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被列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拓展区

2020-04-03     聊城新闻网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亚杰)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对外公布了《关于印发山东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规划核心区为运河主河道流经的18个县(市、区);拓展区为沿运5个市,由北向南依次为德州市、聊城市、泰安市、济宁市、枣庄市。按照重点突破、融合互动、整体推进的原则,集中力量加快突破核心区,统筹推动拓展区和辐射区建设,形成核心区引领、拓展区融合、辐射区联动的发展格局。规划实施期为2020-2035年,展望到2050年。

记者了解到,核心区,主要是指运河主河道流经的18个县(市、区),包含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是孕育形成大运河文化的主要空间,也是大运河文化带的关键区域。包括德州市德城区、武城县、夏津县,临清市、茌平县、聊城市东昌府区、阳谷县,东平县,梁山县、汶上县、济宁市任城区、嘉祥县、鱼台县、微山县,滕州市、枣庄市薛城区、峄城区、台儿庄区。其中,大运河文化带的主轴和具备条件的其他有水河段两岸各2000米的核心区范围划定为核心监控区。

拓展区,主要是指运河主河道流经的市,是大运河文化向外逐步拓展与沿线地域文化融合的交汇地带,也是大运河(山东段)文化带的重点区域,包括沿运5个市,由北向南依次为德州市、聊城市、泰安市、济宁市、枣庄市。

辐射区,主要是指大运河文化进一步向外传播辐射的联动区域,也是支撑和保障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空间,包括除核心区和拓展区之外的地域范围,衔接“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雄安新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

通知指出,将重塑五大沿运片区,坚持以文化为纽带,突出各地文化特色优势,完善一体化合作发展机制,形成对大运河本体的空间支撑。德州市,尊重古运河原始自然风貌,建设运河自然风貌展示区。聊城市,突出挖掘运河时代商业文明,建设大运河商业文明展示区。泰安市,推动运河文化与泰山文化融合发展,打造国际著名旅游和康养目的地。济宁市,进一步打响“孔孟之乡、运河之都”两大品牌,打造儒运融合交汇的文化圣地。枣庄市,突出古城特色、红色文化、鲁南文化,打造“活着的运河”和沿运独有、世界知名的旅游度假休闲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4G7PXEBrZ4kL1VipEY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