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观众意难平,叫“换人必扑国产剧”

2020-07-20     第十放映室

原标题:有一种观众意难平,叫“换人必扑国产剧”

2017年暑期档,天下霸唱小说改编的《河神》第一次登陆荧屏。

这一年,由它带来的旋风等级,直逼后来的剧王《白夜追凶》。

近6万人送上五星好评,豆瓣评分定格8.2,播放量累计17亿。

口碑与播放量双赢的佳绩,让《河神》一跃成为年度现象级。

尽管当时身为男主角的李现,并未因这部剧彻底走红;

但小河神郭得友,无疑让不少人了解到了他的演技。

时隔三年,《河神》的续篇《河神2》再度归来。

然而不似前作热度的持续发酵——

《河神2》虽已播出过半,但播放量仍不足300万。

而它的豆瓣评分,也仅停留在2万观众给出的7.5分。

两部作品一个妈,口碑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矛盾,还是集中在了男主演的更换上。

第一季里,饰演郭得友的李现,这回没能再续约津门天团的探案之旅。

而是换成了另一位观众熟知的演员,金世佳上马。

一把好牌在手,《河神》系列却剑走偏锋地换掉了主演。

续集为数不多的讨论,几乎都聚焦在了两代小河神之间。

金世佳是否具备了小河神的灵气?

他是否还原了前代小河神的痞感、苏感、粗糙感?

最关键的,是观众究竟能否接受这个新面孔、新河神?

类似以上的种种挣扎,相信早就在大多数观众的意料之中。

毕竟续集换演员,尤其还是换举足轻重的男主演——

对一部热门IP来说,必将都是挑战观众与自身的冒险之举。

换角之争下的“风声”

“《河神》让李现小爆,有了事业小高峰。结果到了第二季,他拍屁股走人了。”

“演了韩商言,火了现男友,片酬水涨船高,自然要拒绝没什么钱的小网剧。”

不论是续作开机前,还是续作开播后,类似的论调随处可见。

诚然,对于李现本人而言——

《河神》的确是一部意义非凡的作品。

第一部播出的时候,正值“网剧爆发的元年”,2017年。

彼时,李现还只是演艺圈的小透明。

导演田里,也刚从国产恐怖片里爬出来,对拍网剧没什么经验。

主创全员皆“素人”,糊剧必备要素算是有了。

但因为想象力的碰撞,《河神》得以咸鱼翻身。

在天下霸唱的原版小说里,对小河神郭得友的性格描写寥寥无几。

可在李现和导演的构思中,这个角色得到了更多的润笔。

从发型上的编小脏辫,到面部细节的歪头痞笑——

两人 为郭得友量身定做了一个出格,但不出戏的荧幕形象。

《河神》的一炮而红,让李现也受到不小的关注。

随后又迎风出演了《亲爱的,热爱的》,成功晋升顶流。

这年头,人们对“流量”总抱有应激反应,更别说是流量中的“顶流”。

《河神》换角事件的第一大争议,便是围绕着李现展开:

当人们体感“现男友”火了,又发现他不再出演《河神》系列。

钱不到位、人飘眼光高的“忘本”言论,应运而生。

可事实上,《河神2》开机时间,是18年11月。

而让李现真正大爆的《亲爱的,热爱的》,19年7月才开播。

前后相差8个月,并不存在“因为火了,所以要求高了,然后拒演”的逻辑。

除了前代河神引发的争议,二代河神在接棒时也收获了不满。

由于“新河神”金世佳在接受采访时,曾明确表示:

筹备第一部时,剧组就拿剧本找过他。

只是当时的他,对网剧不熟悉,看剧本也没看懂,便给拒绝了。

这样一套发言,自然招来不少人对他的嘲讽兼质疑:

“金世佳优越感太过,明摆着说前任李现是捡漏。”

“还不是因为第一部火,就看得懂剧本,能演网剧了。”

在不少人心中,虽然出道多年,但金世佳的代表作大概只有:

为了“做演员要有羞耻心”,辞演《爱情公寓》陆展博一角。

之后多年,他始终不温不火,没机会一展演技。

尽管导演也有声援:

“金世佳生活中自带倔劲和从容,和郭得友很接近,甚至可以说是本色出演。”

但在 荧幕无实绩 面前,即便双方所言皆属实,仍被理解成了秀优越。

换主演的两重争议,使得《河神2》讨论区出现了一个戏谑的现象。

初代小河神李现,有人直呼心疼:

你看“人红拒演”这口锅,它又大又圆,让人避之不及;

二代小河神金世佳,也有人大表无语:

新演员注定要被比较,天平那端还是“人气无敌”的小生。

而夹在两代主演间的导演田里,更是自创作之初就左右为难:

“有了《河神》,再写《河神2》,脑子里一定会蹦出李现。

现在却必须借助金世佳,来勾勒一个全新的小河神形象。”

换角之争下的种种风声,一边一个说法,主题都是不容易。

然而作为局外人的观众,听在耳里,却老大不领情:

曾经我四处 努力卖安利,才捧红你们这剧,现在主演说换就换?

事后挽尊是够勤,有考虑过我的感受吗?

观众意难平

一个系列的主演换人,总能看见弹幕、评论、微博在刷之前的演员。

此种现象的学名,我们可以称之为“观众意难平”。

它源于一种非常普遍的、由来已久的、难以避免的膈应。

简单点说,就是好不容易习惯了那张脸,又要重新适应。

这种意难平,不仅打断了观众追剧的连贯性,也破坏了观众真情实感的代入感。

它是一种非常伤感情的行为。

所以李现也好,金世佳也罢。

乃至双方背后的粉丝团,导演代表的制作方——

无论发表怎样的观点,都必定会有人出来diss。

为什么大费周章也要换人?

对演员而言,顶着唾沫也要推掉一部口碑之作,无非就几个原因。

摆在第一位的,就是档期冲撞。

以鸽王之王《白夜追凶》为例,当初谁能想到它会成为爆款?

国产剧一般都是在第一部受欢迎的前提下,才考虑拍续集。

换句话说,拍第一部的时候,根本不会去想后面的剧本。

5年又5年,演员和观众都且等

可一部剧能不能火,已是近年与CP感齐名的另一大玄学。

也并不是人人都能和潘粤明一样——

《龙岭迷窟》还没开播,就一口气先签掉后面的五部。

演员们大多都是以“部”为单位和剧方签约,准备档期。

像《河神》,李现从始至终只签了一部

中间续集问号期,他不可能停工死等。

所以到后来《河神2》确定开机,档期重叠就成了必然事件。

前不久的古装大男主《将夜》,主演陈飞宇也是因档期没能续约。

结果《将夜2》不仅 换了主演,也换来了360度翻车。

连中两刀的观众,齐呼受不了。

再有就是不愿定型。

剧火带火演员,这是近年来被演艺圈供上圣坛的“真理”。

而当剧在热度上有起色,再到第二部真要开拍——

期间演员档期难预定不说,人家也有了更多挑剧本的权力。

从小透明到大舞台,李现的态度其实一直很明显:

他的确更想走电影路线。

所以《河神》之后,他就接触了梅峰的电影《恋曲1980》。

后面爆红,除了早年攒的古装剧《剑王朝》,也基本都是拍的电影。

另一方面,很多强行启动的续集,通常都不如第一部。

演员出于会拖累第一部印象、败坏口碑的考虑,也会选择弃演。

比如《少年包青天》系列。

或许某些脸盲症观众,到今天还以为自己的童年回忆三部曲,主角都是周杰。

但事实是,“包黑炭”先换的陆毅,又换了邓超。

本来拍得挺好,是主演周杰在第二部时拒演。

理由是他“认为剧本不好,谁演都不行”。

那会没人信他,拉来人气小生又试了两部,“试完以后怎么样呢?”

这个问题豆瓣评分可以一答

最后对一个演员来说,也是最无奈的,身体损伤。

《河神2》开机前四个月,李现就曾在微博里写道:

自己身体出现多处损伤,包括颈椎侧弯,腰肌劳损等。

可小河神郭得友有大量水戏,这是角色的基本业务。

演员硬件出问题,支撑不了强度,观众即便再磨刀霍霍也找不到理由下手。

说到底,续集拍不拍,还是演员说了算。

当他们因种种原由选择不拍,观众再意难平,也只能干瞪眼。

此外还有一点,续集找谁拍?这同样不是观众能左右的。

前作火了,续集确认拍,剧组就得找投资人。

找不到好的投资人,付不起主演水涨船高的片酬,只能换角;

找到好的投资人,剧集热度摆在眼前——

掏钱的主回头看看自家嗷嗷待哺的新人,这脸不刷白不刷,还是换角。

“换人必扑”定律

各种理由交织之下,作为最边缘的观众,我们不难看到这样一幕:

换了主演的剧,要么拍出正常水平,但热度肉眼可见的消散;

要么总有人设崩塌、演技翻车等问题而没拍好,被一早备下的口水淹没。

比如之前的《法医秦明》。

依旧是李现,搭档张若昀、焦俊艳一通圈粉,续集三人又集体消失。

新来的“铁三角”,不等观众挑刺,就一幅 “水土不的表情迅速 滑跪。

再到之后的《再见王沥川》。

“新沥川”全程不琢磨怎么演好自己的角色,而是琢磨“怎么演好高以翔”。

既有珠玉在前,无法超越,还强行续集,那就真没必要了。

最近的《古董局中局Ⅱ》,则是反其道而行——

就一个夏雨还在,围绕他展开的配角全都新面孔。

看他跟一群陌生人镜头前热络,这个观感,比前面换主演的几部还诡异。

在经历了数度心头好胡乱换角而被毁,观众也逐渐养成了PTSD。

换人必扑定律,如今相较事后总结,更多已是“播前抗议”。

像《乡村爱情》的追剧观众,这两天就正在感受真实心碎。

追了十几年的象牙山天团成员刘能,一夕间,换人了。

“刘能走了,留下赵四孤独战斗,谢广坤要一统象牙山了,这剧完了。”

观众一边盼着拍续集,一边又愤懑地拒绝换人,觉得换人一定会丢了内味儿。

你要说观众跟新来的演员有仇吗?那肯定不是。

归根结底,换人必扑的口号,只是一种不舍初心的方式。

而在悲伤逆流的角落,有这么一条讯息或许能宽慰到大家:

换上来的新主演,也不是百分百都会遭人嫌弃。

你看《乡村爱情》里的灵魂主角尼古拉斯·赵四——

一开始根本 不是传奇舞王,刘小光老师。

有11个版本胡八一的 《鬼吹灯》,每次开机都不同,看谁都像看同人。

可一路看下来,陈坤够精神,靳东够沉稳,潘粤明得神髓,也算各具优势。

再说回《河神》系列,时隔三年赶来救场的金世佳,他表现的差吗?

第一部里的小河神,最大的特点是少年感十足。

李现身上有股 天生的痞劲儿 也有 男女通杀的血性

这给曾经的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而如今的二代小河神,同样有几分市井气。

不过有着表演野心的金世佳,并没有甘愿处在李现的光环下。

他选择另辟蹊径,往一个相反的方向去演了。

因此你会发现,他的郭得友不再散发那股少年感。

眉眼间的沉着,让他更像看过生死善恶,却仍坚持自己的中年河神。

这两种诠释,你要说谁对谁不对?

它没有答案。

接受得了转变的观众, 心中意难平能往下咽

而接受不了的,就只能 感叹:自“现”走后独留恋了。

你最意难平的主演换人剧是哪部

[email protected]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PpsbXMBfGB4SiUwHJc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