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女孩练习跳舞,下腰后致瘫痪:学舞蹈这些误区别再踩了!

2021-03-17     喵姐早教说

原标题:9岁女孩练习跳舞,下腰后致瘫痪:学舞蹈这些误区别再踩了!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河南平顶山,一名九岁的女孩,被父母送去学舞蹈。可是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老师让下腰,结果孩子双腿失去知觉,经医院检查,诊断为脊髓损伤、截瘫。

看到孩子躺在床上流泪的那一幕,真的很让人心疼。

其实家有女儿的父母,或多或少都有这么一个想法:让女儿学习舞蹈,长大后身材好、气质好。哪怕是为了体育运动,也会偏向选择舞蹈类的运动。

父母的这些初衷都是好的,但是需要注意是:绝不能带着好的初衷办了坏事,不仅没让孩子体会到舞蹈的好处,反而伤害了孩子。

练习舞蹈的好处

6岁前的孩子,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在舞蹈的练习中,孩子的身体骨骼、韧带、肌肉都会得到充分的锻炼。

孩子在跳动时四肢舒展、促使骨干间软骨的生长、四肢加长,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可以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

舞蹈的练习可以增加身体对方位、动作节奏、速度和动作美的感受力,提高注意力、观察力和动作思维能力,孩子在跳舞蹈时需要调动全身多种感官同时“运转”才能将舞蹈完美表现出来。

孩子在舞蹈中感受到音乐和身体舞动之美,有助于形成阳光、积极、乐观的良好性格。

舞蹈的练习也会让孩子的意志品质得到锻炼。舞蹈的练习非常需要孩子克服困难、挑战自我。

学习舞蹈的误区

最常见的就是,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拔苗助长”,任何一项技能的学习都要遵循孩子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规律,不能片面追求结果。

有些父母让孩子学习舞蹈,不顾孩子的能力,请私教、报班急于求成,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每一个动作、身体的每一块肌肉在接受新技能时都有它熟悉、记住、熟练掌握的“记忆过程”,急于强调结果反而会事与愿违。

有些父母为了把舞蹈培养成孩子的一项特长,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一味的逼迫坚持,这样不仅让孩子讨厌舞蹈,也会让孩子不自信。

还有一个误区,许多父母认为舞蹈的学习越早越好。其实不然,太早的让孩子接触过于正规的舞蹈、过早的柔韧练习是对孩子骨骼发育也会起到事与愿违的反作用。适度、适时的练习有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但过于强调技能会让孩子身体承受不了、疲劳,甚至受伤。

如何选择舞蹈兴趣

孩子一出生就会对周围的声音非常敏感,听到音乐时就会手舞足蹈。如果妈妈在孕期每天听音乐,孩子在妈妈的肚子里就会熟悉并且喜欢上这些音乐。宝宝出生后,妈妈可以继续让宝贝们边听这些熟悉的音乐边扶着她们的小手边随音乐舞蹈,既锻炼了身体又让宝贝在与妈妈的亲子互动时增进情感。

孩子开始学走路时,听到喜欢的音乐时会扭起屁股,自然随乐摆动,看到舞蹈视频时会随着画面模仿跳舞,此时可以为孩子们选一些节奏明快有歌词的小儿歌,让孩子在自然舞动中让舞蹈陶冶心性。

3-6岁的孩子进入幼儿园,会有一些晨间舞蹈活动、间操活动、音乐活动、律动等等。这一时期,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在课外选择舞蹈考级、民族舞的学习,芭蕾形体的练习。

5岁以后如果孩子喜欢拉丁舞蹈,可以让孩子从基本学起,最好不要太早,因为3-4岁的孩子腿部的肌肉控制能力还较弱。由于拉丁舞是需要力量和速度的舞蹈,在学习中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让孩子身体承受不了。

4-5岁可以选择一些各民族的儿童舞蹈、增强腿部力量的小组合练习,逐步提升孩子对舞蹈的认识与喜好。

5-6岁可以在舞蹈专业机构进行舞蹈的正规练习。

在练习舞蹈中,兴趣和循序渐进极其重要。舞蹈的种类有很多,不建议过早的给孩子就规定好让她们学习什么舞种,而是遵循幼儿的兴趣,多接触、多感受最重要。

如何坚持学习舞蹈

孩子在刚接触舞蹈的学习时,会觉得好玩,但是上了几节课之后,就不愿意上了,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先问清楚孩子为什么不想学习舞蹈。如果是怕吃苦,觉得太累,那不要轻易放弃,父母可以和孩子商量以一个月为期限,或者以一阶段课程为目标,坚持下去。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会逐渐喜欢上舞蹈。但是如果一阶段课程结束,孩子依然不喜欢,父母可以和老师沟通一下,看看孩子是否不太适合学习这项舞蹈,如果不合适,就不要太勉强孩子坚持了。

陪孩子练习舞蹈,父母的心态很重要。不管孩子的情绪如何,父母心情要放平和,因为孩子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出现畏难情绪很正常,耐心陪伴是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的最好方式。

最后提示一点:孩子在选择跳的舞蹈作品时尽量避免选择过于含蓄、成人化的舞蹈,还有一定要避免高难动作的舞蹈,孩子觉得难以接受,也容易失误伤害身体。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舞蹈学习也不例外,虽然父母不会跳舞,但是给予孩子无条件的支持,非常重要。

END

为了不错过我们的推送,

请将我们设置为 “星标”或者点击 “在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e8MP3gB9wjdwRpv9p2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