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1月30日,在冀中南皮村,有个名叫刘洛仁的老汉,年已六十二岁,不幸落在日寇扫荡队手里,敌人命他去填抗日军民挖成的道沟。刘洛仁说:“我要给你们填一锨土,我就是汉奸!”
敌人给了他两个耳光,他顺手还给敌人一镐。当然,他马上血流五步,尸伏大地。但在他临咽气时,还瞪着敌人说:“我老了,打不过你们,可我的乡亲,我的孩子,饶不了你们!”
这位刘洛仁老汉的话,是绝不能忘记的。与打不倒的刘洛仁相照应,安平县羽林有个赵顺通,1942年 “五一大扫荡”时,他只有十二岁。敌人包围了该村,强逼群众指出谁是抗日干部。
由于没有一人指认,敌人大怒,拉出赵顺通乱棍拷打,惨叫之声,屋瓦也为之震动。顺通的母亲在旁哭喊说:“ 别说呀孩子,咱娘儿俩死在一块儿,也不能留骂名……”小顺通死去活来五六次,始终不吐一字。
这绝不是留不留“骂名”的问题,这是为民族正气拼头颅于一掷的血心热胆,它代表着人民的深情,也反映着人民对我党我军的依靠和信赖!以此才风节所关,大义凛然。刘洛仁、赵顺通,一老一少,以平凡的普通人身份,却作为钢铁长城的基石而永志人间。七十多年后的今天回忆起来,仍令我们正气沸扬、心灵震动。
小编说:这些文字,摘自著名作家徐光耀抗战时期的记录本,是当时他目击或者听说的真事,也有稍后时期进行采访的实录。
徐光耀
徐光耀,笔名越风,河北雄县人,中共党员、作家。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195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平原烈火》,电影文学剧本《小兵张嘎》等。
文/改编自《大道低回》(徐光耀 著 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编辑/贾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