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知识第37讲:遇上这三种茶,别买,哪怕是古树茶也一样

2019-06-22   普洱茶堂

这是2019年

王小团分享的第75篇原创文章

本文由普洱茶堂(puerchatang)原创,

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买普洱茶,你最注重什么因素?

将这些答案进行汇总,不外是“山头”、“树龄”、“年份”。

三个因素,说尽普洱茶百态。

普洱茶山头林立,是不争的事实。普洱茶,还有千寨千茶,千茶千味的特点,将普洱茶的所有山头都喝遍,并不是容易的事儿。

说穷尽毕生精力,也不为过。

树龄,无需多说,这些年的古树茶,那叫一个风生水起。

都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旦普洱茶与“古树”二字有所牵连,身价百倍都不止。

正因如此,古树茶让普洱茶的市场,稍显鱼龙混杂。

至于年份,也无需多说。自从“越陈越香”这个概念横空出世后,人人都喀什追求老茶。

仿佛老茶,才是这世上第一好喝,最有收藏价值的茶。

于是乎,茶客们将目光,都聚集在“山头”、“树龄”、“年份”上,寻寻觅觅。

可普洱茶的选购,真的只看这三个因素,就够了吗?


普洱茶再老,树龄再老,终究是要用来喝的。

不论现在山头概念、古树概念炒的多火热,但我们别忘本,普洱茶的根本,还是茶叶。

何为茶叶?

它是中国传统饮品。

即为饮品,入口后的体验,最为重要。

茶在口中的表现不会骗人。

而影响一款普洱茶口感的因素,不止山头、树龄、年份。还有工艺、仓储等因素。

工艺,影响普洱茶的口感环节,不在少数。

鲜叶 摊晾 杀青 揉捻 晒干 称重 压制 晾干 包装

比如,生茶工艺中的杀青,对品质影响深远。


杀青过头的茶,不建议买!

杀青,是制茶的关键步骤之一。

杀青的原理,也比较简单,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

同时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的一种制茶步骤。

杀青,要杀透。

杀青到位即可,却不能过头。

如果杀青过头,这款茶基本报废,没办法实现长期保存。

这是因为杀青过头的茶,酶的活性被大大破坏,影响后期转化。

这样的茶,即便存上N年,也不会有什么好的变化。

纵使是古树茶,也不再具备收藏性。

它就像是一座空城,内质虚浮,没有实质性的好味道。

杀青过头的茶,当年喝喝也就罢了,至于久存,长期存,还是不要了。


揉捻过度的茶,也不建议买。

揉捻,是茶叶制作工艺中的重要一环。

揉捻的作用,是让茶叶成型。

经过手上动作的揉捻,茶叶从叶片状,逐渐成为条索状,这就有我们看到的普洱茶,如绳索般细长。

如此一来,可以改变茶叶的空间占有率,让茶叶变小。

与此同时,茶叶中的细胞内液溢出,附着在茶叶表面,形成独有的品质特点。

这些细胞内液,在茶叶的表面,参与缓慢的氧化,并且因为揉捻,茶叶的果胶溢出,能让茶汤变得更加醇厚,甘甜,入口顺滑。

但揉捻,要拿捏到位。

揉捻过头,也不行。

揉捻过度,会让叶片叶片失去活力,变得不再鲜活,没有活性的茶,喝着无趣。

同时,因为茶揉捻过度,也会导致茶叶的滋味释放迅速,茶会变得不耐泡。

不过三五冲,茶就没滋味。

同时,茶叶的内质过度消耗,也不利于后期的陈化。

内在物质消失的茶,存上十年,仍旧是毫无价值。


存储失利,茶叶有异味,不建议买茶!

老茶虽好,可也要看仓储情况。

仓储不当的普洱茶,当然没有购买价值,入手后,也只是徒劳无功。

尤其是仓储失败,茶叶出现了发霉的情况,这类茶,并不建议茶友们购买。

已经变质的茶,像是得了绝症,即便是华佗扁鹊,也无法再拯救。

发霉的茶,该如何对待?

一是不买。

二是丢弃。

壮士断腕,舍弃这些发霉的茶,总好过喝完之后,身体不适要来得强。


普洱茶的选购,是门综合学问。

买茶,不能只认准山头、树龄、年份,更重要的是,不能忽视工艺和仓储的重要性。

一款普洱茶,纵使它是古树茶,山头好,但因为工艺不佳,也没有仓储价值。

唯有将这些指标都照顾到,才是喝茶的正确选择。

全文完!

本文归普洱茶堂(puerchatang)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