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虎添翼!AI等黑科技为其保驾护航

2019-12-12     央视经济信息联播

上个世纪末在我国东北虎、豹一度消失、濒临灭绝。而近些年,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改善了虎豹的生存环境。如今,虎豹种群又重现在我国东北林区。现在,我们通过科技的力量,不仅可以实时看到虎豹的活动情况,还能够观测到它们栖息地的细微变化。那么,“王者归来”到底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


虎啸重现山林 国家公园迎“王者归来”


近些年,研究人员发现东北虎和东北豹的数量稳定增长,到东北林区定居的雌虎数量持续增多,虎豹种群正在得到有效恢复。


国家林草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副主任 冯利民:那只应该是一只雌虎,这两只是它带的,昨天晚上的一个痕迹,这是一个掌垫,这是四个指垫|从这个新旧程度上看应该是昨天晚上出现的————



冬季,这里刚刚下了一场雪。

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记者看到了大量珍贵影像,这些数据让科学家们更多地了解东北虎、东北豹的活动轨迹和生存状况,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专家介绍,老虎夜间活动居多,在夜晚它的视力非常好,四处在寻找着猎物,尤其晨昏十分活动频繁。

虎豹位于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顶端,在其栖息的自然生态系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精准打击盗猎 生态保护用上黑科技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首次实现了对自然生境下野生东北虎豹生存状况的实时监测,那么除了能看到这些平常根本难以看到的真实的野生动物生存状态以外,它还能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
加强对东北虎、豹栖息地内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科学系统研究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一大特点。

区别于其他保护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打破传统的保护模式,融入互联网、现代通讯、AI和大数据等科技力量,在辖区内一些盗猎严重的地区、动物迁徙通道都安装了实时监控设备,精准打击盗猎。有了森林里的“电子眼”就可以实现看得见虎豹、管得住人。
以往打击盗猎全靠人来巡护,上山清山清套,多方发动力量,而今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完全颠覆了以往的保护方式。
这是2019年5月,一名进入保护区核心区偷猎的人员,担心自己被照相机拍下来,而直接偷走了相机,没想到这一切,都被实时传回了监控中心,不久该犯罪嫌疑人就在内蒙被抓获。实时监控设备对非法盗猎人员产生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 李平 :有违法或者是盗猎的这种嫌疑人的时候,(监控中心)第一时间会向我们的森林公安部门和我们保护部门报告,然后我们也形成联合,联动,这种打击力度也会较往年会更大。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未来将安装三万个摄像头,通过实时传输技术实现全区域监控。


国家林草局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专家组组长 葛剑平 :相比与人力成本,这个投入成本还会节省很多, 一次性投入了。


完善国家公园体系 留下珍贵自然遗产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地跨我国吉林、黑龙江两省,东部与俄罗斯豹地国家公园相邻,面积1.46万平方公里。但是曾经多地区、多部门的管理难度很大,为了适应这片森林的保护地位,需要走出一条体制改革的新路。


在我国同时有野生虎、豹种群同存的区域,目前仅剩东北这片林区。


国家林草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副主任 冯利民: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正好处在亚洲温带针阔混交林长白山系北部,这个地方孕育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东北虎豹公园)还保存着这样完整的生态系统,在中国乃至在全世界都是十分罕见的。


丰富的物种,是珍贵的生态资源,而虎豹被誉为是森林系统稳定的风向标,虎豹种群数量得到恢复,将意味着森林生态价值的巨大提升。

长期研究虎豹的专家葛剑平教授通过多年研究,向上级部门建议能将虎豹所在的这片林区能提升到国家层面的保护地。


2017年吉林珲春、汪清部分地区,黑龙江的四个林场都划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是国家公园体制的核心内容,国家公园正式在这样的背景下营运而生。


国家林草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副主任 冯利民:巨大的改变。老百姓到各个政府观念产生极大改变,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全社会的共鸣。


保护级别提升,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保护共识,建立国家公园治理模式,在国家公园内逐步建立国家级监测平台、大数据管理平台,实施统筹管理。

在保护投入上,加强科技资金的投入,建立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的资金保障机制,将国家公园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国家公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唐芳林 :通过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从空间上解决了自然保护地分散和栖息地破碎化的问题,体现了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整体的理念。从管理上就解决了多头管理交叉层面问题。保护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4aKAW8BMH2_cNUgnD_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