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工商银行和平安银行转了转,顺便咨询了一下他们一年期的定期理财产品收益,真是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啊,工行一年期的保本型理财产品收益才3.45%,而平安银行的同期理财产品收益是3.65%,都是个百分之三点几,还不到百分之四,而且平安银行的理财经理一个劲地跟我说3.65%太低了,让我做个高一点的,还给我推荐了另一款“理财产品”,说假如我投5万,每年只占用1万元钱,剩下的4万可我是可以做其他用途的,即每年实际只投了一万,而五年后,连本带利取出,我就能享受5%的年化收益率,不知道大家听明白这是什么理财产品了吗?
其实,这是一款保险产品而不是银行理财产品,当时我刚听完就扔给她一句话“你说的这是保险不是银行理财”吧,她没表情地冲我说了一个字“嗯”,我看得出当时那位美女显得特别尴尬,就像被掀开伤疤了一样。可能有朋友会很诧异,我为什么连产品看都不看就能猜出这是一款保险产品。原因很简单,一、我在保险公司工作过,而且我本身就购买过这种类型的保险,二、平安是一个集保险、证券、银行为一体的综合金融集团,他们的银行里卖自己的保险、招揽客户开证券账户做股票交易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凭着这种敏感性以及对保险的了解我就断定他们卖的是保险而不是银行理财产品。
那么这究竟是一款什么类型的保险呢?其实,这是一款平安保险公司推出的短期理财险。首先,我们判断一款产品是不是保险,看它的投入情况就明白了。如果让我们每年都投,或者一笔钱放五年,每年保险公司都从这笔钱里扣除相同的金额,那么这一定就是保险了,因为保险的每期缴费是相同的,银行理财迄今为止还没听说有这样产品的。那么为什么这款保险到期时间这么短呢,这就跟我们听说过的保险公司和银行合作推广的银保产品一样,有三年期的,也有五年期的,我曾经在展业的过程中就听到过一位女士抱怨她去银行存钱,结果莫名其妙就买成了保险,3年后取出,收益根本没达到预期的那么高,不知道她说的是否真实,但看她义愤填膺的样子,还是有几分可信度的。这也提醒我们广大投资朋友们,到银行存钱的时候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像理财产品这种的,尤其要投资好几万,一定要把产品说明书看清楚了,很多时候,我们都太感性了,一听理财经理讲完,觉得好,能买,就买了,看都不看就在签名处把字签上了,买上了才发现自己买错了,可这时候如果退那就损失大了。我们作为投资方,一定要有任凭理财经理说的天花乱坠,我们也毫不为之所动的定力,要有一切凭“合同”说话的理性,因为理财经理他们只是“建议”,他们不会对我们的钱负责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没那么容易买错产品了。
说到这里,我也想和朋友们再说道说道理财保险。很多买过理财保险的朋友都知道,现在但凡推荐买理财险,都会与万能险账户绑定在一起,因为现在保险公司主要推广的是年金保险,而这个年金保险是固定返还型保险,即从某一年开始每年返还多少多少钱,而返还即意味着保险公司可用来做投资的钱少了,为了把客户的钱最大限度的“暂时”留在保险公司,同时又能为客户返还的钱赚取更高收益,他们推出了年金险+万能险这样的创新型组合产品。说白了,保险公司把返还给我们的钱自动放入了万能账户里进行投资,给与我们“不确定”的收益,通常是4%-5%,这要看我们买的保险每年起投金额是多少,通常起投金额越大的,这块的收益率越高,但很少有高过5%的。
其实这是一件双赢的事,但这样做有利也有弊,我们不要随便把保险公司返还给我们的钱从万能账户里取出来(因为万能账户存取灵活),即使要取最好是五年之后取,否则我们是要掏手续费的,把手续费一扣除,收益率真就保不准输给银行一年定期利率了,这样一来就非常不划算了。而且切记,我们每次返还的这笔钱进入万能账户不是百分之百都进入的,保险公司通常要扣除1%-2%的“保障成本”的,这里可以理解为手续费,即真正为你带来收益的是扣除手续费后的净投资,而不是你的所有返还金额哦,这些在我们拿到保险合同后一定是要看清楚的。保险公司这样规定,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要长期投资使用,而且只需要承担很少的一部分成本,即给我们的收益,这也就是为什么股神巴菲特能获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要知道他收购一家纺织厂成立的叫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公司是一家保险公司,这就是他资金的强大后盾,他不用担心这些钱随时可能被撤走,相反他可以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使用投资者购买保险的钱,这简直就是“低息贷款”,何乐而不为呢?
作为消费者,我们不用去过多理会这些投资背后的本质,我们所要看中的是,我们要购买的产品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如果这款产品带来的总价值大于我们付出的总成本,那么这个产品就可以购买,否则,产品宣传的再好也坚决不碰。
而且作为投资者的我们,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即站到银行、站到保险公司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我们会变得更睿智。比如,我们去银行买理财,我们首先要想,银行是以多元化创收为目的的,先给自己打个预防针,然后再仔细了解产品,如果产品说的跟我们存款的方式不一样,建议让银行工作人员把产品说明书给我们看一下,可能这时候银行工作人员会说,我们看了也看不懂的,内容非常专业的,但保险就是保险,即使披上存款的华丽外衣,也掩饰不了保险的本质,我们从名称、从缴费上都能够做判断的。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儿吧,感谢大家关注“乐乐聊理财”,理财的道道千万条,每天学一点,用一点,时间久了总是都会回报给我们的,我一直坚信“天道酬勤”,但看你是怎么个勤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