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后一项男子10米台比赛,中国的双杨组合——杨健和杨昊分别以飙10分的成绩摘得金银牌之后,2019国际泳联世锦赛跳水项目全部尘埃落定。中国队以12金4银1铜近乎完美的成绩单,当之无愧的跳水界的霸主。
从历史坐标来看,自1984年参加洛杉矶奥运会以来,跳水队已经累积为中国军团贡献了40枚金牌,在各项奥运项目中高居榜首;而从1986年第一次参加世界游泳锦标赛,中国跳水队金牌数已近100块;而44年来,中国队则包揽全部12届亚运会的80枚跳水金牌。
还有一个趋势值得大家关注:自2018年7月份跳水世界杯包揽11金4银,到雅加达亚运会上包揽10个项目的全部金牌,再到这次包揽参加所有12个项目金牌,中国跳水队已经在悄然间启动了包揽模式。
在东京奥运会前几大王牌军重新定义的新形势下,重新梳理一下中国跳水队强大的根源,或许对明年我们的形式有一番新的认知。
中国跳水厉害,大概有下面几点原因:
1、技巧性——中国人身体灵活柔软,从身体的角度特征而言适合于练跳水。一些体育项目,如果和技巧相关,中国一定会取得出色的成绩,这是以往中国体育发展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队员和教练的勤勉,敬业,使得中国将跳水雕刻成为一项艺术。而在这些雕刻的过程中,中国跳水队领队周继红,以及所领先的教练科研团队,就是从细节中要金牌,雕刻2秒钟艺术的大国工匠。
2、群众基础——可能在世界上,跳水并不一定具备市场号召力,但在中国,举国体制却确保了其发展——作为国家队率先出成绩的项目,跳水最早获得大力扶持;其后又成为金牌大户,更加被看重。具体体现在地方到中央,从教练选材,培养到国家队,跳水这条生产线上生生不息。本次世界锦标赛上,依然活跃着世界上最为庞大的海外教练军团。
3、管理教学体制——在其他王牌军场外新闻频出的时候,中国跳水一直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盖因为这里有领队周继红。周领队的形势风格是低调,可能媒体对其过于低调颇有微词,但从客观上,这也为队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从队伍的训练、比赛到科研模式的创新,跳水队一直按照以往的金牌轨道上高速运转。偶尔项目出现漏洞,他们依靠系统强大的功能进行修补,等到再次出现就更加强大。
具体到本次光州世界锦标赛,可以说是新陈代谢最为合理的一届。中国跳水队派出一支新老结合的队伍,阵容既包括施廷懋、曹缘、陈艾森这样的奥运冠军,也拥有司雅杰、王涵、杨健等经验丰富的好手,当然也不乏张家齐、卢为、陈芋汐、王宗源、林珊等新秀。
老将自然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常胜将军”施廷懋在女子3米板豪取三连冠,与王涵搭档又斩获女双3米板金牌,在这两个领域对手基本上只有争第二名的份;曹缘以一人之力转战三个领域,开历史先河的同时也获得了2金1银的良好成绩。和以往的领军人物相比,这两名老将更专注工匠精神,他们不太热衷于社会活动,专注于训练,这也使得他们的运动寿命大大延长——当然,他们存在的更大意义,就是给新人的带动作用。
在这些老将的带动下,首次登场的新人也可圈可点。还有两个月才14岁的陈芋汐首次参加世界三大赛就获得女子10米台冠军,同为14岁的张家齐和卢为也将女双10米台金牌揽入怀中。在任茜、司雅杰等名将或缺阵或兼项的情况下,这些小小丫的首秀能有如此表现着实可喜可贺。而在其他领域,男子1米板,同样是首次参赛的王宗源在卫冕冠军彭健烽发挥欠佳的情况下顶住压力,夺得冠军;女子1米板,第二次参加世锦赛的陈艺文没有再犯上届的错误,力压群芳登上最高领奖台。此外,林珊在混合全能展现出全面的技术,最终与杨健配对夺得冠军,成为新科世界冠军。
中国跳水的快速运作,当然有赖于中生代的表现。尤其是男子3米板和男子10米台,中生代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拉尔夫以压倒性优势领先的时候,谢思埸和曹缘稳扎稳打,最后逆转获胜,成为中国跳水队总结的教科书式的典范。而杨健杨昊所组合坚守的10米台单人比赛,面对志在卫冕的戴利的挑战,他们狭路相逢勇者胜,相继飙出10分的好成绩,在摧垮对手的过程中也接受了淬火考验,他们,也必将稳步走向领军人物行列。
不过盛世之下,中国跳水队也埋藏着许多的隐忧——女子10米台,随着三位14岁的新人涌现,包括仅参加一项双人的司雅杰,留守在国内的任茜,可选之人比较多,但这一项目严重受到发育影响,变数很多,虽然没有特别固定的强手,但控制好运动员的发育和体重至关重要。男子跳板,谢思埸和曹缘在双人配合比较默契,但单项上,谢思埸的难度,曹缘的稳定性还需要打磨,一旦英国的拉夫尔不出现重大失误,两人在对抗中占不到任何便宜。而男子10米台上,从奥运备战的角度,如何为身肩三项的曹缘松绑已是迫在眉睫的课题,而单人项目上,虽然难度王杨健和全能王杨昊组合不错,包括奥运冠军陈艾森组成了最为稳固的三角地带,但英国名将戴利永远不可小觑,一旦踩上点依然不好对付。