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用脱糖电饭煲做饭,吃了血糖稳?真的吗?

2019-09-09     糖尿病同伴

作者:营养师邱美玲

近来电饭煲能降血糖的消息在网上传播,对于糖尿病人来说真的感觉是个新鲜事,有的糖尿病人真想试试,到底这是真是假呢?今天我们请营养师给大家讲一讲其中的原由:

一:电饭煲能降血糖?

近日,某电器品牌董事长称:“……我们还做出三高人群的饭煲,如果有血糖高的人,买我们的饭煲,保证你敞开吃,血糖不升高。”她所言的“血糖不升高”电饭煲就是近段时间电饭煲产品中的一个新的概念产品——脱糖电饭煲。可以说,脱糖电饭煲是在中国人群开始追求养身健康之道的社会背景下,出现的一个概念产品。但实际上……这依旧是个噱头。

二、媒体调侃出段子:“锅能自动生成胰岛素和二甲双胍”

有媒体调侃:“我认为是有可能的,就是这个锅可以根据患者的类型自动生成二甲双胍或胰岛素加入到饭中,并且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反应把米饭中的碳水化合物变成膳食纤维,配合上面说的降糖药,可以实现敞开吃……”我实在编不下去了……

三、电饭煲经特殊处理,做的米饭只是升糖速度慢了,但不能说降血糖

众所周知,中国人的最主要主食之一米饭,是用大米制成的,其主要成分是淀粉。数据显示,大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淀粉则是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所以,往往血糖高的人群会被医嘱说少吃主食、少吃含淀粉食物。

淀粉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类,直链淀粉消化慢,吃完血糖浓度上升慢;支链淀粉消化快,吃完血糖浓度上升快。脱糖电饭煲正是通过这两类淀粉做文章的。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所学习的“物质守恒定律”告诉我们——物质是不会消失也不会产生的,只能由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大米中的糖分是不会凭空消失的。

实验结论也能证明这一道理:脱糖电饭煲“其实就是把米煮到半熟,等一部分支链淀粉溶到汤中,把米汤沥掉,再把半熟的大米进一步蒸熟。这样做出来的米饭,升糖指数就会低一些。”也就是说,脱糖电饭煲其实就是国内一些地区传统的“蒸饭”“捞饭”做法的自动版本,中途存在“废弃”一些物质的过程。

但这能否意味着降血糖呢?糖尿病医院临床营养师、台湾“共同照护”营养卫教师邱美玲表示,降低血糖升高的速度和降低血糖不是一个概念,脱糖电饭煲减少的只是米饭中的少量糖分以及影响升糖的幅度和速度,对于降低血糖的作用微乎其微。而且不同地区的大米,支链淀粉含量也不一样,也就是说减少多少支链淀粉并不可控。

四、糖尿病人用好这些技巧,不用换电饭煲也让血糖更好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还是要遵循“控制饮食,少油、少糖、少盐”的饮食原则,用好一些小技巧,血糖也会更好。

1、自制低糖沥米饭:

精米主要是稻谷的胚乳部分,其主要成分是淀粉,在体内转化分解为葡萄糖后,可使血糖迅速升高。吃过沥米饭的人都知道,这种米饭是松散的,没有粘性,原因是支链淀粉都到米汤里了。

换言之,沥米饭的升糖指数有可能是低的,而那些被沥掉的米汤则有非常高的升糖指数。

2、糖尿病不选精米,用糙做饭吃了血糖更好

第一步是脱去外衣。外衣就是米糠,主要用途是做饲料。去掉米糠的淡棕色的米,就是市场上销售的糙米。


再继续进行碾压,就会脱掉糙米的皮层。皮层的主要成分是膳食纤维,钾、镁、锌、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B族维生素是推动体内代谢,把糖、脂肪和蛋白质等转化成能量时不可缺少的物质。

在继续碾压过程中,丢掉的还有米的胚芽部分。胚芽同样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B族维生 素,以及一种叫做游离γ- 氨基丁酸的成分,该成分具有健脑、降血压、镇定神经的作用。继续加工,将米打磨、抛光,使米变白、变亮,最后获得精米,又叫白米,也是我们最常见到、吃到的米。

3、糖尿病人给米多加料,吃了血糖好

加“料”米饭:在大米中加些蔬菜,如豌豆、胡萝卜丁、白萝卜块等适合混搭米饭的菜,可有效减慢米饭的消化速度,避免碳水化合物吸收过快、血糖上升也快的不利影响。另外,蔬菜本身还可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类胡萝卜素、矿物质等。

作者:黑龙江瑞京糖尿病医院营养师 邱美玲

总的来说,糖尿病人治疗一定要科学合理,不可靠一种方法把血糖控制好,比如不能说吃了什么米就血糖好了,糖尿病人可以吃米饭,无论是用什么方式做米饭,只要吃的时候量控制好就对血糖控制大有好处,每一餐不能吃多,要定时定量,比如,每一餐总量加起来二两左右,并加上足够的蔬菜来减少胃的吸收速度,与此同时吃完饭之后要多参加户外运动,如果像这样控制的基础上,血糖不能够达标,那么就需要口服降糖药物来辅助降糖治疗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VJTHFm0BJleJMoPM8CY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