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科技大学公布2019年度"感动北科"新闻人物名单。一张张至刚至伟的面孔点亮了北科人的目光,一段段至真至柔的故事震撼着北科人的心灵。本期推送,带你走进2019年度"感动北科"新闻人物,他们都是最坚毅勇敢的北科人,是北科闪亮的星。
"感动北科"新闻人物评选活动,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品牌活动之一。自2019年12月9日发布评选通知以来,历时4个月,经过推荐、初审、展示投票、终审和公示等环节,最终有10名个人和团队入选2019年度"感动北科"新闻人物。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曲选辉教授团队,始终坚守报国初心,立足国家重大需求,独立自主致力创新。历过十多年攻关,创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特种粉体材料近终形制造新原理和新方法。该成果实现了多种高性能难加工材料的近终形制造,在成形能力和材料性能方面达到甚至超过了国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荣获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曲选辉教授团队先后与多个企业合作建立了产学研创新平台,引领和推动了我国粉末注射成形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研发和生产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高端装备、智能手机、光纤通讯、笔记本电脑、医疗器械、电动工具、汽车等高技术领域。相关技术还推广应用于其他20余家企业。近三年新增销售54.09亿元,新增利润7.05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他们将学术实力和科研资源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成功构建起一支以导师为首,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参与的科研创新团队,给学校本科生全程导师制落地落实提供了坚实的团队保障。
——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的"改革精神"
数学教研工作室于2011年3月组建而成,由数学学科老、中、青三代一线教学骨干教师构成,现有教师25人。其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1人,宝钢优秀教师4人,北京科技大学教学名师3人。
2019年,工作室先后获得"北京市工人先锋号""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第十一届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第五届全国数学微课程设计竞赛一等奖"等多项集体和个人荣誉称号。工作室教师目前指导在校本科生289人,他们在立德树人、学业指导、学术指导、规划指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让本科生全程导师制落地生根。
——为民服务、艰苦奋斗的"公仆精神"
北科大秦安扶贫团队,遵循"秦安实践出题,科大智库答卷"的基本逻辑,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加强帮扶对接,助力学校在教育、人才、产业、科技、文化等方面打造立体帮扶模式。主要举措有: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汇聚帮扶工作力量;实施教育扶贫,构建教育精准扶贫体系;开展产业扶贫,破解产业发展升级难题;加强科技扶贫,推动秦安乡村振兴战略。
一年来,学校对秦安县投入帮扶资金386.7万元,引进帮扶资金311万元,培训基层干部人数387人,培训技术人员人数1420人,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226.18万元,帮助销售农产品461.78万元。2019年,学校全面超额完成定点扶贫工作责任书各项任务,助力秦安县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学校被推荐为"甘肃省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先进集体"。国务院《扶贫开发》、教育部网站、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对学校定点扶贫工作成效进行了广泛报道。
——听党指挥,坚定信念的"铁军精神"
在国庆70周年活动中,北京科技大学2126名师生和260余名服务保障工作人员,承担群众游行"希望田野"方阵、"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阵、广场合唱、群众联欢、志愿服务等五项任务,参与到这场举世瞩目的盛典中。
参与国庆活动的师生员工放弃假期和周末,冲锋在前,艰苦训练,众志成城,用高度的政治责任、饱满的工作热情、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全身心投入国庆相关工作,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圆满的答卷,学校各项工作多次获得上级的嘉奖和表扬,并受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的集中报道。
——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万向元,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特岗教授,融合创新研究院/生物前沿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从业以来一直持之以恒,苦心钻研,用科技助力国家粮食安全,20年来坚守生物育种科研工作,在国内率先启动作物第三代杂交育种技术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用科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万向元积极参加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建立北京中智生物农业国际研究院,个人捐款200万元。多次参加我国关于政策法规、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座谈会,积极献言献策,并投身扶贫攻坚工作。得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电视台等众多媒体的广泛报道,总点击和关注量超过5万次。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杨国庆,北京科技大学金融研18班,大学期间积极投身大学生创业扶贫活动,组建孟子居创业团队,前往贫困地区进行公益创业扶贫。5年里,杨国庆累计组织28个实践团302名大学生前往十余省市的贫困县进行实践帮扶,累计帮助销售农产品300余万元。杨国庆同学的创业扶贫事迹三次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报道,两次受到人民日报报道。
2019年,杨国庆带领孟子居创业团队组织6个实践团前往贫困地区进行实践扶贫,与山东农户一起建立了孟子居花生博士科研工作站,申请成为山东省农商互联建设项目试点企业。杨国庆个人获得"山东省乡村好青年""济宁市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其创建的孟子居创业团队还获评"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
——不求回报,无论得失的"奉献精神"
自2007年以来,吴继庚连续十几年在北京科技大学老年大学任教,担任计算机应用专业初、中、高级班、智能手机专业任课教师。不计报酬,自己动手编写适合老年人的教材、课件等。
不惜时间和精力,课后免费辅导,不厌其烦答疑解惑。耐心细致、毫无怨言,从没缺过一次课,把生命中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北科大,他也把自己的余热挥洒在铭德楼,他的无私,他的奉献,他的敬业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一心育人、桃李芬芳的"敬业精神"
大学英语系党支部,植根三全育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执教原则,为学生成长成才呕心沥血。同时团队砥砺创新,不断推进"课程思政+教学+互联网"模式的深度融合,实现基层党建与课程建设的"并蒂花开",用一流的本科教学服务于全校各学科,为三全育人的目标实现做出有效的探索。
团队的团结奋进和开拓创新也换来了累累硕果。以团队为主体创建推出的"贝壳英语"微信公众号关注量高达6.4万多人,在中国大学慕课网上推出的三门慕课的选课人数累计接近70万人次,在全国高校外语教学中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为提升学校、学院声誉做出了一定贡献,成为"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的优秀代表。
——锐意进取、开拓鼎新的"创新精神"
睿羹CalmSpoo防抖餐具团队,利用专业所学研发了能为震颤患者自主吃饭提供便利的防抖餐具。团队通过两年的调研,作品不断打磨,完成了样机研发、APP开发、网站建设等,团队作品获得"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决赛一等奖、"华为杯"中国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全国决赛特等奖(亚军)、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全国五强等国家级奖项4项、省部级奖1项。
团队多次获得校内外媒体平台报道,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震颤患者。团队拥有软件著作权三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已经受理。现团队正在逐步扩大规模,争取尽快完成初代产品的患者验证。
——爱国奋进、求实奉献的"工匠精神"
赵军,1992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炼专业,2006年担任河钢唐钢公司炼铁厂副厂长职务,2013年担任唐钢炼铁部部长职务。同时,还是公司炼铁专业首席专家。2016年担任河北钢铁集团塞尔维亚公司总经理。
赵军校友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奋战在唐钢炼铁一线。他研究的十几项课题成果多次在全国冶金系统、河北省、唐山市和河北钢铁集团获奖。曾荣获"唐钢劳动模范""唐山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河北省劳动模范""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
2016年,赵军校友作为河钢塞尔维亚公司总经理,与其余8名管理团队成员,带领塞钢5000余名外籍员工实现百年钢企扭亏为盈、重获新生,使河钢塞钢成为塞尔维亚就业人数最多的企业和第一大出口企业,2019年河钢塞尔维亚公司管理团队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在历届"感动北科"新闻人物评选中,一位位师生代表秉承"求实鼎新"的校训精神,体现了北科人爱校、兴校、荣校的精神风范,向广大师生、校友及社会各界传递北京科技大学的精神内涵,充分展示出北科大人"追求卓越、勇于争先"的新时代新特质!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头条号:北京科技大学本科招生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北京科技大学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