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我就要",面对孩子要,父母别说下次再买,对孩子伤害很大

2020-01-02   母婴说

相信不少家长都看过以下这个实验,科学家找了一部分年纪相仿的小朋友。让他们共同待在一个房间里。然后在他们的面前放一些棉花糖。并告诉他们,谁能坚持到下一房间不吃就再奖励一块。

有一部分孩子坚持了还没有5分钟,就忍不住把糖吃了;还有一些孩子把糖拿起来舔一舔、咬一口再放回去。

只有3分之1的孩子能克制住了欲望,成功的到了下一关。而科学家在接下来几年时间的调研中,发展能够克服自己欲望的孩子,他们成功的几率也比别人大。

这个就是著名的"延迟满足实验",结果表明:那些拥有延迟满足能力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更强

于是,看过这个实验的家长,就在平时的教育方式上有所改变。但是有一部分家长误解了实验的原理。

一位妈妈带孩子去超市,可是孩子却在玩具区迟迟不愿意离开,指着自己喜欢的玩具车对妈妈说:"妈妈,我想要这个玩具车",妈妈看了一眼,对孩子说:"家里有好多了,咱们下次再买好不好"。

可是孩子却一口回绝:"我不,我就要"。妈妈见状,想起了延迟理论,觉得如果满足孩子的想法,那将会惯坏孩子。所以,生拉硬拽的把孩子带回来了家。

可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不清楚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对自己,心里可能会产生疑问,觉得妈妈不爱自己了,所以延迟理论并不试用所有的事情。

其实,这位妈妈的做法并不是延迟满足,如果总是用这样的方法,孩子的想法长时间的得不到满足,就会失去想要表达的欲望。

当孩子延迟满足力变强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孩子在这几个方面,都会非常强大。

1.孩子自控能力变强

孩子拥有自控能力也就是拥有了自律性,如果孩子从小就能够自立,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就会比同龄人更加的了解自己的情况。

同时自控能力强的孩子在长大之后也能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优异毅力,更能够获得成功。

2.孩子的注意力更强

赵文我们提到的延迟满足试验当中也可以发现,那些可以忍住诱惑不吃糖的孩子。他们对于堂的注意力更强,这也就意味着孩子做其他的事情的时候,也能够非常专注。

所以延迟满足可以让孩子的注意力更强,在学习上更容易获得成就。

3.孩子的目光更长远

通过延迟满足的训练,孩子能够清楚的知道,他现在的坚持,在未来能够获得什么。这也就是意味着孩子的目光更加长远。

这些孩子在面对挫折,压力以及困难的时候能够表现出更强大的忍耐能力,因为他们相信前方总是美好的。

对此,不少家长可能会问,如何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呢?通过以下3个方法可以对孩子进行培养。

一、给孩子建立强大的安全感

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不但能让其拥有强大的自信能力,同时也是延迟满足力的基础。孩子只有拥有了安全感,在面对延迟的时候才能有强大的定力,不会轻易的被诱惑。

二、并不能所有的事情都要延迟

有些家长自认为学习了延迟满足力,所以在孩子的方方面面都会格外延迟,其实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在孩子的吃喝玩乐上,家长要及时地满足。

孩子被满足了之后,对于其他事情才会有充足的精力。如果这些都不能够被满足,就反其道而行了。

三、教会孩子"等待"

有些孩子天生是个急脾气,做事情不仅火急火燎,而且没有耐心。通过延迟满足的训练,能够很好的克服孩子这一习惯。比如到了吃饭的时候,孩子很着急,因为他饿了,这个时候妈妈只需要提醒:"饭很热,别烫到"。

如果孩子执意的尝试,家长也不要过多的干预,等到孩子真的被烫到,孩子才会长记性,下次也就不会这么火急火燎了。

当然我们家长也要知道,当我们要求孩子拥有延迟满足的能力时,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要更加的上心。

毕竟这一过程需要家长,长时间的参与,才能给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正像樊登说的那样,在培养孩子的过程当中,是一种双向的成长。作为家长应该享受这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