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消费者印象是“低价”“薄利”“分享”“砍价”“9块9”“优惠券”“邀请”“假货”
拼多多的商家印象是“流量大”“红利”“引流”“补贴”“下沉”“盗图”“罚款”
拼多多一度成为互联网圈和电商圈,甚至是金融圈的明星,一夜之间,朋友圈全都在分享,邀请,拼团,砍价,评论,忙的不亦乐乎。
电商玩家站在“社交电商”与“搜索电商”的岔路口,开始不淡定。
做电商久了都知道新平台意味着新机会。笔者在电商行业许多年,并不满足于形成自己固定风格的运营模式而偏安一隅,所以潜心练剑之余,在运营自己的店铺之外,也接一些咨询和新的尝试。
去年尝试开通多多,经过了慎重的SWOT分析,测试了一下无货源模式。
单店铺货量5000+最高日销售额1932,
一共做了6家店,截止上月,做到稳定出单。
对于很多人来说,拼多多无货源模式是个门槛最低的玩法。我把我测试的成功玩法,详细分享一下。
开店:
拼多多一个身份证可以开2家个人店,一个营业执照可以开5家企业店。个体工商户算个人店。
注册和开店流程很简单,官网有响应的邀请链接。
我的第一家店选的是休闲食品。所以提前要准备好食品经营许可证,和充足的保证金。
个人店保证金2000,企业店保证金1000,生鲜类目保证金8000。
如果想开生鲜店,最好是一次性把两份保证金都交了。因为充值保证金的时候,说没有任何手续费,但是第二次充值就会收0.6%的保证金了。这个话题,真是拼多多的大坑。
货源:
每个做电商的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货源。无货源模式,说无货源,其实我理解为是一种不囤货的玩法。
不囤货又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一件代发,找到自己的上游供应链,谈好价格做代发。
第二种是批量采集销量好的或应季的,然后自己用提前准备好的买家账号去买。
如前面所说,你至少要有一点点的电商经验,朋友圈的微商也算。年初我就遇到过一个超级小白,本职工作室卖保险的,想学电商,想以后能不能在网上卖保险公司发的那一堆福利……
除了闲鱼,我建议上拼多多卖吧,有货了就卖货,没货的时候,用无货源模式养着店。
不过可惜一丁点基础也没有,连在网上交流客户都没感觉。
我就纳闷了,你平时不在微信卖东西吗,不卖保险吗?
他说他平时的微信都是用语音约客户来听公司的宣讲课的……
选品:
无货源的选品几乎是不动脑子的。只要确定了类目,大概对这个类目有点了解,就去批量采集,无货源的经营和自己有供应链的完全不同。看上哪个就采哪个,不需要考虑好不好卖,不好卖的一个星期之后市场就会告诉你结果,0销量的直接下架换新品就行。
至于产品来源,大部分是来自淘宝联盟。
设置好联盟账号之后,批量采集的时候,不管根据销量,还是根据利润来排名,最终都是淘宝联盟里面的产品,这些产品是足够用的。
说到这里,好像应该传一张操作图,不过第三方软件的截图,我想了想还是没必要传了。
每个人选的工具不一样,无货源的思路基本都是一样的。如果需要,私下找我要吧,再教你个省钱的方法。
选品虽然不用特别挑拣,也要简单做一下布局的,比如你做的是休闲食品,休闲食品的分类也很多。面包和巧克力都算,最好是相对再垂直一些,比如做巧克力,那就先看拼多多的搜索长尾词,在采集软件中挨个输入长尾词。出来的几万个产品,挑选前面几百个代表性的,上传完毕,等待数据。
上传产品:
上传产品也是用软件的,拼多多允许你传500个产品,新店允许先传3000产品,当店铺铺满3000产品以后,就会有日上传总数的限制后面每天传50个。不过也有个小技巧,就是批量删除一些销量为零的产品,保持产品的持续大量更新,也是个很好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