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工作的护理朋友都知道大手术后常规会应用一种药物,那就是低分子肝素,为什么呢?
即使手术很成功,但术后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危险并发症,最常见也最易发生的莫过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了,栓子一旦形成不仅会造成疼痛、行动功能障碍,血栓脱落会造成患者的肺、脑等重要脏器的栓塞而导致死亡。这个潜在的“罪魁祸首”通过预防性应用药物和相关护理指导能很好的降低其发生的几率,那么除了应用药物预防以外还有哪些预防性护理措施呢?
首先了解一下血栓发病原因:
1.血流淤滞(血栓形成的首要因素)。
2.血液高凝状态
3.静脉壁损伤
由此可见,久病卧床、外伤或骨折、手术后、创伤、妊娠、分娩、大面积烧伤、长时间的静坐及下蹲等均可促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在这里,小编重点给大家分享术后被动病人通过哪些动作按摩双下肢来预防血栓形成的!
动作一:双足被动屈伸运动
下肢伸展,大腿放松,护理者一手握住患者足跟,另一手手握患者足背,背伸脚尖努力朝向患者保持5秒,再缓缓下压足背(跖屈)保持5秒,然后放松,双脚交替进行,持续5分钟。
动作二:双足被动旋转运动
下肢伸展,大腿放松,护理者一手握住患者足跟。另一手同样手握患者足背,以踝关节为中心,进行逆时针和顺时针360度环绕,双脚交替进行,每分钟15-20次,持续5分钟。
动作三:被动按摩小腿肌群
护理者一手托住足跟,另一手从下往上按摩小腿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至大腿跟部,双腿依次交替进行,持续5-10分钟。
以上三个小节动作由患者家属协助患者每天进行2-3次,术后6小时内可增加按摩次数。麻醉过后患者可酌情通过床上勤翻身,足趾运动,屈膝运动,直腿抬高,坐位下肢运动,深呼吸和下床活动等早期主动锻炼进行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注意事项:
1、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忌做按摩、理疗等,以免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
2、当有下肢手术或关节置换时不宜进行以上动作,根据医生建议选择适当的锻炼方式。
3、进行以上动作时,注意控制强度及动作速度,以患者耐受度为主,心肺功能不全者适当减少运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