子。

哪怕娃在其他家庭成员、老师那里遭受到些“打击”,只要你认真且正确的对待,这一点点的创伤,是完全能抚平的。

被爸爸吼了?没关系,妈妈总能包容我;

被老师批评了?没关系,妈妈会给我充分的认可。

如此,孩子便也足以心智健康的成长。

03

怕就怕,当出现分歧的时候,我们总会执着于把自己的观念彻头彻尾的灌输给对方,把劲儿用在了没必要的地方。

你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试图说服别人、改变别人的能量消耗,要远远大于保持自我内核稳定时的能量消耗。

举个例子:

DD昨天滚着瞧上了饮水机的空桶。

在地上一边滚筒,一边试图往上面跳过去。

后来,一个没稳住,摔了个跟头。

奶奶见状,直接过来:

我早就告诉你了!这么玩得摔!你就不听,非要玩,你看,磕了吧!

如果老大CC那会儿,听见这种说辞的瞬间,我已经上头了!

这种马后炮式的表达,无异于在孩子伤口上撒盐,更别提什么“长记性”的教育意义了!

然后心里对奶奶充满怨念,试图说服她:“孩子都摔了,不先安慰她,还落井下石?这样说对孩子会…您应该...”

有用吗?

我试图改变了我婆婆好几年,最后发现:

隔代育儿矛盾“亘古流传”,老人几十年的思想更是根深蒂,你说得再有理,她们也不可能轻易改变。

估计内心还会想:就你们懂,我啥都不懂,我做啥都是错的。

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老人接受不了,我也生一肚子气。

有时候不当面说破,大概率也会默默在心里吐槽:

她这个做法,对孩子真的很不好!

怎么能这么跟孩子说话呢?

我是不是该跟她沟通一下...

经历过的都懂,虽然是一点小事,但对情绪消耗真的很大。

类似的事情若是放在队友身上,更是有过之无不及。

毕竟,跟老人还能收敛些,跟孩儿他爹,高低可能还得吵一架。

最后仔细盘算下来,除了激化矛盾,好像啥问题也没解决。孩子可能还被晾在那,听着你们争执,继续遭受一轮伤害。

总之,劳民伤孩儿、消耗自己,怎么算,这个投入产出比都低了点。

04

所以,同样的事搁现在、搁DD身上,说是遭受过毒打了也好,说是我学精了也罢。

我是绝对不会再内耗自己半个精力值了。

我是怎么做的呢?

我直接没有理奶奶的话茬。

我只是把DD扶起来,很温柔的跟他说:

摔到哪了,很疼吧?快来妈妈给你揉揉~(安慰孩子)

你看这桶是会滚的,如果你看不准踩桶上,就容易摔。(点明后果)

妈妈觉得这游戏可有点危险,咱最好不玩了。(表达期待)

如果你非得玩,那你下次可得瞅准了跳。(尊重孩子)

这一番操作,足以把DD从刚才奶奶那波“翻旧账”的语境中拉出来。

既不会让他在情绪上受到伤害,又能着眼于可改善的未来。

重点是,我全程心态平和、我非常平静,我按自己希望的方式对待了孩子,我甚至有点愉快。

但如果把我有限的精力放在跟别人battle上,我最后是没有办法这么心平气和去安慰DD的。我自己气都气饱了!

甚至孩子都可能不小心成为双方的出气筒。

所以,与其把精力用在说服别人身上,倒不如用尽全力,保持自己的内核稳定。

做好自己,比改变别人容易多了,还不用置气,我轻轻松松就能做到90分!

还是那句话,只要把自己这个“微环境”打理好,四两也能起到拨千斤的效果。

换成老公也是一样的。

比如学习这块,C爸比我要严格的多。常常纠结于CC的学科学习是不是太松懈了。

他辅导作业,检查试卷时,也会脱口而出:“你这里怎么能出错呢?”、“这之前不是给你讲过吗?”

但我就觉得,小学阶段,还是以保持兴趣为主。对待作业、成绩,都更为佛系。

前段时间期中考试,CC数学考了84.5分。

这个成绩在班上属实算不上优秀。她自己估计也心知肚明。

当天晚上我刚到家,她从门缝里探出个小脑袋,左顾右盼挑了个C爸看不到的瞬间,偷偷朝我招手,小声说“妈妈进来”!

我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吗?

她考的少心虚,家长签字,不敢找C爸,但她敢找我啊。

“妈妈,快来帮我签个字!别告诉我爸爸啊!”

要是两年前,听见这话,我第一反应也是生气、怪C爸的:都怪你平日那么严厉,孩子都不敢跟大人说实话了!

日后可能高低得找个由头,拿这事儿跟他争论上一番。

但现在我也明白了。

爸爸威严,但我宽松啊。

这样,家庭的微环境中,至少有一个,是让CC敢吐露心声的。

如此,她就不至于去撒谎隐瞒。

这就够了啊?我为什么非要追求她在所有人面前都敢畅所欲言呢?

有一个人无条件接纳,让她情绪流动出去了,不就够了?

包括跟学校老师之间的分歧也应如此。我们不能保证每个老师的方法都是自己认可的。

就比如:

  • 有的幼儿园老师为了让孩子多吃两口饭,会说:再吃两口,不然妈妈晚上就不来接你了;

  • 或者小学老师会因为孩子作业没写完,就很严厉的批评甚至当众罚站...

有的幼儿园老师为了让孩子多吃两口饭,会说:再吃两口,不然妈妈晚上就不来接你了;

或者小学老师会因为孩子作业没写完,就很严厉的批评甚至当众罚站...

我们不可能每次都大动干戈的去和他们理论,去告诉他们你这样管孩子不对不可能,也没必要。

你只要打造好自己的微环境,告诉孩子不管发生什么妈妈都会准时来接你;分析老师行为欠妥但动机是好的...

就足矣~

相信你能带给孩子的能量!

孩子在别处损失掉的那些安全感、自尊心,在你这里都能找补回来。

05

动用太多的精力去改变别人,这种消耗太不值得,且收效甚微。

有句话说,人是改变不了的,当他发生改变时,那是因为他自己想改变了。

就算你想让他们改变,那也应该是,先做,当他们看到你这样做的好处,自然就会动心。

就像C爸,那天CC偷偷叫我,他也跟进去了,以为是CC有不懂的题他想进去帮她讲。

但进门就看到CC立马把试卷藏身后了。

他能不明白怎么回事吗?

孩子有事不跟他说,甚至开始瞒着他,他也有点接受不了,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太严厉了。

我再吹吹枕边风,敲敲锣边鼓,“其实有时候咱们看起来太严肃,孩子可能就不敢说实话了。小事儿也就罢了,万一以后被欺负了,还不敢跟大人说,自己钻牛角尖,就有点吓人了”。

果然,第二天我就听C爸跟CC说:

“成绩只是检验你最近学习状态的手段,并不代表你这个人不好。你考得少,爸爸也绝对不会批评你的,你成绩不好我也是爱你的,我就是想帮你看看错在哪了”。

哈哈,这话术硬的,活像是看我文章现补课的。

毕竟是亲爹,谁是诚心害孩子呢?

有些事,他听得进去,选择了变化,皆大欢喜。

也有些事儿,他最后也没认同我,死活也不认同。

那就拉倒。

改变别人只能尽人事,最后还是得听天命。

改补了我就自顾自坚持我的。

不要遗憾他为什么没有一个那样的爹?

而是去庆幸,她有一个你这样的妈!

坚持自己情绪稳定,只要我给孩子的微环境足够好,我给她一个强大的硬核,我就不怕他面对别的风雨!

姐妹们,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今日视频话题:为什么孩子总是冲妈妈撒气?

儿童精神科爆满,抑郁三大成因出炉!看完第一个瞬间泪崩!我的孩子太苦了

千古难题:一写作业就犯愁?真相让我瞬间清醒!幸好小学知道还不算晚!

有谁懂啊?中年男人“极乐世界”的秘密,我活到35岁,意外参透了!

我们是CC爸妈,家有一双儿女CC&DD。

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

C妈:报社育儿主编,畅销书《家长好脾气,才有好教育》、《吃好睡好不生病》作者;

觉得文章有用,就分享给需要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