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赋》:章子怡缺的不是少女感,而是能降服她的青冥剑

2021-01-12   毒药君

原标题:《上阳赋》:章子怡缺的不是少女感,而是能降服她的青冥剑

为什么国际章会在电视剧《上阳赋》上失手?一位豆瓣网友的分析不无道理:“章子怡演不好这种剧,还有个很大的原因,这剧组没人敢说她演得不好......”

文丨金角大王

编辑丨雷伊斯

《上阳赋》扑街了,可玉娇龙的心气儿还在。面对质疑,章子怡发博呼吁“不要再消费少女感”了。

结果评论区又是一阵反扑。

章子怡演电视剧,本以为是降维打击,结果却成了坠落神坛。

原因何在?也许正如豆瓣网友所说,在《上阳赋》剧组里,无论物质还是精神层面,章子怡都是权力最大的。

回首子怡这一路走来,看看辅佐她的都是什么人:从国师张艺谋到李安,从成龙到王家卫......

纵观其演艺生涯,也许,玉娇龙缺的不是一部《上阳赋》,而是那把架在她脖子上的青冥剑。

出名要趁早:19岁的谋女郎

1996年,17岁的章子怡考中戏。在初试现场,她朗诵了一首诗《如果我是一滴水》。

没成想刚朗诵到一半,青涩的她卡壳了。但紧接着,一位男考官帮她背完了全诗。

章子怡不紧不慢地向其鞠躬,并说了声:“谢谢老师帮我背完了。”

她心想:如果老师不喜欢自己,也不会帮着背完。[1]

小小年纪,毫不怵场。

就这样,拿过全国性舞蹈比赛奖项的章子怡,顺利考入了中戏表演系“明星班”。

在美女如云的“明星班”,章子怡并不显眼。老师对她的印象停留在那个刻苦、用功的“弱弱小小女孩”。

章子怡有多刻苦?起初,她在中戏极不适应,几乎到了要退学的地步。但她硬是一个人跑到火车站、医院、菜市场,去做生活观察,不断模仿来往行人。

再回到班里排戏,她什么角色都敢尝试,甚至晚上做梦时也在演戏。

不疯魔,不成活。

勤奋的章子怡很快便遇到了贵人相助。

1997年,47岁的张艺谋在拍一个洗发水广告时,初识了18岁的章子怡。

虽然那个广告合作无疾而终,但一年后,一个更大的蛋糕砸向了章子怡。

1999年5月的一天,章子怡接到一个电话。

电话那头,张艺谋邀请她出演《我的父亲母亲》中的女主角“招娣”。

这一年,章子怡才20岁,还是一名在校学生,但她对于机会的把握,绝不像一名青涩学生。

她一走进剧组,便一股脑扎进河北农村,和农民一起挑水干活。不管是擀面条,纳鞋底,还是挑水、生炉子,小姑娘每样活都干得极认真。

从小出身在北京的她,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几乎就变成了一个农民。

而这一切,也被张艺谋看在眼里。

如果看过《张艺谋的2008》这部纪录片,你一定知道国师是一个“自虐”到何种程度的导演。

勤奋的人一定也喜欢勤奋的人。在张艺谋的镜头辅佐下,一身碎花小棉袄,为爱痴狂的农家女孩招娣,用演技惊艳了一票观众。

章子怡也因此顺利斩获“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和“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拿到国内影坛通行证的章子怡,接下来更是直接向国际进军。

绯闻不断的国际章

在影坛初露头角的章子怡,第二年又被李安选中,出演电影《卧虎藏龙》。

从农家姑娘到侠影萍踪,这个转变很大,但章子怡仍以不变的死磕应对万变的电影。

拍戏时,章子怡吊着威亚往墙上撞,但她愣是不用手撑,结果胯骨处撞紫了一大片。

还有那场为影迷称道,“意乱情迷”的竹林戏。章子怡被倒吊着,底下是尖尖的竹林。下一个镜头就是拍她 吊在半空一路俯冲......[2]

来探班的章子怡妈妈,直接吓哭在片场......

这份死磕,打动了当时还在犹豫到底用不用章子怡的李安。

当《卧虎藏龙》席卷奥斯卡时,李安感叹:“都说《卧虎藏龙》成全了章子怡,其实玉娇龙也成就了《卧虎藏龙》。”

《卧虎藏龙》也为章子怡打开了西方市场,一时间,她成为各大国际电影节的座上宾,商业邀约更是不断。

从 VISA 信用卡到美宝莲睫毛膏,章子怡开始频繁担任国际大牌的代言人。

但名利场也是一个是非场。名气渐大的同时,国际章也变得绯闻缠身。

《尖峰时刻2》杀青后,22岁的章子怡在成龙47岁的生日宴上“大放异彩”。

媒体争相报道章子怡送成龙连环香吻、两人同饮一瓶水等小道消息。[3]

面对铺天盖地的八卦,一向我行我素的章子怡也不得不出面辟谣,称她和成龙只是朋友。

她还亲自飞往洛杉矶向林凤娇女士道歉。

到了2002年,章子怡又和黎明传出绯闻。娱乐新闻直接爆出“高调炫恋情挑战舒淇,章子怡火速搭上黎明“的劲爆标题。

2004年,因为演戏频繁出入香港的她,被拍到和霍震霆之子霍启山当街激吻。

至于后来,和外国男友Vivi Nevo的“沙滩门”,和央视名嘴撒贝宁的恋情消息更是飞入了平常百姓家。

除了在恋爱上绯闻不断,彼时已过而立之年的章子怡,又经历了“泼墨门”、“诈捐门”等一系列负面新闻。

人生路走到这里,章子怡既印证了张爱玲的名言”出名要趁早“,也印证了百姓的老话“人红是非多”。

缺的不是少女感,是演技

因电影走红的章子怡,注定也因电影得救。

在她人生中最灰暗的那段日子,王家卫选中她,出演《一代宗师》里的宫二。

章子怡曾哽咽地对记者回忆,拍《一代宗师》是她人生中最不顺的时候,每一天都极度焦虑。

她甚至跑去跟王家卫请假,王家卫说:我知道你在一种特别艰难的状态里。

王家卫使劲抱着她,说,“你什么时候愿意回到片场,你回来,我等着你”。[4]

于是,那个野性难驯的玉娇龙,一别经年,成了《一代宗师》里隐忍与克制的宫二。

在那场诀别戏中,叶问说:希望有一日我能再见一次宫家六十四手。

叶问假借武学问道,躲开了儿女情长。释放爱意却得不到回应的宫二,只能暗自落泪。

两人并肩走过无人街道,好一个“叶底藏花几度,梦里踏雪无痕”。

这部充满东方意蕴的电影,帮章子怡捧回了13座极具分量的奖杯,也让她收获了王家卫这样一个特别的朋友,同时还走出了那段灰暗的日子。

纵观章子怡的成长之路,还是国师点评得到位,他说:“章子怡的成长之路几乎每一步都很成功,每一步走得都很深......大家都说好像是每一个好机会都给了她, 我自己看是双重的。当然是有机会,但是我认为是她有抓住机会的这个能力。”

机遇加勤奋,这可以看作章子怡的成功密码。但是,成功只是一阵,修炼却是一生。

这种修炼有时是对他人遭遇的共情。当章子怡在当下的表演综艺节目中高谈阔论“不要拍烂片,会养成不好的习惯”时,郝蕾的反驳一语中的:

“子怡,我没你那么幸运,在很小的时候,就接到《我的父亲母亲》这样的电影,我是拍烂片长大的。”

这种修炼也是关于艺海无涯的体悟。下海电视剧,在《上阳赋》里,章子怡是否仍然怀有对演员行当的敬重?

没有张艺谋,没有 李安,没有王家卫的片场,她是否依然在和自己的演技死磕?

要知道,吐槽“大龄演员出演少女”只是观众对剧集整体不满的表征,背后是观众对演员整体演技的失望。

人当导师久了,就容易好为人师。人在神坛久了,就容易听不到真实的声音。

希望章子怡不要再纠结少女感了,还是多琢磨琢磨自己的演技吧。

参考资料:

[1]《章子怡:我不怕吃苦》,汤晓宇

[2]《章子怡:从“草根”到巨星》,李丽峰

[3]《“国际章”劲爆上位史》,万小刀

[4]《章子怡:对表演我从不惜命》,孙佳音,罗雪琴

“毒药”欢迎读者来稿,主题方向包含综述梳理、热点评论、影评等,一经采用,稿酬优厚,另有电影票、精选好书等福利相送。稿件投递邮箱:

商务联系微信:duyaos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