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父母吵架,受伤的总是孩子
夫妻之间难免会有意见上的分歧,在沟通未果的情况下,可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否则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是不可磨灭的,下面这则新闻就不禁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就在不久前的12月30日,安徽肥东县一小区发生一起惨剧,夫妻二人在家中吵架,4岁儿子意外从14楼坠亡。
据邻居介绍,当时是夫妻在吵架,老婆想跳楼,老公拉着老婆不让跳,一不小心失手将孩子弄掉下去了。
孩子父母30多岁,平日里孩子大多是由奶奶带着。事发以后,120急救车及时赶到现场,但不幸的是依旧没能挽回男孩的生命。
看到躺在地上的孩子,真的让人非常揪心,多少的责备和后悔,也挽回不了一条鲜活的生命。
这起不幸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泰国动画短片,名字叫《吵架的父母》:
故事的开始是妈妈在给女儿讲故事,女儿被故事里的情节吓得缩到妈妈怀里,妈妈轻声安慰着她不要怕。
晚上十二点,爸爸回家了,妈妈便让孩子一个人先躺着睡觉,自己就先下楼看看。孩子听闻父母在楼下大声争吵,便顺着楼梯看看情况,她猛然发现爸爸妈妈此刻变成了怪兽,纠缠在一起厮打,两只怪兽互不相让,受了伤还要继续扑上去消灭对方。
女孩被这个场景吓得慌忙跑到楼上,怪兽妈妈竟然也要咬她,她想要逃出去,房门被怪兽堵住……
不少网友看到这个动画片后,直言“真的是太吓人了”,可是这不就是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吗?
都说父母吵架,是孩子在世界上看到的最恐怖的电影,再更近一步看,如果吵架中的父母把情绪扯到孩子身上,那么孩子正是这场恐怖电影的角色之一。
蒙台梭利说过,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的一生,也决定他的一生。
父母吵架,受伤最大的却是孩子,爸爸妈妈狰狞的面目在孩子的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这种恐惧会深深刻在孩子的心里,成为无法愈合的裂痕。
2.当父母吵架,孩子在想些什么?
一般说来,父母吵架大致有两种类型:
一是感情破裂的攻击式吵架。为了离婚,来回拉扯,往往会用最恶毒的语言攻击对方。
二是感情尚可的争辩式吵架。为了一点琐事,一定要争谁对谁错,失控的情绪让家里弥漫负能量。
无论哪一种吵架,对孩子的伤害都不容小觑,俗语说:城门失火,殃及鱼池。一位网友曾在知乎上这样诉说他的心路历程:
自打我记事的时候,爸妈就一直吵架,两个人总是喜欢用最狠的词去骂对方。吵得凶的时候不是摔碗摔筷,就是砸电视机冰箱。 争吵声加上哐当哐当的声音,让我不自觉地蜷缩在房间的门后发抖,我觉得无力、无奈。 因为那个时候在他们看来,我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存在。现在,30多年过去了,那种场面到现在我都记忆犹新。 因为在这种环境下长的,我特没安全感,不敢相信他人。我自卑、敏感、偏激、孤僻又多疑,胆小的我又很暴躁,一遇到事情,常常会控制不住自己自残。 我自杀过,最后也因为害怕没有死成。 我很害怕自己以后的生活会和他们一样,所以我不敢去谈对象,不想要家庭。 有时候,我也意识到自己的心理是扭曲的,却没有办法改变,这种无奈与挣扎,却让我感觉更加痛苦。
父母经常性的吵架在他的心里埋下了自卑、暴躁、敏感、胆小、多疑的种子。
另外,童年时期生活在父母经常争吵环境里的孩子,可能会出现错误的认知,认为遇到问题谩骂和暴力是可以解决问题的,这对于孩子以后的人际交往没有一丁点好处。
3.父母吵架时,如何降低对孩子的伤害?
最好的办法是,尽量避免当着孩子的面发生激烈的冲突,要吵去没孩子的地吵去。
但是万一哪一天情绪上头刹不住,当着孩子的面吵了怎么办?提醒大家在孩子面前吵架时,尽量注意这两点:
1、不要让争吵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不升级为肢体冲突,不打砸东西,不人身攻击,不谩骂。父母不要认为感情是两个人的事,便相互攻击、谩骂,这对孩子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将终生难以弥补。
2、更不要牵扯孩子
不在孩子面前一味说对方的坏话,不让孩子评价对错,不拉孩子“站队”,影响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
当然如果真当着孩子的面争吵了,更重要的是收拾残局,做好对孩子情绪的安抚工作,电影《怦然心动》里父母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因为父亲一直攒钱照顾傻弟弟,女儿朱莉被朋友嘲笑,妈妈为此与丈夫大吵一架,这是父母第一次当着女儿大吵,朱莉吓得哭了起来。 看到难过的女儿,夫妻俩分别找到女儿,向她道歉。 爸爸说:对不起,孩子,这不是你的错。 妈妈则告诉朱莉,自己其实非常爱父亲,因为他的坚强善良。
他们在争吵之后对孩子心灵的抢救是完美的,因为他们让孩子知道:
第一,爸爸妈妈不是因为你而争吵;
第二,爸爸妈妈不想让你受到任何伤害,只是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第三,爸爸妈妈彼此之间还是相爱的。
世界上没有哪对夫妻是完全和谐的,区别是,夫妻之间在争吵之后,是否愿意把消极影响降到最低,去修复家庭关系。
当然能不要吵架就不要吵架,因为人与人之间缝隙的产生,往往是因为不再好好说话,夫妻也是如此,不仅伤害了对方,更是伤害了孩子。
有话好好说,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为了不失去在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