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家长最关心,也最脑壳疼的事,孩子身高绝对得排第一。
孩子妈妈见面,比的最多的也是身高。
这两天好多幼儿园开始给孩子定校服了,群里陆续有人报孩子身高。
班级群里平日里除了老师发些通知,个别家长问个问题,其他人大多处于潜水状态。
但报身高这次,有位妈妈在群里咨询“孩子身高109,大概穿多大的校服”。
群里一下炸锅了!
有没有什么秘诀?
一句话,足以看出大家对娃身高的执念。
说实话,CC、DD的身高在同龄里面一直都不算高,从小到大基本上都一直保持在中等偏下的身高。
没办法,身高这件事,7分靠遗传,3分靠努力。
我虽然不焦虑,但一直在努力。
咱就是说,不能一边焦虑孩子身高不够,却还总是放任做一些不利于长高的事。
要么佛到底,要么就积极的手段干预下。(郑重说明,可不是鼓励你们去打生长激素啊)。
至少,咱不能总是做一些阻碍身高发育的事吧。
除了遗传,这3件事对身高的影响是很大的,想让娃长高,就千万不要放肆。
1
一直呆在室内
有妈妈吐槽,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孩子过暑假。
暑假除了带孩子旅游了一次,其他时间这孩子都是一天到晚待在家里。
白天太热,晚上蚊子太多。
别说孩子,有多少大人也真的一点都不想出门啊。
但是我真的想劝你,暑假才是最容易贡献户外活动时间的存在啊!
毕竟时间自由,所以,压力真的就给到养育者了,你要犯懒,那娃户外就是会无限短,你要是适当督促,那娃户外就可以无限长。
很多娃过一个暑假回来,就猛窜2-3厘米,那一定不是家里窝出来的。
希腊体育圣地奥林匹克山上,刻着这样一句话“你想得到健康吗?就去跑步。你想得到聪明吗?就去跑步吧”。
运动对孩子来说不仅是增强体质、坚韧品质,还能促进脑发育、预防近视!
最最最直接的,运动可以刺激孩子脑垂体分泌生长素,促进身高发育啊!
从骨骼发育的角度上来看,适当的运动,可以使孩子长骨两端的骨骺软骨不断受到挤压和摩擦,从而刺激骨骼增长。
对孩子来说,大自然是天然的运动场所,里面充满了无数新鲜又丰富的资源。
孩子在新鲜的空气中,随心所欲地跑啊跳啊,轻轻松松的运动量就达标了。
我们把俩娃扔去了姥姥家10天,明显的黑了、壮了、饭量增加了!
上传失败,网络异常。
重试
运动,尤其是户外运动对身高的影响非常重要。
那孩子每天运动多久合适呢?
0-2岁的孩子,每天可以多攀爬、爬行等,每天的运动量累计进行30~180分钟,
3-7岁的孩子,每天可以多攀爬、跑步、跳跃、打球等,全天累计至少180分钟,其中在运动强度上也有了要求,需要中高强度活动不少于60分钟(出汗、微微脸红,呼吸急促等程度)。
户外运动时间,最好都不低于2小时。
PS:每天的运动量,可以一次完成,也可以分多次完成(主要看孩子状态)
关于运动更多细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戳这里《每天摸高跳,反而可能导致长不高?千万别让孩子这样运动了》。
2
挑食,只吃爱吃的食物
前段时间热播的医疗纪实片《闪闪的儿科医生》里,有这样一个叫浩浩的男孩,他目前6岁3个月,身高却只有102cm,要知道,3岁左右的男孩,平均身高就已经100cm左右了,浩浩比同龄孩子的平均身高整整落后了17cm。
而原因竟是和家里的饮食习惯有关,医生了解到,男孩家里喜欢“吃素”,妈妈怀他时,整个孕期都在吃素,孩子3个月大时就开始喝粥,爷爷奶奶也是常年带他吃素。
最终,医生诊断浩浩为矮小症。
结合生长曲线推测,原本浩浩至少能长到170cm,现在成年后也只能长到150cm左右了。
看完让人倍感唏嘘。
生活中,这种极端案例可能很少。
多数情况下,不是家庭不提供,而是这届孩子真的太难喂养了。
饭渣宝宝们,嫌鸡蛋腥,瘦肉难嚼,绿色蔬菜不好吃。
主打的就是一个不吃,不吃,啥都不爱吃。
每次吃饭都是一场硬战,你苦劝良久,人家也都只是小试一口。那半张不开的嘴,那皱眉转头的表情,那含着不咽的动作,别说孩子了,你气得都吃不下饭。
最后,在一轮轮的争夺战中,累觉不爱,爱吃不吃,爱吃啥吃啥吧。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小的时候什么也吃不到,不也好好长大了”。所以面对孩子对饭菜的挑挑拣拣,一味纵容。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表示,中国有3亿人都存在因营养结构失衡引起的营养不良问题。
一个朋友家的孩子,孩子6岁的年纪90多斤的体重,个子也不高。
家里以为是营养过剩,但到医院检查却是营养不良。
原因就是孩子拿零食当饭,饮料、酸奶当水,到饭点不吃,过了饭点就要零食。
孩子生长发育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营养均衡且充足。
而挑食的孩子,营养很难摄入均衡,很多营养元素摄入不足,不足以支撑身体发育所需,最终导致孩子发育迟缓。
当然,挑食不好,过度食补也不行。
营养过剩会导致肥胖,诱发性早熟,让孩子的骨骺线提前闭合,从而导致发育停止或延缓生长。
真正爱孩子,不是孩子爱吃啥就给什么,而是在自己提供均衡丰富的基础上,给予孩子选择吃什么的自由。
具体该怎么吃,大家感兴趣的可以戳这里《有没有想过,娃长不高可能是因为吃得不对?》
3
晚上玩到很晚才睡觉
如果说,暑假里什么事情是改变最大的,那一定是孩子的作息。
没了早起压力,晚上睡觉时间也变得随意起来。
所以啊,暑假在家,孩子的睡眠真的就是稀碎啊。
常常是我都带DD洗漱完,躺床上培养困意了,楼下还是会传来很多孩子玩耍打闹的声音。
那会已经10点了,就这点回去,在冷静、洗漱、培养困意,这绝对不可能早于11点了。
偶尔晚睡一两次,倒是没什么要紧。
但要是天天晚睡,那危害就大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身高、智力。
美国《睡眠》杂志曾发表的两项研究报告称,睡眠不足或睡眠过多均可导致中年人大脑老化,而贪睡的婴儿则更容易长高。
充足的睡眠对孩子的身高增长大有益处,因为绝大部分生长激素是在夜间熟睡状态下分泌的。
考虑到身体整体睡眠时长,孩子在9点前可以睡下是最好!
更何况,还有半个多月就要开学了,咱们也该给孩子往回搂搂了,慢慢地调回生物钟。
培养早睡习惯的方法,咱们之前写过很多了,大家需要的戳这里《9点才上床就是晚睡吗?孩子到底几点睡觉最好?原来真相是......》。
最后,我们再来浅谈几句娃的身高。
没有一个家长不希望孩子长高,但C妈还是要忍不住泼个冷水,身高这事儿,尽人事听天命!别强求!
先奉上国家卫健委发布的《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今年3月实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7岁以上的儿童身高标准看这里:
首都儿科研究所生长发育研究室
先祭出这张表,是因为我发现很多人看孩子正不正常的标准,只是隔壁同龄娃!
这种比较是把周围几个孩子作为参考标准,有价值但并不科学,很容易错判,也很容易自找焦虑。
参考一定要按照人数大样本,孩子自身生长规律,而不能因周围几个人得出高矮标准。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正常,而是家长接受不了孩子这样的“正常”。
说回表格,也挺明白,P50那一列就是同年龄、同性别孩子的平均身高。若孩子身高百分比数值越高,说明越冒尖,反之,百分比数值越低,说明个头就比较垫底。
看到这,可能很多人觉得完了,
我的孩子都没到平均值,是不是不正常?
孩子不是生产线上的产品,不可能个个麻溜齐。
来,跟我大声念一遍!此表格身高在P3~P97之间,都是正常范围。
而P50这个平均值只能说明它是个均值,而不说明低于这个值,孩子就是矮,就是有问题。
孩子有高有矮,在正常不过。
太矮是值得关注,但只有身高在“矮小”(
当然,孩子太高了也不见得就是好事,若孩子一直比同龄孩子高6~7厘米以上,且个头在(P>97),往往意味着骨龄偏大,可能存在早发育的问题,骨骺可能会提前闭合而停止生长。
身高这事儿最考验个体差异,有些孩子就是早发,初中就长到了人生巅峰,有些孩子是晚发、初高中才发力,还有些人,23蹿一蹿,还有些人,生了孩子还长个。
我这162的身高,就是在原来160的基础上,生一个娃、长一厘米,服不服气?
这些都是没有办法人为去干预的,所以啊,我们要了解正常的生长规律,对孩子的身高抱有合理预期~
本周好物推荐
1、俩娃穿了8年的马克珍妮童装,我谈到了它家的冬装反季!夏装清仓!秋装上新!
75元起抢羽绒服,一件省几百!我也就囤了20件!这个折扣你们懂得,部分花色尺码不会多,快去拼手速!错过这村,没这店啦!(详情见今日三条)
2、我最近挖到的天花板按摩仪!(详情见今日二条)
如果你肩颈疲劳,肌肉紧绷的,急需放松解压,你需要它!用完明显感觉整个肩膀都被打开了,非常轻松。
如果你人到中年,天鹅颈变成了大妈颈,有脖子前倾仪态问题,想要改善肩颈、斜方肌,提升气质,你需要它!低投入,高回报,深层疏解,体态慢慢就好了。
“我不想吃”!俩娃每天最激怒我的一句话,没有之一!
听说你家娃也不爱吃饭?学会这3招保你不再为娃吃饭发愁!
孩子晚上迟迟不睡?科学研究,睡前这几个“好”习惯,竟是孩子晚睡的元凶
每天摸高跳,反而可能导致长不高?千万别让孩子这样运动了
我们是CC爸妈,家有一双儿女CC&DD。
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
C妈:报社育儿主编,畅销书《家长好脾气,才有好教育》、《吃好睡好不生病》作者;
觉得文章有用,就分享给需要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