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二病(又称初二症),是伊集院光在广播节目《伊集院光 深夜的马鹿力》中提出的,用来比喻初中二年级的青春期娃过于自以为是等奇怪言行的俗语。
说到娃的中二病啊,我们第一想到的是女娃看脑残剧啊、追星啊,男生英雄主义啊,等等等。
日本的少男少女动漫,可以说把东亚文化的中二病病症描述得非常清楚了。
虽说这是民间随手玩起来的一个词,但一说某某人很“中二”,大家马上能get到是咋回事。
不过我Bing觉得,不光是少男少女,所有无法理性客观理解现实并作出适应环境举动的思维,都可以说是“中二”的。
中二有哪些症状呢?
1)自私、自我中心过度,无法换位思考
中二病最主要的表征就是“世界是围绕我一个人旋转的”,也就是“自我意识过剩”。
著名的“明言明语”,也挺中二的
案例如下——
网友:@141214039
以前读书的时候前座的女生动不动就哭,有次哭的特别久,问她为啥哭,她颤抖着声音指着旁边一个男生说“呜呜呜……他凶我……”然鹅……那个男生只不过拒绝和她分享同一包锅巴……对的……她想吃人家男生的锅巴,那个男生没给她吃,我们都听到人家男同学声音平静的只说了两个字“不给”,于是她就哭了一下午……
网友:@378383
记得有一次坐火车,有一家人上车,大包小包的,正好坐我旁边,我看到了,就给他们往边上让让。他们家一个小姑娘,也就十一二岁吧,拿着行李对我说,放一下。我第一次没听到,她很不耐烦的又说了一次:放一下。我当时气不打一处来,瞪了她一眼啥话没说。怎么着,家里人也没死光啊,求人帮忙这个态度?
2)狂放不可一世
中二病的病患都有一种幻觉,就是全世界最帅最酷最聪明最美丽的就是自己,俺就是全村最亮的那颗星!
凡夫俗子怎么配和他们说话?怼天怼地是他们的语言常态。
案例如下:
网友:@右手月色左手时光
我儿子,绝对的中二病。你和他说啥,他都能给你怼回来,成天一惊一乍的。觉得自己全世界最牛逼,最厉害,还老把刻意我们当成是假想敌。
我看电视剧。他说,你看的什么破剧,又臭又长,品味太差了。我老公用保温杯盘手串,他一脸不屑:中年油腻男就是你这样!成绩不好,我们说他两句,他马上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样,说我们是没有爱的专断家庭,还要离家出走,特别狗血。
我俩天天被气得吐血。
网友:@王宇不可思议:
我以前也有中二病,间歇性的。问人姓名的时候,普通状态会问:“你叫什么?”中二病犯了的时候会问:“哼,还不报上你的名字!人家肯定当我是傻逼,可惜当时的我还察觉不到。幸好现在正常了!
3)刻意感动、无厘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中二病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永远活在神神叨叨的二次元世界里,伤春悲秋,戏精附体。
案例如下:
@网友:静格格:
我属于晚期,资深中二病友!有一次,下雪了。我问我身边的小伙伴:“你知道雪为什么是白色的吗?”她说:“为什么?”我答:“因为它忘记了自己曾经的颜色。”她:“……………”
@网友:左拉非
我有一个朋友,活在巴拉巴拉小魔仙的世界,还说自己可以拯救世界。比如上课迟到了,问她怎么回事,她说,自己穿越了,刚刚在梅林法师的世界呆了十年,感觉自己好沧桑,还能编出很多细节(虽然前后逻辑不通)。放学看见她在哭,问她怎么了,她说中午被她爸的小三扇了一耳光,问题是她中午就没有出学校啊,是她自己脑补出来的情节。虽然每次同学都不相信,但她一就是副确有其事的样子。我倒是觉得她情感这么丰富,可以试试当编剧了。
@匿名网友:
以前我就是个重度中二病。认为自己不是普通人,夜里一个人做着各种施法的手势,带着神的旨意,树叶啊,花啊都能与我交流,花是为我开的,雨也是为我下的。现在想想好羞耻。
总之就是无抓马,不中二:
为什么会有这些奇奇怪怪的症状?
有一个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叫皮亚杰,是一个长年研究自己家仨娃和别人家娃子行为心理的怪蜀黍。
皮蜀黍做过一个全方位“羞辱”儿童智力的腹黑小实验,叫“三山实验”。
实验材料是一个假山模型,包括三座高低、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假山。
被测试的儿童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然后面对模型坐好,再放一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边,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
大概就是酱婶的:
皮亚杰三山实验。
图片来源:Child Development Principles and Perspectives, 2005
结果他发现,娃子根本不能完成这个任务!
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三山”的形状,而不能理解娃娃看到的跟自己眼中的有所不同。
所以,皮蜀黍的实验结果就可以粗糙地证明,儿童的“自我中心”是有生理基础的。
“自我中心”狭义上其实并没有贬义,只是指由于认知能力发育水平太低,导致无法从他人的立场和角度来进行具体事物的思考。
但只要不是大脑有问题,随着年龄增长,慢慢都会摆脱这种儿童式思维。
然而广义上的“自我中心”主义,却可能会长期存在!
这就妥妥是中二病了。
很多人虽然早早就过了儿童的年纪,但思维方式上仍然非常非常幼稚。
他们并不能理解每个人眼中的世界与自己看到的存在不同,也不能理解这些不同和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利益立场相关。
这也就解释了,为啥网络上的喷子,肯定都是生活上的卢瑟——因为什么都按自己想法,而不是客观现实来,唯一结果就是到处碰钉子,积累下来,不成卢瑟那就奇怪了——中二病也是这样。
当然我们身边也会有不少在生活中成功的中二病人,不过他们一般都只有“热血”这个病症,处事绝对不会幼稚到太出格。
一旦拥有“无法换位思考”这个病症,此人注定不会成功,搞不好还会变成卢瑟。
除了不能看到别人视角的“自我中心”,到了青少年时期,娃还会陷入另一种意义上的“自我中心”主义——个人寓言和假想观众。
个人寓言是指,娃认为自己是独特的和不可战胜的,别人可能会遭受各种不幸,但绝不会落到自己头上。
这种想法往往会在遇到现实落差后,让娃做出一些非常愚不可及的甚至造成不可逆的悲剧性后果的行为,比如飚车、吸毒、自杀、不洁性行为等。
而假想观众是指觉得自己受全世界的关注,于是,面子问题就来了。
娃会以为似乎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像舞台上的主角一样,被周围狂热的观众们无微不至地关注到,说白了,就是爱演。
你以为我真的爱演啊,我只是配合下那个铲屎的蛇精病……
这还会导致娃做出一些非常夸张抓马的事儿,比如标新立异——染发,抽烟,纹身,以为这才是酷。
说完了中二病的症状,那么娃得了中二病怎么办?
1)经受几顿社会的毒打,自然就好了!
其实很多娃子中二病严重,都是因为年轻啊!没有被社会蹂躏过。
对他们来说,中二不是病,而是一种心理上的逃避,是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时下意识的本能。
就像有些人通过喝酒、打麻将或者是吸毒逃避一样,“中二”也是一样,简单说就是逃避长大。
所以想要把中二病改掉,最好的办法就是入世,去真正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好好进入现实世界,好好过好现实中的生活。
要知道,重度幻想的原因要么是对现实不满,要么就是对现实了解极其片面化甚至点化。
所以,多接触现实世界,多帮娃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减少娃对二次元和虚拟世界的接触,就不会病太深。
重在预防啊!
2)长大了,自然病就好了。
其实中二病也算是心理学上说过一种常见的过渡阶段,年轻人多少都会有。等这个阶段过去了,大部分人都会发现,你想回去,还回不去了呢!
就像一个网友说的:
小时候幻想过自己是奥特曼,现在,感觉自己是ATM,什么东西都得掏钱;小时候觉得自己肯定背负着重要的使命,现在自己背负着重要的房贷车贷甚至是笔记本电脑的白条贷。
所以想治好中二病,家长的说教是没卵用的,还是需要娃子自己去丰富阅历,自内而外地解决,太多的教化只会起反效果。
3)看开点,谁还没有中二的时候呢?
比如我写过的《进入暑假后,妈妈们纷纷解锁了刑侦技能》,妈妈们一旦戏精上身,其实更“中二”!
而且有时候娃子中二也蛮可爱的,只要不是原则上、本质上的事情,小小的“中二”一下,就当满足一下他们的抓马演员心!
毕竟再过几年,你想让他们“演”,他们也不给你“演”了!
作者丨bing
来源丨英华兰的DrB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