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则新闻争议很大。
山东枣庄67岁高龄产妇田女士剖腹产下一名女婴,田女士的丈夫,68的黄先生说:“孩子是天赐给我们老两口的,既然来了我们就会好好照顾她。”
按黄先生所说,女婴的到来,完全是意外。
一直停经的田女士因为一场大病的治疗突然来月经,然后就怀上了。夫妻二人觉得既然是上天恩赐,就将孩子留下来。他们还给孩子取名“天赐”。
医生也说孕妇如此高龄自然妊娠,母女平安,是全国首例,堪称奇迹。
按道理说,这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但,田女士的儿女似乎并不是这样想的。
是的,田女士已经育有一儿一女,都已结婚生子,大孙女今年18岁,小孙女14岁了。
对于母亲再生三胎,田女士的女儿一度表示反对,甚至说如果她坚持生下这个孩子,就断绝关系。
对于儿女的态度,不少网友表示支持。
但也有很多网友表示理解老夫妻的立场。他们想做什么别人没资格指指点点。
而老夫妻则表示,两人每个月大概会有一万多元退休金,孩子的抚养费用不是问题。他们还很乐观,说家里有长寿基因,奔着110岁去活。
这件事谁对谁错,到现在已经没有讨论的必要了。我们除了祝福应该也只有祝福了。
这两年来,超高龄生育的新闻层出不穷。
长沙陈女士52岁高龄三胎产子。
温州林女士因独生子意外去世,56岁再次怀孕。
62岁的台湾妈妈吴女士,她说36岁的女儿外出工作以后,自己生活太过孤单,就人工受孕怀了二胎。
印度安得拉邦的74岁妊妇埃拉马蒂·曼加亚玛通过试管婴儿产下一对双胞胎女婴,她说自己的妈妈可以帮她照顾孩子。
我承认这些妈妈都很勇敢。但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很多女人怀孕前时,觉得自己做足准备,其实很多时候,实际情况的残酷远远超出她们所预期的。
今天我们来谈谈超高龄孕妇生育到底需要越过哪些坎。
02
大龄父母要二胎,是头胎无法填平的坑
知乎有个问题:如何看待父母高龄生二胎?
网友@清儿无恨谈到了自己的经历。
她还在上大学的时候,父母跟她说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让她勤工俭学自己独立。所以她一直在学校学习,打工赚钱。
21岁那年,离毕业还有半年,有次她打电话回家,听到婴儿的哭声,然后毫无预兆的,她被告之多了一个妹妹。震惊之余她马上买票回家。
回到家,她问父母,为什么要二胎不跟她商量一下。父母告诉她,生孩子是他们的事,和她无关。当天,她和父母吵了一架,她气父母不把她当家人,父母不断指责她不懂事。
第二天,她回校了。她得为毕业做准备。不久,她毕业了,出来工作,待遇也不错。
这时,妈妈打电话过来说想她了,她以为父母真的是牵挂她了。于是买票回家。但回到家,她才知道父母是想要钱。
他们说她是长女,应该给家里一点补助,现在妹妹喝奶粉,买衣服买鞋都没钱了,父母又老了,妹妹以后就靠姐姐了。
她怕这种情况有一次,就有第二次,就拒绝了。想不到父母竟抢她的包包,不过她回来之前担心过父母要钱,只带了几百块在身上。
有网友觉得这位网友的做法有点过分。
过不过分,我不作评价。
但我觉得她的想法是对的。
有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有第二次就会有第三次。
一个寻常家庭,五十多岁的父母再生二胎,他们说不会依靠任何人,很多时候也不过是随便说说而已。
想想,一个五六十岁的人,生二胎,孩子10岁,她就70了。奔着100去活的想法很好,但现实总归是现实。
万一孩子十多岁的时候,他们不在了呢?又或者他们生病了,须知道老人一生病往往不会是小事。
这时候,孩子谁照顾?孤儿院吗?
或者他们也暗暗思量过,然后寄望着头胎日后能帮他们照顾二胎。
但是让与二胎相差二三十岁的头胎去照顾妹妹(或弟弟),本身就是一件很过分的事。
她还未结婚生子,就要为了父母承担起做妈妈的责任。她未来的爱人,会不会对她唯恐避之不及。
就算她结婚了,既需要照顾自己的孩子,还需要照顾父母的孩子,她又如何兼顾。
超大龄父母生二胎,真的是为头胎挖了一个难以填平的坑。父母不应该以“帮你找个伴”来为自己的自私打掩护。
姐弟兄妹做伴应该是相互需要,姐弟兄妹的人生应该是相互扶持而不是单方面妈妈式照顾。
03
超高龄夫妻要二胎,是妻子的劫
曾看过一个新闻,一个45岁的高龄产妇生二胎,因为头胎瘢痕子宫加前置胎盘导致胎盘植入这一凶险的并发症。产妇生产时,突然大出血。
第一次医生说血止不住,发病危通知书。第二次说出血已经超过12000毫升,有可能下不了手术台。
庆幸,医院经过九小时的奋力抢救,产妇在鬼门关兜了一圈,又回来了。
很开心,最后产妇被救回来。
但这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超高龄怀孕,是拿命博命的做法,这种行为对胎儿和产妇均有极大风险。
- 超高龄怀孕,容易流产和早产
有数据显示45岁以上怀孕流产的比例高达80%。产妇年龄越大,流产的风险越高。
- 高龄产妇要面对来自妊娠的并发症
高龄孕妇比年轻的产妇更容易患有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心脏病或是肾脏病等,易难产大出血,严重者不仅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还会危及孕妇的性命。
- 易产生“畸形儿”
超高龄女性,身体内的染色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或畸变。若是在这种环境下发育的胎儿,更容易出现唐氏儿、无脑儿等畸形问题。
04
大龄夫妻养育孩子,现实比你想象中更难
2009年,安徽60岁的盛女士因女儿去世痛苦不已,为了从悲痛中解脱出来,她决定再次怀孕。
为此,她四处找专家咨询。好不容易预约上国内某知名专家,却被对方狠狠拒绝:你这种想法太自私,假如你这个年龄生下孩子,你将来死了,孩子怎么办?有没有为孩子考虑过?
虽然被知名专家拒绝,她盛女士依旧没放弃,她又找了别的医院,对方答应帮她。
2010年5月盛女士早产诞下一对双胞胎。因为是早产儿,双胞胎一出生就需要通过暖箱进行重症监护。
两个孩子进保温箱,最初一天花了3万元,后来少的也要6000元。为此盛女士只能四处借钱。到她准备出院时,自家账户上还剩余6000元。
这样的景况让盛女士措手不及。
生孩子的时候她并没有考虑经济方面的问题,因为她和丈夫一直都过着富足的生活。
但孩子到来后,盛女士明显感觉到经济上吃力。医院,奶粉,月嫂,保姆,教育等每一样都得花钱。
盛女士说她并非不想省下月嫂和保姆的钱,但毕竟年龄在那,加之丈夫偏瘫(盛女士丈夫2015年突然中风),家里的生计都依靠盛女士,她实在无力应付两个孩子。
事隔九年,重谈两个孩子的到来,她说:幸福是有的,但也很短暂,幸福正在被忧愁取代。我不快乐呀,你觉得我这样的年纪在外面为生计奔波会快乐吗?回到家还要面对一地鸡毛的事情,累呀!精力跟不上呀!
她还说,当年那位冷冰冰拒绝她的专家说得不无道理。
现在的盛女士,既要照顾孩子,又需为生计奔波,跟同龄人已经没有共同语言,朋友也越来越少。
很多超高龄夫妇总有会一种这样的想法,现在我的体力好,经济也不错,孩子生出来,自然可以养大了。
其实,她们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现实的残酷性。现实生活比她们想象中要难得多。
孩子是碎钞机,也是大魔王。要养大她们,耗钱,也耗体力。但六十多岁的老人,经济收入状况是直线下降的。而体力再好,也经不起因照料孩子日夜折腾。
再硬朗的老人,都不及年轻人,毕竟岁月对谁都是公平的。
05
生孩子是女人的权利,请谨慎使用这个权利
不少超大龄夫妻在面对子女或亲朋好友的劝说时,都会说“我的人生,我能负责。”
说实话,我觉得这句话,跟小孩说“不用你管,我能自己长大”一样。
你说,大人不管孩子,他能自己长大吗?同样的道理,有些事,对于六十七岁的老人来说,即使你说自己能负责,事实上,你根本无力负责到底。
当然,必须承认,每一个女人都有生育的权利。只要她想,别人没权去干涉。
我只是想说,当你想行使这个权利上,是不是要三思而后行。
谨慎生孩子应该是一个超大龄夫妻必须有的自觉~
——————————
关于作者
番茄,医务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知名三甲医院部门主任,专注于女性自我成长,擅长用文字为读者解答恋爱、婚姻、家庭与亲子教育的困惑。公众号:遇见番茄(ID:yujianfanqie)微博@番茄的村庄,配图源自网络。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ZKdYG4BMH2_cNUg0bY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