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一转到正脸……
这大背头好像略有违和,让人有了不好的预感,果然是摆脱不了帅不过三秒的“沙雕”本质(角雕也一样)!
食猴鹰(monkey-eatingeagle),也叫食猿雕(Pithecophagajefferyi)、菲律宾雕(鹰),现在仅分布于菲律宾棉兰老岛的热带雨林中,也是菲律宾的国鸟。按照当今的鹰科分类,食猴鹰被划分到短趾雕亚科下食猿雕属(自成一属)。食猴鹰是世界上超大型掠食性猛禽之一,身长约90—102厘米,翼展可达1.85米—2.4米,体重平均在6-7公斤左右,最大雌性个体体重可超过8公斤。
如果就身长和翼展来看,食猴鹰算是现存最大的鹰,不过体重就略逊于虎头海雕和角雕(角雕和食猿雕到底谁比较大一直存在争议)。
食猴鹰在外型上有个有意思的点,当它心情好的时候,头顶的羽毛非常柔顺;当心情不好时,就会“怒发冲冠”,像外界透露:我炸毛了!别惹我!难道最早的“杀马特”发型是来自它么?
虽然以“食猴鹰”着称,但它不是真的只吃猴子。这名字源于最初研究者在其胃里发现了半消化的猴子,加上当地民众说这种猛禽只吃猿猴,形成它们偏爱吃猴子的印象,于是将其称为食猴鹰、食猿雕。
当地民众流传的故事中,食猴鹰和猿猴互为天敌。猿猴们的唧唧吱吱叫声令食猴鹰非常反感,而且食猴鹰喜欢猎捕小猿猴回去喂雏鸟。没想猿猴在雨林中非常灵活,令食猴鹰空手而归。因此猿猴也常常偷袭食猴鹰的巢穴,并且在食猴鹰空手而归的周围嘲笑。所以食猴鹰每次抓到猿猴,都会将猴子开膛破肚。
其实食猴鹰食性广泛,凡是它能够杀死的动物都有可能沦为美餐,犀鸟、蜥蜴、蛇类、蝙蝠、野兔、猕猴、猫猴等都是它的食,而猴子(灵长目动物)在其食谱上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因此菲律宾总统在1978年又给名字改成了“Philippineeagle(菲律宾鹰)”。
尽管食猴鹰战斗力不俗,在菲律宾也没有天敌,但是其处境却很不妙。主要原因是繁殖率太低及栖息地的破坏。食猴鹰有可能是世界上繁殖能力最差的鸟,每窝仅产一枚卵,还不一定能孵化。另外孵化成功后,雏鸟的存活率也相当低,而且哺育一只需要2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