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县城东、西街与北正街交汇处叫“四牌楼”,这里车水马龙,商家鳞次栉比,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平坦宽阔的街道,反映着华容县城的欣欣向荣。
历史渊源
这个名叫“四牌楼”的地方,是千百年前华容古城的中心。史书告诉我们,春秋时华容属楚国,汉朝时与石首、监利共为一县。华容单独建县后,县治曾在河东、河西两地变迁。公元614年的隋炀帝时代,县治所在地迁到华容河西,这里就成为华容县城的中心,后县府虽然曾迁回河东,但在宋朝至和元年又迁回河西,从此再未变动。明朝时期,因华容人文鼎盛,人才辈出,既有状元,又有尚书,进士举人更多,知县就在县城中心建立了四座牌楼,上面镌刻着华容历代进士的大名。
发展沿革
多少年来,四牌楼一直是县城的中心。三十年前的华容县城只有东、西、南、北12条狭窄的小街,站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中心,一眼能把县城望到尽头。四牌楼周围几座两层楼的木板楼房,就是华容的最高建筑。改革开放以后,县城扩大、街道增多、马路拓宽。四牌楼依然是最繁华的所在。那琳琅满目的母婴生活用品店、堆红缀绿的服装店、天线高耸的电信大楼……给四牌楼带来了新的活力。
当今
最近,四牌楼又有了新的变化:四牌楼周边的东正街、西正街、北正街的道路都由水泥路变成了宽阔干净的柏油路。四牌楼附近店铺工作的手机销售员李梦婷告诉记者,以前的四牌楼路很窄,路面比较烂,不好走,现在四牌楼修得路比较宽,人行道也修得很好,这里以前还堵车,现在不堵车了。
四牌楼
一个叫响了数百年的地名
一页记载县城变迁、发展的史书
她的名字也许永远不会被人淡忘
来源:今日华容
关注我,每天带你领略不一样的华容!
微信公众号关注”华容在线“,华容生活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