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被“大白”暖哭的95后留学生 化身防疫志愿者回馈社会

2020-04-17     话匣子FM

上个月,从英国辗转回到上海的95后留学生曹元元,将自己26小时回国经历,包括抵达上海后体验到的防控闭环流程拍成了一段VLOG。视频中,她因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诸多暖心细节数次哽咽、抹泪,感动了很多观看视频的人。在经过28天的“双保险隔离期”后,曹元元决定加入疫情防控工作,做一名志愿者,尽己所能,回馈社会。请听记者车润宇发来的报道:

"您好,隔离点志愿者,今天海关来通知了,你的核酸检测是阴性,你可以准备离开了,离开是今天晚上9点,会有专门的人来和你对接,送你走的,好吗。"

下午3点,曹元元准时来到嘉定区某集中隔离留验点,换上工作服盘上丸子头后,立刻投入到工作中。

曹元元说,“昨天是早上7点到下午3点。来了一批新的,大概入了40几个人,就还挺忙的,还挺好的,因为我本来就是说实实在在做点事情的。”

经过头一天的手忙脚乱,此时的元元明显熟练了不少,收外卖、整理物资、接电话解决房间隔离人员的问题,还抽空写起了温馨提示语。

她说,“等送物资的时候一起递上去,我觉得这个也挺温暖的,就写的很简单,写欢迎回“嘉”,“嘉”是嘉定的嘉。“一路的奔波辛苦了”你有任何问题可以和我们前台联系这样。我想他们看了之后也会备受感动,然后之后也会更理解我们工作有些不到位,也能多一些理解。”

特别巧的是,元元现在工作的这个酒店,就是她当初进行核酸检测的定点酒店,也正是在这里她写下了:想做个志愿者,为防疫工作奉献一点。

曹元元说,“我之前就是在日记里写过,我说过我也想贡献点什么,做个志愿者啥的。哪怕减轻一个人的负担,也挺值得的。那个时候我在隔离点的时候,我也打过很多电话到前台,我根本不知道他们是志愿者,我一直以为是酒店的服务人员。”

作为从国外回来的留学生,元元十分理解回国路上的各种不易,也亲眼见证了“大白”们为闭环管理所付出的辛苦,从被服务者到志愿者,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收获的温暖传递下去:“ 现在是我帮境外归来的人员做一些事,我能更深的感受到,这个环节环环紧扣,每个环节的不容易,比如说我们前台消息出了错或者电话里和某个境外人员语气不好让她有了负面情绪,会起连锁反应,所以每个环节,再小的环节都要做的比较到位比较好,更能体会他们的辛苦。"

集中隔离留验点第二组组长姚玉莱说,隔离点一共有12名志愿者,大部分都是来自各个条线和单位。对于元元来当志愿者,起初有些意外:"能来到这边做志愿者,我觉得她应该也是怀有一份感恩的心。电话一响她都会主动跑过去接,有外卖过来,她也会主动去接去送,是一个非常热情,非常阳光的小姑娘.”

之前在视频的最后,元元说过想要报效祖国,当被问到来做志愿者是在践行这个誓言吗,她说道:

“这个报效祖国真的太小了,就是稍微付出一点,为这场防疫付出点。如果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力量,那也真的太好了。”

作者:上海电台记者车润宇编辑:李书娥责任编辑:朱颖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Zc3iXEBnkjnB-0zg4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