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上周六(7月18日)出梅,第二天,杭州就迎来首个高温日,最高气温35.7℃,天空还出现“日晕”;
谁知到了昨天,天气又任性的凉快起来,傍晚起还下起了大雨,最高气温降到26.1℃。
这忽高忽低时晴时雨的天气把杭州的桂花都搞蒙了,以为秋天来了,少儿公园的早桂居然开!花!了!
这株明星桂位于少儿公园西南侧主园路上,向来以开花早著称,近几年已连续领衔盛开,算是提前给广大市民朋友发送的甜蜜福利。
为什么少儿公园的桂花开花这么早?
众所周知,今年杭州度过了一个超长梅雨季,雨水充足,二十几度的适宜气温天数较多,前几天又碰上出梅,气温升高,时晴时雨的天气使得空气中水汽充足。
这株明星桂地处绝佳的地势,这里水汽更易集聚,十分有利于桂花花芽发育,催促花苞盛开。
再加上这株明星桂的品种属于早银桂,是桂花品种中开花比较早的品种,近日昼暖夜凉的反差温给它传递了一组假消息,让它以为秋季到了,急不可待地探出头来。
记者翻了下近7年来少儿公园这株明星桂的开花记录时间:
2019年是7月16日;
2018年是8月30日;
2017年是9月5日;
2016年是9月4日左右;
2015年是8月28日;
2014年是8月17日;
2013年是9月8日。
去年和今年的开花时间都比较早,都在7月。
那么,现在花开得怎么样了?
得益于最近的好天气,这株明星桂的花苞一天一个样,7月19日尚且娇羞裹着黄褐色素衣的铃梗,昨天竟已经露出淡黄色的小礼服,深一处,浅一处,密满枝头。
凑近一闻,满鼻清幽淡雅的桂花香,没错!是我们熟悉的味道。
那么,眼下已经到了最佳赏花期吗?用专业人士的话说,昨天已经从“铃梗期”逐步进入“香眼期”,“香眼期”仅维持半天至一天的时间就进入到最佳观赏期了。
目前,园区只有这一棵“明星桂”开花,之后杭城将回归高温天气,这可能会对桂花树开花有一定影响。
确实,杭州市气象台说,明天,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明后两天,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热,高温或将返场,白天最高气温可达36-37℃。
周五到周六,由于副热带高压再次南退,会有一次雷阵雨天气过程。周日将迎来二伏,“大暑+中伏”,让人只想“空调 wifi 西瓜 …… ”
所以想要在夏季闻到秋天的味道,可要抓紧去看。 下一波桂花将在9月上旬到中旬开放,到时候,杭城飘香,甜蜜翻倍!
另外,杭州自7月16日入伏以来,喜热的西湖荷花,就进入了最佳观赏期。
图片来源:@断桥里尔
据悉,西湖荷花最集中的区域在北里湖,从断桥出发沿着北山街一直向西直到新新饭店,这条荷花路永远不缺人气,也是摄影爱好者的最爱。
图片来源:@断桥里尔
据介绍,目前西湖景区荷花种植面积160余亩,460多品种,花期将持续到9月初。
【新闻+1】
结束50天超长梅雨期
高温、台风天气即将来袭!
昨天上午10点,浙江举行2020年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对刚刚过去的超长梅雨期情况,做了详细汇报。
“历时50天的梅雨期终于过去了。在这个梅雨期,我们见证了多个历史‘之最’,我省连续遭遇9轮强降雨过程,新安江水库水位创历史最高水位,建库以来第一次开9孔泄洪,省防指首次启动钱塘江流域防汛Ⅰ级应急响应。”省防指办常务副主任、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赵孟进说。
据了解,今年梅汛期的主要有入梅早、出梅迟、梅雨超长超量的特点。5月29日入梅,7月18日出梅,梅雨期50天,比常年偏多20天,列1951年以来梅雨期第6位。
全省平均雨量548毫米,其中浙中北达633毫米,为1951年以来历年梅雨量第一位。苕溪、杭嘉湖东部平原主要江河站点高水位运行时间长,浙西、浙中北地区山体土壤饱和度高、防汛压力大。
在第8轮强降雨期间,新安江水库水位持续上升,最高水位达108.39米,超历史最高水位108.37米(1999年6月29日),新安江水库建库61年来首次开启9孔泄洪。省防指首次启动钱塘江流域防汛Ⅰ级应急响应,全力应对钱塘江流域性洪水。
视频来源:杭州发布
从常年情况来看,7月份应该有不少台风生成或是登陆我国了,今年为什么台风生成偏少、偏晚?对后期影响我省台风的趋势怎么预测?
对此,省防指办副主任、省气象局副局长王东法表示:今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只有两个热带气旋生成,其中一个登陆我国,均较历史同期偏少。
主要原因是:2019年秋季厄尔尼诺事件发生,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西伸脊点偏西;南半球冷空气活动偏弱,导致越赤道气流偏弱,赤道西风位置偏西;南海和菲律宾以东洋面的海平面气压异常偏高,不利于对流发展。
“前期台风偏少并不表明后期台风不活跃,夏末到秋季,随着海温和大气环流的调整,形势会发生一些变化,还是需要提早做好预防。
预计夏末到秋季,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区域生成的台风数接近常年,热带系统和台风将逐渐活跃,强度接近常年或偏强。”王东法说。
此外,在经历史上最暖冬季后,今年上半年的气温也比较偏暖。那么今年三伏天高温酷暑的情况又如何呢?
王东法说,我省今年上半年气温异常偏高,下半年气温可能会有起伏,但全年气温偏高的状况很难改变;
梅雨季节结束后,一般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我省高温最集中的时段,这段时间我省出现大范围高温的概率较大,特别是浙西南高温持续时间较长;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增大,极端高温出现的可能也在增大;高温酷暑的情况主要看副高的强度和位置。
预计出梅后,我省北部受梅雨带南缘的影响,仍多阵雨天气,以间歇性高温为主;浙西南地区以局部雷阵雨天气为主,以持续性高温为主,局部可能出现39-40℃的高温。
来源:时报记者 周淳淳 韩中美 通讯员 周杨 楼卿磊 孙佳怡 赵军
编辑:孟泓颖
转载须申请授权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