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关注“黑猫的厨房”的人,怎么吃都不会胖!
公婆退休后一直在老家生活,每年倒也会抽时间来南方转一转,看看儿孙和子女,但一起居住时间久了,他们还是觉得不习惯。不是有那么一句老话吗?“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居住环境再好,还是觉得自己住的地方最有亲切感。
趁着年底这几天放年假,我就顺便回婆家看看他们,住上几天。也还没敢提前告诉他们,就是怕两位老人提前张罗太多,都是提前一天才告诉婆婆。婆婆是个勤快人,做事情利索得很,知道我要回来,也还是买了不少我爱吃的。一日三餐全张罗好了,吃着早餐就问午餐想吃啥,这几天在家里长了好几斤肉,愁啊,但是也不能辜负了婆婆的一番心意,总叫我:多吃点,多吃点!
山西是个面食大省,而且做面食的花样还特别多,在以前旧社会的时候,普通山西人家的农家妇女手里,至少会懂得擀、削、拨、抿、擦、压、搓、漏、拉等等这些基本的面食做法,而且从面食的搭配和造型来细分的话,一个月不重样不是什么难事。但是我还是喜欢吃一些普通的家常山西菜,例如熬点小米粥这样的。
小米,是山西的特产,好喝的小米粥有特别浓厚的一层小米油脂在粥面上,而随着年纪渐长,也为了饮食均衡,婆婆都会在小米粥里加上一些红豆、绿豆、大枣、山药这些,熬成一碗浓浓的配料特别多的小米粥。
婆婆说,以前大家吃排骨都只会和土豆焖炖着吃,在广东吃过糖醋排骨后,公公一直很喜欢这做法,所以回来她也学着做这道菜。但今年排骨涨价不少,看到我回来了,赶紧做几道我也喜欢吃的菜。
在北方,冬季的绿叶蔬菜似乎比较少,大都是上海青小白菜,和新鲜香菇下锅炒一炒,虽然清淡,但营养和味道一点也不差。公婆年纪大了,现在吃东西的口味都比较清淡,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喜欢吃咸口的,炒菜的时候盐也放得少了许多。
山西人的家常菜里总少不了几样凉拌菜,都知道山西是以陈醋出名,所以在婆婆家的三餐里都有这样的凉拌菜。婆婆也学了一道【蕨根拌黄瓜丝】,和川菜不一样,只是不会放太多辣椒油,调味是基本相似的。
西北地区很多各种卤肉、酱肉店,大都是以牛肉为主,酱牛肉也都是在熟食店里买的,而酱肉的味道好不好,自然由附近街坊四邻回头客的口碑来定了。这种酱牛肉挺方便的,而且卫生干净也看得见。
主食离不开面,婆婆知道我喜欢吃包子,提前包了两种肉馅的包子,一种是胡萝卜羊肉,一种是白萝卜猪肉,朋友们都说,这婆婆勤快,也知道疼媳妇,关系真不错。
黑猫的厨房,美食专栏原创作者,图文原创,盗图必究!
与你分享每日家常菜和一日三餐的细枝末节,认真生活,好好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