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小巷庭园里的民间文物

2020-03-29     扬州网

私家庭园“祥庐”

杜祥开

排列整齐的明清瓦当


瓦当图案

木靴

随着“烟花三月”的临近,坐落于扬州市东关街167号的私家庭园“祥庐”已是春色满园。作为市旅游局指定的首批对外开放的私家庭园,不少外地游客慕名前来。园主人杜祥开担任起义务导游,除了引导游客欣赏庭园美景外,还将他们请进室内观看琳琅满目的民间收藏品,这些散发着浓郁民俗风情和历史气息的老物件让游客啧啧称奇。

一走进二楼展室,迎面看到的是一百多枚排列整齐的明清瓦当,占据了整整一面墙壁。老杜说,这些瓦当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城区旧房拆迁时从现场的瓦砾堆里捡回来的,也算是变废为宝了。瓦当大都有三四百年历史,上面的图案各不相同,有“年年有余”“喜鹊登梅”“五福临门”“凤穿牡丹”等,都是扬州民间青睐的传统图案。

墙角处一双巨大的木靴引人注目,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在平山乡堡城村一户村民家的柴禾堆中发现的。堡城村一带曾大面积生长水芹,过去收割水芹时没有皮衣皮裤可穿,冬天村民套上木靴下水,脚下垫上一块木板,既防水又防冻。

玻璃柜里摆放的坛坛罐罐也是稀奇古怪,有砖雕的筷笼、石头的元宝(承接檐口滴水)、还有不用榫卯、整块木料掏空的可折叠凉枕。

从2006年9月开放至今,祥庐每年都要接待数千市民和外地游客。杜祥开说,从开放自家的庭园到陈列展出老物件,就是要让市民游客感受古城人家的庭园之美,同时了解到扬州民俗风情。 王乃驷 文/图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VbRhNXEBiuFnsJQV5f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