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姓名:赵某某
性 别:女
年 龄:35岁
入院诊断:1.妊娠期糖尿病 2.38+5周妊娠G3P1头位 3.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病案观察记录
患者因“停经38+5周”于2019-08-18 11:20入住产一科,入院后测量生命体征,测得T36.7℃,P95次/分,R19次/分,BP112/82mmHg,患者神志清,精神可,孕产史G3P1。
产科检查:腹部外形膨隆,宫高32cm,腹围112cm,估计胎儿体重3400g,无宫缩,胎膜未破,宫口未开,完善检查,行心电图、胎心监护均无异常,B超示:宫内妊娠,单活胎,头位,胎盘功能:I+级,脐带绕颈一周,孕妇子宫肌瘤(子宫前壁可探及大小3.0*1.7cm低回声结节)。
测餐后1.5h血糖示:6.5mmol/L,糖化血红蛋白5.6%,余查血结果均无明显异常。入院后给予产科护理常规,Ⅱ级护理,留陪人,糖尿病饮食,自数胎动1小时tid,多普勒听诊胎心Q6h,及定时监测血糖。遵医嘱给予重组人胰岛素R笔芯三餐前4u及22:004u ih,完善相关检查后,根据患者病情定于次日行剖宫产术+子宫肌瘤剥除术,术中剖一女婴,体重3710g,手术顺利,术后于2019-08-19 11:15直接转入我科,产妇生命体征示:T36.6℃,P82次/分,R18次/分,BP123/68mmHg,腹部留有一腹腔引流管,管末端接引流袋,持续引流通畅,引流出红色血性液体约20ml,持续导尿通畅,尿色淡黄,给予硬腰联合麻醉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护理常规。监测产妇血糖示6.6mmol/L,给予监测产妇血糖q2h,监测新生儿血糖4.1mmol/L,遵医嘱给予胰岛素组液体静脉输入,自术后至2019-08-20 07:30产妇血糖波动于4.3~5.7mmol/L,腹腔内血性引流量150ml,于10:00主管医师给予拔出腹腔内引流管,遵医嘱拔出尿管。产妇下床活动好,遵医嘱给产妇监测血糖改为空腹及三餐后2h,产妇血糖波动于5~11.5mmol/L,乳房松软,乳汁分泌中等,宫底脐下一指,宫缩好,阴道流血量少于月经量,刀口敷料清洁干燥,自行排气排便通畅,腹软,于2019-08-22 11:00携带新生儿出院。
病案总结分析
1.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我国最常见的妊娠合并症之一。可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自然流产、巨大儿或胎儿生长受限、先天畸形、胎死宫内等。[1]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葡萄糖耐量异常。约占妊娠合并糖尿病的80~90%。我国GDM发生率为1%~5%,糖尿病孕妇的临床经过复杂,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必须引起重视。
2.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又称为纤维肌瘤、子宫纤维瘤。常见于30-50岁的妇女,肌瘤合并妊娠占肌瘤患者0.5%~1%,占妊娠0.3%~0.5%,肌瘤小又无症状者常被忽略,实际发病率高于报道。[2]
3.高龄产妇:一般医学上把大于等于35岁均认为是高龄产妇或者高龄孕妇。随着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增长、社会压力的增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及二胎政策的放开,高龄产妇也逐年增多,继而高龄妇女的妊娠、分娩、护理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根据其心理表现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高龄产妇的孕前合并症较多,孕前合并高血压的孕妇占1.3%-6.8%,合并糖尿病占0-2%,由子宫肌瘤占5%,有抑郁表现者占11.6%,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孕期合并症易增多。
经验分享
1.患者存在糖尿病,术后要评估有无糖代谢紊乱综合征,即三多一少的症状,给予适当的控制饮食量及种类,提倡低盐饮食,补充微量元素。着重观察刀口愈合情况及体温变化,防止感染的发生,根据血糖水平遵医嘱随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术后及时监测新生儿的血糖,看是否存在血糖异常现象、呼吸窘迫综合症、高胆红素血症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新生儿按高危儿进行护理,注意保暖、早接触、早开奶。
2.患者合并子宫肌瘤的护理:产前严密观察产兆,并注意病人的自觉症状。遵医嘱定时检查胎心,并教会孕妇自测胎动,协助医生做好各项辅助检查,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测量血压直至平稳。术后观察病人子宫收缩机恶露情况,并做好抢救准备;严密观察腹腔引流管放置的位置及引流液的性状、量,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注意营养剂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3.心理管理:患者为高龄产妇,临近分娩时,患者比较焦虑,表现为担心新生儿出生后的健康状况等;分娩后患者担心自己是否能管理好新生儿,自己的奶水够不够,自己是否能耐受宫缩的疼痛等,针对患者的担心,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正确指导母乳喂养。多和患者交流,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避免产后抑郁的发生。
参照文献:
【1】刘兴会,漆洪波.难产.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52
【2】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