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儿童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会降低共情能力

2019-11-25   中国家庭报

人与人之间交流后产生快乐、愤怒或悲伤等情绪的能力被称为共情能力。这种能力一般在儿童4-6岁时期通过与父母间的交流形成。然而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儿童共情能力的培养也受到了影响。近日,挪威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团队在2007-2012年间以1000名年龄范围在4-6岁的儿童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电子产品的使用情况与共情能力的关联性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长时间使用手机或观看电视会降低儿童的共情能力。

研究团队首先对参与调查儿童的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和场所进行记录,并测试了他们的共情能力。测试方式为参与调查儿童首先被要求倾听一个摔坏玩具孩子的话语,之后研究团队会记录他们相应的表情,并通过这些表情的不同来判断他们共情能力的高低。调查结果显示,儿童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越长,或在床上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比例越大,其共情能力越低。从性别差异看,女童的共情能力受电子产品的影响比男童更大。

研究团队的负责人贝拉·斯卡里卡表示:“儿童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会使他们只习惯于接收信息的单向交流。然而,共情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儿童与父母的双向交流形成的。因此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在无形中阻断了这种交流机制,从而对培养共情能力产生不利影响。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5岁以下儿童每日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不超过1小时。” 编译/大橙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用户可关注 中国家庭报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