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第一神文刷屏,论导师崇高感与师娘优美感,斯文扫地

2020-01-13     睁眼看教育

1月12日,一篇冷门专业的“学术论文”引起了热议,这是一篇2013年发表于北大核心期刊《冰川冻土》的文章,但是这篇文章内容通俗易懂,引用了作者导师和师娘的故事来论证,这种“马屁”也是奇观,很多人都说这篇文章不应该发表在学术期刊上,应该去知音、读者上面发表。

主要是作者的身份是博导,作者的导师是院士,并且当时文章在发表的时候,其导师正是这本期刊的主编。没想到这篇文章七年后被翻了出来,后果还不得而知。

从内容来看,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导师的崇高感,找了导师参与科学计划的一些事例;而在写师娘的优美感中,则是让人拍案惊奇,这似乎某个中文系的才子所写,看一下写师娘的第一段:

“师娘美,其风姿绰约,雅致宜人,当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除了模样端庄,神情秀越,禾农而不艳,美而不骄外,师娘处事还有一种幽婉的态度,无论如何急事,她总是举止得体,毫无疾言令色,宛如丁香花开随风飘,优美感四溢.师娘现在尽管年龄已大,但风韵依然高绝,形象更显雍容华贵.在师娘的优美中潜伏着女性的大道之美,这远远超过了她的外表形体美.这里提取师娘生活中的二三事,希望能勾勒出其大道之美的轮廓”。

还有“师娘美丽如花,但与花不同,她能细水长流,所以能长开不谢。”“师娘美丽如花,但与花不同,她能见利思义,所以有最会当夫人的美誉。”

论述导师和师娘的天人之际:

“青山需有绿水伴.山没有水,如同人没有眼睛,似乎少了一些灵性。有青山方有绿水娇艳,绿水亦靠青山而灵;导师如青山高耸入云霄,师娘犹如青山上的绿水绕溪,催开着青山上的桃红柳绿。只有永不离,才能长相思;只有长相思,才能永不离。导师拉煤日,师娘守望时;导师荣耀日,师娘相伴时”。

导师日出其中高士卧,师娘月明林下美人来;

导师忧天下之志,师娘虑大家之心;

导师移山造海在胸怀,师娘布衣围裙生光辉;

导师挥毫落笔如云烟,师娘恰如玉树临风前;

导师人老志亦轩,师娘人老韵亦绝;

导师青山不改千年色,师娘绿水长流万木春。

这些组图合起来,也能看到一些公共底:

导师的色即是空,师娘的无才便是德;导师学海驾云涛,师娘锅碗瓢盆曲,都有坚忍不拔之毅力”。

这也说明了在学术界混,还是需要有实力的。

论文中还有一段话仿佛预见了未来:“治大国如烹小鲜”是个经典的大和小之间比喻的故事。导师很喜欢这个比喻,他在当全国政协委员时曾将这个比喻作为提案的一部分,说明科研考核要改革,要给科研人员减负,不要动不动就检查.事不亲历眼不明,以前我也笃信“治大国如烹小鲜”是指科研管理不能乱折腾,但我最近自己做饭吃,烹过鱼,看法因此发生了变化.我的切身经验感受是,烹小鲜最要掌握的是时机,掌握不好鱼会弄焦.我做鱼是个新手,因为担心鱼这边水深火热,焦头烂额,那边冰肌玉骨,清凉无汗,所以老是翻动鱼.最后的结果尽管鱼是翻烂啦,但肉是烂在锅里面,味道不佳但还可以吃,略胜于烧焦了浪费掉”

把做鱼看成拍马似乎更是真实的写照,要掌握好时机,结果没想到七年后,被人翻了出来,结果现在作者的感受估计就是“水深火热、焦头烂额”。

在第二篇文章中,作者还说:“导师和师娘的生活和工作,确实为我点亮的一盏人生醒悟明灯.发现生活中这些美好的我,是不是最有福气的人我不知道,但现在确实有了“不知仙远近,但觉神清爽”的感觉”,最后还为导师作《闲想鹤仪形》诗一首,可谓文采出众。

《闲想鹤仪形》

[导师上海人,国栋之名实.手持倚天剑,学海驾云涛.移山造海画,天工清新诗.师娘慈溪女,容德美如玉.守着芙蓉剑,厨房舞翩跹.锅碗瓢盆曲,春水绕溪歌.上海来兰州,修身在寒旱;眨眼五十年,才美始外现.双剑昭日月,正气壮山河.舒之济众人,卷之善一身.小可以明大,小家可喻邦.诗歌和谐家,理堪当榜样。

弟子徐中民,立志求上进.心高天地阔,四顾路太多;茫然无所从,提携仗师恩.泰山悟道后,眼界始开阔.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乃知天下才,所识远未博.天工施造化,万物感阳春;我在楼台前,悟出鸳鸯剑.心中喜不禁,草书要疾进.二把都拿来,铸造成一剑.不知是雌雄,暂号鹤乘云.练后知好处,神清气也爽.不悲修炼苦,且把真情吐.练好鹤乘云,好处实在多.一式能自省,定好人生位.二式安本分,本职成义务.三式练要勤,十年铸剑.四式理气清,才华如斗增.五式知心静,烦恼不粘身.六式长见识,易现事本末.七式开胸襟,江海纳百川.八式增猛志,天边要留名.九式要看透,身体是本钱.十式明大道,一切归自然.鹤乘云十式,招招很平常.但要得精髓,却需十年功.此剑在人间,邪气要收形.此剑在胸中,正气当浩然.个人的经验,号召大家练.大家一起练,要共享经验.强身又健体,人生路也清.不用泥沙底,苦苦把珠寻.练好幸福剑,四海任你行。

绿水伴青山,好事常成双.佳庆双喜日,桃李开心时.先赠诗一首,供导师下酒.再拿云一片,师娘当围裙.导师和师娘,风景要品尝.有人理源流,自有后人传.二十年以后,要来饮美酒.看我形意拳,怎比圆圆曲。]

这诗还真的挺有文采,让我自叹弗如!看看这句“个人的经验,号召大家练.大家一起练,要共享经验.强身又健体,人生路也清.不用泥沙底,苦苦把珠寻.练好幸福剑,四海任你行。”是不是感觉挺有先见之明的。

这则神文刷屏之后,许多人还调侃我要向这篇论文的作者学习,写点让导师“龙颜大悦”的文章,让我能够时常“简在帝心”,可笑,我是这样的人吗?实际上真相就是我还真写不出来这样文笔的文章,惭愧,惭愧!

不过,从这位作者的经历来看,用学术论文来拍马屁始终会翻车的,毕竟学术论文都是白纸黑字的发表了出来的,在网络上都可以检索到,这两篇文章我估计之前都没几个人看,我是在今天中午(13日)去知网再次检索下次,才发现下载次数不到500次,当然可能万方、维普等网也有下载数据,但是这个下载量确实不大,还引用了7次,7次中4篇学术论文,3篇硕士毕业论文,在4篇学术论文中,3篇文章都发表于这个《冰川冻土》上面,还有作者的另一篇,估计是为了提高自引,这样来看,这本期刊质量真的堪忧啊!

所以,学术界很混乱,有文化的人是最要脸的,有时候也是最不要脸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T-gom8BbDmBVZuP8L-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